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832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房屋采暖使用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铸铁散热器由于它具有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建筑采暖中得 到了广泛应用。如四柱760型,四柱83型,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外形不美观散热效果差。 又如单面定向对流散热器,在外形结构设计中散热腔体后边线(即靠墙侧)自上而下向外 倾斜,通过安装使用后,反映出其缺点是倾斜的后边线使散热器的热介质(即热水)进、出 口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致使安装后散热器靠墙侧厚度太大,占地面积大,很不美观;并且 散热器为单散热腔体,内腔断面大,承压能力低,在采暖系统运行过程中散热器爆裂漏水现 象时有发生,给工程安全带来了隐患。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它占地面积小,散热效果 好,承压能力高,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散热腔体和上、下联箱,
散热腔体与上、下联箱内部形成密闭的热介质通道,上、下联箱上分别有热介质通道的接
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体和上下联箱的前、后边线自上而下竖直设置,散热腔体的左
右侧面有与散热腔体一体的散热翼片。 所述的散热腔体为单腔、双腔或多腔。 散热腔体为双腔或多腔时,所述散热腔体的中部有横挡,横挡的内腔使散热腔体 的双腔或多腔连通。 所述的散热翼片倾斜设置,以提高承压强度,增加散热面积,减少占地面积。 所述的散热腔体、上、下联箱和散热翼片为铸件。铸铁、铸铝或其他铸造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散热器前、后边线自上而下竖直设置,散热腔体侧面 设有倾斜设置的散热翼片,能够使散热器占用室内空间更小,散热器的装饰效果增强;2、散 热腔体为双腔或多腔,能够使散热器承压能力大大提高,使采暖系统运行更安全可靠,同时 使耗热量大的房间(如居室、客厅等)的组装长度尽可能的短,少占用室内有效空间;3、可 以满足诸如厨房、厕所、浴室等对散热器靠墙侧厚度小的要求;4、散热腔体为双腔或多腔时 中间部位设有横向连接的横挡,可以提高散热器整体的抗拉、抗压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图4的B-B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散热腔体1和上、下联箱2、3,散热腔体1与上、下联 箱2、3内部形成密闭的热水通道,上、下联箱2、3上分别有热介质通道的接口。所述散热腔 体1和上下联箱2、3的前、后边线自上而下竖直设置。散热腔体1的左右侧面有与散热腔 体1 一体的散热翼片4。 所述的散热腔体1为单腔(如图5所示)、双腔(如图3所示)或多腔。散热腔体 1为双腔或多腔时,所述散热腔体1的中部有横挡5,横挡5的内腔使散热腔体1的双腔或 多腔连通。 所述的散热翼片4倾斜设置。以提高承压强度,增加散热面积,减少占地面积。 所述的散热腔体1、上、下联箱2、3和散热翼片4为铸件,可以是铸铁、铸铝或其他 铸造材料。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散热效果好,承压能力高,装饰性好,经济实 用,可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物房屋采暖使用。
权利要求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腔体(1)和上、下联箱(2、3),散热腔体(1)与上、下联箱(2、3)内部形成密闭的热介质通道,上、下联箱(2、3)上分别有热介质通道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体(1)和上、下联箱(2、3)的前、后边线自上而下竖直设置,散热腔体(1)的左右侧面有与散热腔体(1)一体的散热翼片(4)。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腔体(1)为单腔、双腔或多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腔体为双腔或多腔时,所述散热腔体(1)的中部有横挡(5),横挡(5)的内腔使散热腔体(1)的双腔或多腔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翼片(4)倾斜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腔体(1)、上、下联箱(2、3) 和散热翼片(4)为铸件。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腔体(1)、上、下联箱(2、3)和散热翼片(4)为铸铁或铸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房屋采暖使用的散热器,它包括散热腔体和上、下联箱,散热腔体与上、下联箱内部形成密闭的热介质通道,上、下联箱上分别有热介质通道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体和上下联箱的前、后边线自上而下竖直设置,散热腔体的左右侧面有与散热腔体一体的散热翼片。它占地面积小,承压能力高,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28D1/02GK201463633SQ20092010409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6日
发明者乔红斌, 张庆峰, 王秋生, 王运峰, 苗常盛 申请人: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