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2690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粉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燃烧器,尤其是一种用于切向燃烧煤粉电站锅炉 的煤粉燃烧器。
背景技术
煤粉浓淡燃烧已在电站煤粉锅炉中广泛应用,煤粉浓縮的形式也有多种形 式,但基本上采用煤粉浓縮器固定,气流浓縮比一般根据锅炉的设计煤种选定,
运行中不做调整;而有时电厂燃煤来源不太稳定,燃料着火性能有时跨度较大,
在燃料的着火性能变好时存在着火提前而使燃烧器喷口烧损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着火性能稳定、适应不同 燃煤的煤粉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來实现的
一种煤粉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入口方圆节、煤粉浓縮器、燃烧器喷口,其 特征在于,所述煤粉浓縮器内设置径向可调的叶片,所述叶片与煤粉浓缩器外 壁的叶片调节机构相连。
所述叶片径向可调的角度为0 30度。
所述叶片头部为圆柱体,尾翼为沿圆柱体的外圆周面向后延伸的斜面。
所述叶片头部为半径为25ram的圆柱体,其尾翼的斜度为10° 。 所述叶片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柄,调节手柄固连的转轴插入叶片头部的圆 柱体内。
燃烧器入口方圆节内壁、煤粉浓縮器内壁以及叶片表面附着有一层耐磨层。
所述耐磨层为镶嵌的耐磨陶瓷片或喷焊的硬质合金粉。
采用以上结构的煤粉燃烧器,可根据锅炉燃料变化以及锅炉负荷变化,通 过叶片调节机构对叶片进行径向调节,以获得合适的煤粉气流浓縮比。叶片的 尾翼为斜面,可以避免气流在叶片后形成回流区而使煤粉沉积,并减小燃烧器 阻力。该煤粉燃烧器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燃料着火性能变好时燃烧器喷口的烧损, 特别适用于燃煤来源不稳定的电厂。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 A—A视图。 图3是图2 B向视图。 图4是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燃烧器入口方圆节,2、煤粉浓縮器,3、燃烧器喷口, 4、
3叶片,5、叶片调节机构,6手柄,7叶片尾翼,8叶片头部,9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4所示,煤粉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入口方圆节l、煤粉浓縮器2、燃烧 器喷口3,煤粉浓縮器内设置径向可调的叶片4,其径向可调角度为0 30度。 叶片头部8为圆柱体,较佳为半径25mm的圆柱体,叶片尾翼7为沿圆柱体的外 圆周面向后延伸的斜面,其斜度较佳为10° 。叶片的圆柱体与煤粉浓縮器外壁 的叶片调节机构5的转轴固连。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锅炉燃料变化以及锅 炉负荷变化,通过叶片调节机构5的手柄6对叶片进行径向调节,获得合适的 煤粉气流浓縮比,以适应不同燃煤的着火性能。叶片的尾翼为斜面,可以避免 气流在叶片后形成回流区而使煤粉沉积,并减小燃烧器阻力。本实用新型煤粉 燃烧器适应不同燃煤着火性能的变化、着火性能稳定。特别适用于燃煤来源不 稳定的电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改进,在燃烧器入口方圆节内壁、煤粉浓缩 器内壁以及叶片表面附着有一层耐磨层9。该耐磨层为镶嵌的耐磨陶瓷片或喷焊 的硬质合金粉,增加了燃烧器工作面的耐磨损性能,提高了燃烧器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但本 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上述实施例中不经过创 造性劳动就可以想到的替换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煤粉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入口方圆节、煤粉浓缩器、燃烧器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浓缩器内设置径向可调的叶片,所述叶片与煤粉浓缩器外壁的叶片调节机构相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径向可调的角 度为0 30度。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叶片头部为圆柱体,其尾翼为沿圆柱体的外圆周面向后延伸的斜面。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叶片头部为半径为25mm 的圆柱体,其尾翼的斜度为IO。。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调节机构包括 调节手柄,调节手柄固连的转轴插入叶片头部的圆柱体内。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燃烧器入口方圆节内壁、 煤粉浓縮器内壁以及叶片表面附着有一层耐磨层。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为镶嵌的耐
专利摘要一种煤粉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入口方圆节、煤粉浓缩器、燃烧器喷口,煤粉浓缩器内设置径向可调的叶片,所述叶片与煤粉浓缩器外壁的叶片调节机构相连。叶片头部为圆柱体,尾翼为沿圆柱体的外圆周面向后延伸的斜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根据锅炉燃料变化以及锅炉负荷变化,通过叶片调节机构对叶片进行径向调节,以获得合适的煤粉气流浓缩比。叶片的尾翼为斜面,可以避免气流在叶片后形成回流区而使煤粉沉积,并减小燃烧器阻力。该煤粉燃烧器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燃料着火性能变好时燃烧器喷口的烧损,特别适用于燃煤来源不稳定的电厂。
文档编号F23D1/00GK201237213SQ200820064150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8日
发明者但家瑜, 刘泰生, 吴晓玲, 安仁敏, 张山鹰, 戴永达 申请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