车辆冷凝器和包括所述冷凝器的整体式散热器—冷凝器本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385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冷凝器和包括所述冷凝器的整体式散热器—冷凝器本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冷凝器,其具有冷凝部分和再冷却部分,并具有和该冷凝器结构成整体的过滤器本体。
背景技术
在该最普通的方案中,冷凝器具有再冷却部分和整体的过滤器本体,过滤器本体平行于分配器延伸。在这种方案中,过滤器本体和分配器之间的流体连接仅仅通过两个形成于壁中的孔口获得,该两个孔口互相接触分配器和过滤器本体。
当过滤器本体必须平行于管子安置,即相对于分配器垂直时,过滤器本体和分配器之间的流体连接要复杂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必需提供一个具有流体入口和出口的连接装置,流体入口和出口相对于彼此成90度角安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冷凝器,其具有再冷却部分和平行于管子安置的整体过滤器本体,并配有用于过滤器本体和分配器之间的流体连接的连接装置,它特别简单并且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下列特点的冷凝器来实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包括一对互相平行的分配器,多个互相平行的管子,其与分配器正交地布置,并且其端部与所述分配器成流体连接,其中所述管子被再分成冷凝部分和再冷却部分,一个过滤器本体,具有与所述冷凝部分成流体连接的入口和与所述再冷却部分成流体连接的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本体平行于管子延伸并借助于连接装置连接到冷凝部分和再冷却部分,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压制的金属板,金属性板借助于铜焊沿接合面互相固定,所述连接装置设有平行于所述分配器定向的第一系列孔口和平行于所述过滤器本体定向的第二系列孔口。
本发明能应用于一个构成独立构造单元的冷凝器或一个整体式散热器—冷凝器组件,其中该散热器和冷凝器的作用以不可分割的形式在一个单一构造元件中组合起来。


现在参考纯粹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提供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1是一个透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从冷凝器侧看到的整体式散热器—冷凝器组件;图2是一个透视图,表示从散热器侧看到的图1的整体式组件;图3是一个前视示意图,表示在图1和2中所示的组件的冷凝器中的流体循环;图4是图1中的箭头IV指出的部分的局部分解的放大比例透视图;图5是一个透视图,与图4相似,表示处于分解位置中的连接装置的板;和图6和7是根据图1的线VI-VI和VII-VII的剖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1和2,标记10指出用于车辆的整体式散热器—冷凝器组件。组件10由单一不可分割的构造单元形成,其用作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器和车辆的空调系统的冷凝器,整体式组件10包括一个散热器部分12和一个冷凝器部分14。
图1和2表示整体式散热器—冷凝器组件10,其处于打算安装在车辆上的位置中。在说明书的剩余部分中,确定空间方位的术语,例如上方、下方、水平、垂直等等,指的是当组件10安装在车辆上时的组件10的位置。
参考图2,散热器部分12包括一个上收集箱16和一个下收集箱18,它们水平延伸并彼此平行。收集箱16、18安置成与垂直延伸的管子20的阵列流体连接,在使用中,通过管子20进行发动机冷却流体的流动循环。上收集箱16设有一个流体入口接头22,下收集箱18设有一个流体出口接头24,收集箱16、18优选地设有整体式垂直枢轴26,用来将本体10安置并固定在车辆上。
参考图1,冷凝器部分14包括一个上分配器28和一个下分配器30,它们是水平的并彼此平行,安置成与多个垂直的管子32流体连接,冷凝器部分14的管子32和散热器部分的管子20是扁平的铝管。在管子30、32之间安置着多个波浪形的翅片(未示出),冷凝器部分14的管子32互相平行并在它们的端部处固定到分配器28、30,分配器28、30相对于管子32正交地延伸。冷凝器部分14包括一个流体入口管道34和一个流体出口管道36,管道34、36优选地连接到单一的连接件38。
