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燃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269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粉燃烧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w"火焰锅炉的煤粉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站锅炉燃用低反应能力的无烟煤主要是采用"w"火焰锅炉,其采用
的燃烧设备主要有双旋风筒煤粉燃烧器和旋流式煤粉燃烧器。这些燃烧器一般 将拱上二次风与燃烧器一次风组合在一起布置,而此组合气流一方面要有足够 的速度下冲以形成合理的炉内空气动力场,另一方面一次风气流的着火稳燃与 气流的速度参数密切相关,所以在燃烧器参数选取中需要兼顾这两个方面,而 对有些煤种这两个方面的要求难以兼顾,存在着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与燃烧器 煤粉气流着火稳燃之间的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着火 稳定燃烧效果的煤粉燃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來实现的-一种煤粉燃烧设备,包括燃烧器入口方圆节、煤粉浓縮装置、 一次风喷口、
拱上二次风喷口、点火油燃烧器喷口以及垂直墙二次风喷口,其特征在于所 述拱上二次风喷口布置于一次风喷口两侧。
所述煤粉浓縮装置的风管内设置煤粉浓淡分离机构。
所述煤粉浓淡分离机构包括固连在风管壁上的多级叶片,各级叶片与轴向 呈倾斜角度,并从风管的一侧向风管的轴心线依次向下错位布置,末级叶片下 部设置有向一次风喷口延伸的隔板,隔板上端固连的导流板与叶片倾斜角度相 对,隔板下端将一次风喷口分隔成浓煤粉一次风喷口与淡煤粉一次风喷口,浓 煤粉一次风喷口布置于油燃烧器喷口 一侧。
所述叶片为4级,与轴向呈25° ,各级叶片间距为叶片在流向投影的2倍, 末级叶片下部与导流板的间距为0.5米,导流板与轴向呈2(T 。
在隔板下端设置半个碗形钝体,碗口朝下,钝体的碗底侧边固连在隔板上。
所述燃烧器入口方圆节内壁、煤粉浓縮器内壁以及叶片表面附着有一层耐 磨层。
所述耐磨层为镶嵌的耐磨陶瓷片或喷焊的硬质合金粉。
采用以上结构的煤粉燃烧设备,将锅炉拱上燃烧器的一次风和二次风分离, 与垂直墙二次风共同作用形成炉膛内合理的空气动力场, 一次风的参数选取和 设计仅考虑煤粉气流的着火稳燃;同时对一次风煤粉气流进行浓淡分离,将浓 的一次风喷口布置于向火侧,利用较浓的煤粉气流有良好的着火性能,增加燃烧的稳定性,并在浓一次风喷口中设计半个碗形钝体,形成煤粉气流回流区, 有利于气流的着火稳燃。从而解决了煤粉气流着火稳燃与燃烧器气流下冲之间 所产生的矛盾。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 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前(后)墙水冷壁,2、炉拱水冷壁,3、垂直墙水冷壁,4、燃烧器入 口方圆节,5、煤粉浓縮装置,6、燃烧器一次风喷口, 7、拱上二次风喷口, 8、 半碗形钝体,9、油燃烧器喷口, 10、隔板,11、垂直墙二次风喷口, 12、叶片, 13导流板,14淡煤粉一次风喷口, 15浓煤粉一次风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煤粉燃烧设备,包括燃烧器入口方圆节4、煤粉浓縮装置5、 一次风喷口 6、拱上二次风喷口 7、点火油燃烧器喷口 9,以及垂直墙二次风喷 口 11,拱上二次风喷口布置于一次风喷口两侧,还包括前(后)墙水冷壁1、 炉拱水冷壁2、垂直墙水冷壁3。煤粉浓縮装置上部的风管壁固连有4级叶片12, 各级叶片与轴向呈倾斜角度,最好是25° ,各级叶片从风管的一侧向风管的轴 心线呈依次向下错位布置,各级叶片间距最佳为叶片在流向投影的2倍,末级 叶片下部设置向一次风喷口延伸的隔板10,隔板上端固连的导流板13与叶片倾 斜方向相对,与轴向呈20° 。叶片、导流板、隔板将风管分隔成浓煤粉风管和 淡煤粉风管,隔板下端将一次风喷口分隔成浓煤粉一次风喷口 15与淡煤粉一次 风喷口 14,浓煤粉一次风喷口布置于油燃烧器喷口一侧。由于燃烧器的一次风 和二次风分离,与垂直墙二次风共同作用形成炉膛内合理的空气动力场,而且 浓煤粉气流具有良好的着火性能,增加了燃烧的稳定性,隔板下端设置的半碗 形钝体,其碗口朝向喷口,碗底侧边固连在隔板上。浓煤粉气流在碗体中形成 回流区,有利于气流的着火稳燃。解决了煤粉气流着火稳燃与燃烧器气流下冲 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具有机构简单、稳燃效果好的特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燃烧器入口方圆节、煤粉浓縮装置的内壁 以及叶片的迎风面均镶嵌有一层耐磨陶瓷片或喷焊有一层硬质合金粉,增加了 燃烧器工作面的耐磨损性能,提高了燃烧器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煤粉燃烧设备,包括燃烧器入口方圆节、煤粉浓缩装置、一次风喷口、拱上二次风喷口、点火油燃烧器喷口以及垂直墙二次风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拱上二次风喷口布置于一次风喷口两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煤粉浓縮装置的风 管内设置煤粉浓淡分离机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粉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浓淡分离机 构包括固连在风管壁上的多级叶片,各级叶片与轴向呈倾斜角度,并从风管的 一侧向风管的轴心线依次向下错位布置,末级叶片下部设置有向一次风喷口延 伸的隔板,隔板上端固连的导流板与叶片倾斜角度相对,隔板下端将一次风喷 口分隔成浓煤粉一次风喷口与淡煤粉一次风喷口 ,浓煤粉一次风喷口布置于油 燃烧器喷口一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粉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4级并与轴向呈25° ,各级叶片间距为叶片在流向投影的2倍,末级叶片下部与导流板 的间距为0.5米,导流板与轴向呈20。。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煤粉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隔板下端设置 半个碗形钝体,碗口朝下,钝体的碗底侧边固连在隔板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粉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燃烧器入口方圆节内壁、煤粉浓縮器内壁以及叶片表面附着有一层耐磨层。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粉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为镶嵌的耐磨陶瓷片。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粉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为喷焊的硬质合金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W”火焰锅炉的煤粉燃烧设备,包括燃烧器入口方圆节、煤粉浓缩装置、一次风喷口、拱上二次风喷口、点火油燃烧器喷口以及垂直墙二次风喷口,所述拱上二次风喷口布置于一次风喷口两侧。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拱上燃烧器的一次风和二次风分离,与垂直墙二次风共同作用形成炉膛内合理的空气动力场,在煤粉浓缩装置的风管内设置煤粉浓淡分离机构,将浓的一次风喷口布置于向火侧,利用较浓的煤粉气流有良好的着火性能,增加燃烧的稳定性,有利于气流的着火稳燃。此外在浓一次风喷口中设计半个碗形钝体,形成煤粉气流回流区,有利于气流的着火稳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着火稳燃效果好。
文档编号F23D1/00GK201322295SQ20082006415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8日
发明者但家瑜, 刘泰生, 叶恩清, 武 周, 张山鹰, 佳 谢, 陈建梅 申请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