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水交替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685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热水交替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热水热交换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冷热水交替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热交换器由壳体和螺旋铜管组成,螺旋铜管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壳体两端的进、出水口连通。这种结构的热交换器,冷、热水交换有两种形式,一是热交换式,即热系统供热水通过壳体端的进水口进入螺旋铜管与壳体内的自来水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与螺旋铜管连通的出水口返回热系统;二是冷交换式,即自来水通过壳体端的进水口进入螺旋铜管与壳体内的热系统供热水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与螺旋铜管连通的出水口供使用。这两种形式各有优缺点,前者是使用时,壳体内的水温均衡,但是提温速度慢;后者是提温速度快,但使用时,螺旋铜管内的水温差较大,忽冷忽热。总之,现有技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方式,均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温均衡、提温速度快、使用方便的冷热水交替式热交换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冷热水交替式热交换器,由壳体和螺旋铜管组成,其要点是所说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的一侧是自来水室,另一侧是热系统供热水室,隔板上设有四个连通孔;所说螺旋铜管为四组,自来水室和热系统供热水室内分别设有两组;自来水室内的一组螺旋铜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热系统供热水进口和隔板上的一个连通孔连通,另一组螺旋铜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热系统供热水回水口和隔板上的一个连通孔连通;热系统供热水室内的一组螺旋铜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自来水进口和隔板上的一个连通孔连通,另一组螺旋铜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热交换用水出口和隔板上的一个连通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使用方便,由于壳体内设有自来水室和热系统供热水室,分别经螺旋铜管内的冷、热水交替式热交换,既提温速度快、又使水温均衡,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冷、热水热交换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适合于家庭洗浴和日常生活应用。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由壳体2和四组螺旋铜管4、5、8、11组成,壳体2内设有隔板15,隔板15的一侧是自来水室3,另一侧是热系统供热水室9,隔板15上设有四个连通孔6、7、13、14;自来水室3和热系统供热水室9内分别设有两组螺旋铜管,自来水室3内的一组螺旋铜管4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热系统供热水进口1和隔板15上的一个连通孔6连通,另一组螺旋铜管5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热系统供热水回水口16和隔板15上的一个连通孔14连通;热系统供热水室9内的一组螺旋铜管8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自来水进口10和隔板15上的一个连通孔6连通,另一组螺旋铜管11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热交换用水出口12和隔板15上的一个连通孔13连通。
权利要求1.一种冷热水交替式热交换器,由壳体和螺旋铜管组成,其特征是所说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的一侧是自来水室,另一侧是热系统供热水室,隔板上设有四个连通孔;所说螺旋铜管为四组,自来水室和热系统供热水室内分别设有两组;自来水室内的一组螺旋铜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热系统供热水进口和隔板上的一个连通孔连通,另一组螺旋铜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热系统供热水回水口和隔板上的一个连通孔连通;热系统供热水室内的一组螺旋铜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自来水进口和隔板上的一个连通孔连通,另一组螺旋铜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热交换用水出口和隔板上的一个连通孔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热水交替式热交换器,由壳体和螺旋铜管组成,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的一侧是自来水室,另一侧是热系统供热水室,隔板上设有四个连通孔;自来水室和热系统供热水室内分别设有两组螺旋铜管;自来水室内的一组螺旋铜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热系统供热水进口和隔板上的一个连通孔连通,另一组螺旋铜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热系统供热水回水口和隔板上的一个连通孔连通;热系统供热水室内的一组螺旋铜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自来水进口和隔板上的一个连通孔连通,另一组螺旋铜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一端的热交换用水出口和隔板上的一个连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温快、水温均衡,适合于家庭洗浴和日常生活应用。
文档编号F28F9/02GK2881509SQ20062000578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9日
发明者房海波 申请人:房海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