组件10包括两个侧板40,它们在收集箱和上与下分配器之间垂直延伸,用于保护和加强管子—翅片组合件。
冷凝器部分14包括一个永久地固定到组件10的过滤器本体42,过滤器本体42由垂直延伸的圆柱形容器构成,即在平行于管子32和正交于冷凝器部分14的分配器28、30的方向上延伸。传统上,在过滤器本体42内部容纳着一个过滤器(未示出),用于车辆空调系统的冷却流体的流动。过滤器本体42还包含脱水材料,其可以由包含在渗透性材料的小袋中的粒状材料组成,小袋容纳在过滤器本体42内部。过滤器本体42的内容积还用作空调系统的膨胀容器,过滤器本体42位于管子—翅片组合件的外侧,它平行并靠近本体10的两个侧板之一。而且,组件10优选地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44,其邻近过滤器本体42并如此安置以便测量冷凝器部分14内的流体压力。
参考图3,上分配器28设有两个隔板46,它们将冷凝器28的内容积细分成三个腔,分别由标记48、50和52指出。下分配器30设有两个隔板54,它们将分配器30的内容积细分成三个腔,分别由标记56、68和60指出。隔板46、54促使流体在箭头指出的方向上通过管子32移动。具体地,流体进入腔48并通过第一串管子向下流入腔56,流体从腔56通过第二串管子向上流动并到达腔50,流体从腔50通过第三串管子向下流动并到达腔58,流体退出腔58并被以下面描述的方式送到过滤器本体42中。然后,流体退出过滤器本体42并进入腔60,从腔60经过第四串管子到达连接到出口管道36的腔52。安置成与腔48、50和50、58流体连通的管子形成冷凝部分62,安置成与腔52和60流体连通的管子确定了再冷却部分64。
过滤器本体42安置成与下分配器30的腔58、60通过连接装置66流体连通,连接装置66在图4至7中详细表示。连接装置66包括两个被镀以铜焊合金的铝板68、70,通过压制使两个板受到塑性变形的机械加工,在该过程中,在每个板上都形成变形表面,变形表面形成用于流体通道的一串管道的一半。两个板68、70具有平面的接合面72、74,接合面72、74通过在炉子中的铜焊互相结合并固定,板68、70的变形具有这样的形状,即,当两个板68、70沿着各自的接合面72、74互相接合时,两个板68、70的变形部分彼此匹配以便确定至少两个管道,每个管道都具有入口和出口。在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管道66设有两个主管道76、78和辅助管道80,两个主管道76、78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两个孔口,两个孔口相对于彼此成90度方向。
板68具有两个带有向外折叠的边缘的孔口82、84,它们形成主管道76、78的两个定向在水平方向上的孔口,主管道76、78具有各自的突出端部86、88,它们形成主管道76、78的两个垂直定向的孔口,辅助管道80由第一主管道76的分支形成,它具有定向在垂直方向上的孔口90。
两个板68、70设有整体式可变形的翅片92,其允许在两个板68、70之间通过搭接实现临时的相互连接。通过折叠可变形的翅片92实现的连接构成初步的紧钉连接,其允许在装配组件10的不同部件时将板68、70保持在一起。当整体式组件在炉子中经过时,在板68、70之间的确定固定通过铜焊进行。
连接装置66还包括一个支撑凸缘94,其由镀以铜焊合金的铝板构成并通过压制遭受塑性变形操作。支撑凸缘94具有一个下降圆形座96,圆形座96设有两个带有折叠边缘的孔98、100,该两个孔接收两个主管道76、78的端部86、88。板94设有一个第三孔102,其接收辅助管道80的端部90。支撑凸缘94还设有一个带有支承面的锚定部分104,支承面靠在侧板4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上并与其接触。锚定部分104设有可变形的翅片106,用来通过与侧板40搭接而进行初步连接。通过在炉子中铜焊组件10的通道,锚定部分104永久地固定到侧板40。
参考图7,过滤器本体42具有用于流体的入口孔口108和出口孔口110,它们分别连接到连接装置26的孔口86、88。过滤器本体42的下部容纳在支撑凸缘94的下降支座96中,过滤器本体42的下端通过沿着与支撑凸缘94的支座96的接触面铜焊而被固定。如图7中所示,在同样的炉内铜焊操作期间,管道76、78的端部86、88以永久和密封的方式固定在过滤器本体42的入口和出口孔口108、110中。在辅助管道80的孔口90上插入一个连接管道112,其通过铜焊以密封的方式固定在支撑凸缘94上。连接件112具有一个带螺纹的上部114,在炉内铜焊操作之后,在上部114上安装压力传感器44。
详细参考图6,下分配器30的腔58安置成与水平的管子116流体连接,管子116的第一端被塞子118封闭,管子116的第二端120通过铜焊固定在连接装置86的孔口82的折叠边缘上。
