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高低床布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766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煤锅炉高低床布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锅炉高低床布风装置背景技术低携带率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其出力足、燃料适应性广以及环保特性而广泛得到应用,然而常规低携带率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单一床面结构,为保证锅炉正常流化,采用了较高的布风床风速,这就造成了布置在锅炉密相区内的受热面磨损严重以及锅炉燃烧效率相对较低等不足之处,成为限制低携带率循环流化床锅炉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煤锅炉高低床布风装置,既可继承常规锅炉的优势,又可解决其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锅炉、高速床、低速床、埋管,将锅炉的炉膛内布风装置分成高速床和低速床两种床面,密相区受热面埋管布置在低速床区域,不同床不仅在结构上有高低之分,而且在布风板风速上也有高速与低速之分,高速床风速较高,而位置较低,也称为低床,低速床风速较低,而位置较高,也称为高床,低速床和埋管可根据锅炉容量选择单侧布置及双侧布置方式。
本实用新型能保证锅炉出力足,燃料适应性广,环保效益显著,燃烧效率高,埋管受热面磨损较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环保产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锅炉 2、炉膛 3、高速床 4、低速床 5、埋管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锅炉(1)、高速床(3)低速床(4)、埋管(5),将锅炉(1)的炉膛(2)内布风装置分成高速床(3)和低速床(4)两种床面,密相区受热面埋管(5)布置在低速床(4)区域。由于埋管(5)受热面的存在,保证了锅炉出力稳定,且对燃料的适应性广的特点,而高速床(3)与低速床(4)之间的高速差及风速差,形成高低床之间特有的内循环,即煤进入高速床(3)后,大颗粒向下沉,因高速床(3)与低速床(4)之间的高度差,而停留在高速床(3)上燃烧,而细小的颗粒则浮于表面,在高速床(3)较高风速的推动下,向风速较低的低速床(4)溢流,同时将热量带入低速床(4),经与低速床(4)上布置的埋管(5)换热后,温度较低的颗粒重新返回到高速床(3),由于高速床(3)与低速床(4)的高度差,大颗粒不会进入到低速床(4)上,这样就保证了低速床(4)上的颗粒度较小,只需较低的风速即可满足流化要求,这样,较低的风速以及细小的颗粒度,大大减少了布置在低速床(4)区域内的埋管(5)磨损情况,从而解决了受热面磨损问题,而独特的内循环机理以及相对较低的风速,保证了颗粒在炉内较长的停留时间,大大增加了锅炉的燃烧效率,克服了常规锅炉燃烧效率低的缺陷。
权利要求1.一种燃煤锅炉高低床布风装置,它包括锅炉、高速床、低速床、埋管,其特征是将锅炉的炉膛内布风装置分成高速床和低速床两种床面,密相区受热面埋管布置在低速床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高低床布风装置,其特征是低速床和埋管根据锅炉容量选择单侧及双侧布置方式。
专利摘要一种燃煤锅炉高低床布风装置,它包括锅炉、高速床、低速床、埋管,其特征是将锅炉的炉膛内布风装置分成高速床和低速床两种床面,密相区受热面埋管布置在低速床区域。本实用新型能保证锅炉出力足,燃料适应性广,环保效益显著,燃烧效率高,埋管受热面磨损较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环保产品。
文档编号F23C10/00GK2811764SQ20052009766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2日
发明者徐勇敏, 金煊, 危朝阳, 肖雄信, 黄匀, 徐燕贵 申请人:江西江联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