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097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柔性热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
技术背景自从1968年热管技术首先在卫星上应用开始,至今已有近40 年的历史。多年来人们虽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但热管的基本结构仍没改变, 无论是单体热管还是分体热管,其蒸发段和冷凝段均由刚性管连接成一 体,且封闭的真空腔内设有传热工质。它的不足之处是无法实现工程应
用中要求蒸发段和冷凝段需要存在夹角,或要求任意调整蒸发段和冷凝段 之间的角度要求,另外如果工程用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均要求固定时,其 热管本身的热胀冷縮问题使普通刚性热管无法解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 夹角可任意调整的柔性热管。本实用新型是在热管冷凝段和蒸发段之间设 有柔性连接管,该柔性连接管将蒸发段和冷凝段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且封 闭的真空腔内设有可在蒸发段、冷凝段和柔性连接管之间流动的传热工 质。上述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均为刚性管,它们的外表面与普通热管一 样可以是光管,也可以设有增大换热面积的各类换热片如翅片(螺旋型或
H型)、肋片、翼片等。该柔性热管与普通热管一样,外表可设有各种防 腐层,或者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热管。
使用时将该柔性热管的蒸发段置于热侧介质(提供热量的介质可以是 液态、气态及固态),冷凝段置于冷侧介质(吸收热量的介质也可以是液 态、气态及固态),利用热侧介质与冷侧介质之间的温差构成热管内部工 质的工作动力,热管内汽液两相相互转换循环,将热侧介质中的热量传至冷侧介质,达到降低热侧介质温度、加热冷侧介质温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任意夹角的需要,安装 过程中可随意调整角度,使热管安装更加简便。
2、 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均可刚性固定,不会因热胀冷縮造成设备损 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例1主视局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例2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柔性热管的主视局剖面示意图中,可承压柔 性软管1两端分别与另一端封闭的不锈钢冷凝段2和不锈钢蒸发段3焊接 在一起,封闭的真空腔内设传热介质,冷凝段和蒸发段外面设有螺旋翅片 4。在图2所示的柔性热管的主视示意图中,可承压柔性软管两端所连的 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它们之间呈20。夹角。
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热管,其特征在于在热管冷凝段和蒸发段之间设有柔性连接管,连成一体的真空封闭腔体内设有传热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热管,其特征在于其冷凝段和蒸发段的外 表面可以是光管也可以设有换热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热管,其特征在于,其外表面设有防腐层。
专利摘要一种柔性热管,其在热管冷凝段和蒸发段之间设有柔性连接管,连成一体的真空封闭腔体内设有传热介质;冷凝段和蒸发段的外表面可以是光管也可以设有换热片。该柔性热管外表面设有防腐层。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任意夹角的需要,安装过程中可随意调整角度,使热管安装更加简便;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均可刚性固定,不会因热胀冷缩造成设备损坏。
文档编号F28D15/02GK201138148SQ200720015720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8日
发明者金万金 申请人:大连熵立得传热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