下分配器30的腔60在其端部朝着连接装置66的方向开口,在图6中由标记122指出的分配器30的开口端通过铜焊以密封的方式连接在连接装置66的孔口84的折叠边缘上。
在运行中,热交换流体通过导管34以气态进入冷凝器部分14并流过冷凝部分62的管子32,到达下分配器30的腔58的流体几乎完全处于液态。流体从腔58通过孔口124(图6)退出冷凝部分62,孔口124使腔58与管子116流体连通,流体流过管子116并进入穿过连接装置66的导管76的过滤器本体42。
在过滤器本体42内部,流体接触容纳于过滤器本体42中的脱水材料,流体也被过滤并以液态完全退出过滤器本体42。流体流过连接装置76的导管78并进入下分配器30的腔60,流体从腔60向上流过再冷却部分64并到达上分配器28的腔52,被再冷却的流体从腔52进入连接到冷凝器部分14的出口孔口的出口管道36。
上述说明涉及一种整体式散热器—冷凝器组件,然而,本发明也能应用于被构造为独立构造单元的独立于散热器的冷凝器。
自然,在不改变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结构细节和实施方式可以相对于本方描述和表示的内容作出很大的改变,因而不背离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凝器(14),包括一对互相平行的分配器(28,30),多个互相平行的管子(32),其与分配器(28,30)正交地布置,并且其端部与所述分配器(28,30)成流体连接,其中所述管子被再分成冷凝部分(62)和再冷却部分(64),一个过滤器本体(42),具有与所述冷凝部分(62)成流体连接的入口(108)和与所述再冷却部分(64)成流体连接的出口(1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本体(42)平行于管子(32)延伸并借助于连接装置(66)连接到冷凝部分(62)和再冷却部分(64),连接装置(66)包括两个压制的金属板(68,70),金属性板(68,70)借助于铜焊沿接合面(72,74)互相固定,所述连接装置(66)设有平行于所述分配器(30)定向的第一系列孔口(82,84)和平行于所述过滤器本体(42)定向的第二系列孔口(86,88)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66)包括设有一支座(96)的支撑凸缘(94),在支座(96)中固定着所述过滤器本体(42)的一个端部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4)设有一个被固定到一侧板(40)的整体式锚定部分(1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压制的金属板(68,70)设有可变形的翅片(92),用于通过搭接进行初步互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的金属性板(68,70)由金属板制成,镀以铜焊合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66)包括一个连接到压力传感器(44)的辅助管道(8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86)的朝着分配器(30)定向的孔口(82,84)具有各自的折叠边缘,所述折叠边缘以液密密封的方式被固定在相应的前方孔口(120,122)内。
8.一种整体式散热器—冷凝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如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冷凝器。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凝器(14),包括一对互相平行的分配器(28,30),多个互相平行的管子(32),其与分配器(28,30)正交地布置,并且它们的端部与所述分配器(28,30)流体连接,其中所述管子被细分成冷凝部分(62)和再冷却部分(64),一个过滤器本体(42),其具有与所述冷凝部分(62)流体连接的入口(108)和与所述再冷却部分(64)流体连接的出口(110),所述过滤器本体(42)平行于管子(32)延伸并通过连接装置(66)连接到冷凝部分(62)和再冷却部分(64),连接装置(66)包括两个压制的金属性板(68,70),金属性板(68,70)通过铜焊沿着接合面(72,74)互相固定。
文档编号F28D1/04GK1605813SQ20041008993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日
发明者M·阿利诺维, G·蒂齐亚诺, D·佩洛希奥 申请人:德恩索热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