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044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换热系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环式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环式换热器具有比板式换热器卫生更易清洗,无死角的优点。传统的环式节能换热系统,一般设有物料离心泵、气动换向阀、环式换热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动蝶阀以及物料管道,换热器上、下端分别与物料进口管道、物料出口管道密封连接,换热器外壁设有蒸汽循环进出口以及冷水循环进出口 ,换热器外壁设有保温层,然而其换热器中只设置一根与外部物料管道同等大小呈螺旋状的物料管,从而物料在换热器物料管中流动性不强,且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换热系统,以期达到流动性更强,换热面积更大,换热效率更高的目的。[0004]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节能换热系统,换热器内设有两根或两根以上呈螺旋状且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物料分流管,所述物料分流管上端与物料进口管道密封连接,所述物料分流管下端与物料出口管道密封连接。物料进口管道与所述物料分流管连接一端呈倒漏斗状设置,所述的物料出口管道与所述物料分流管连接一端相应呈漏斗状设置。如此设置,从物料进口管道进入换热器内的物料,通过换热器内的物料分流管进行分流,由于物料分流管的直径小于外部物料管,因此,在物料分流管内的物料具有更强的流动性,且换热面积更大,在换热器内换热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在换热器物料进口、物料出口处物料分流管管壁与换热器内壁之间设置密封件,密封件分别与物料分流管以及换热器换热器物料进口、物料出口处内侧壁压紧密封。如此设置,使得换热器密封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换热系统技术方案,具有物料流动性更强、换热面积更大、换热效率更高的优点,且换热器密封性更佳。

图1为节能换热系统整体结构图 图2为换热器心轴线剖面图 图中 1 :换热器,2 :物料离心泵,3 :气动换向阀 4 :冷水循环离心泵,5 :冷水箱,6 :温度传感器 7 :压力传感器,8 :气动蝶阀,9 :物料进口管道 IO:物料出口管道 101、102、103 :物料分流管[0015] 104 :蒸汽进口,105 :蒸汽出口 106 :冷水进口, 107 :冷水出口 108 :保温层,109 :连接法兰,110 :带表安全阀 111、112: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节能换热系统,功能多使用范围广,是食品饮料,化工等所有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的理想设备。参见说明书附图l,其结构包括物料离心泵2、气动换向阀3、换热器1、冷水箱5、换热离心泵4、温度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7、气动蝶阀8以及物料管道、冷水管道,换热器上、下端分别与物料进口管道9、物料出口管道IO密封连接,换热器1外壁设有保温层108,换热器内设有两根或两根以上呈螺旋状且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物料分流管(优选的,本实施例换热器内设有三跟物料分流管101、102、103),所述物料分流管101、102、 103上端与物料进口管道9密封连接,所述物料分流管101 、 102、 103下端与物料出口管道10密封连接。物料由物料进口管道9进入换热器1后,由三根物料分流管101、102、103进行分流,以增强物料的流动性,以及增加物料在换热器1内的换热面积以增加换热效率,换热面积可达1平方至200平方。物料进口管道9与所述物料分流管101、102、103连接一端呈倒漏斗状设置,所述的物料出口管道10与所述物料分流管101、102、103连接一端相应呈漏斗状设置,使物料流动连贯性更好。 物料通过物料离心泵2作用由物料进口管道9进入换热器1内的物料分流管101、102、103,物料在换热器1内进行换热后由换热器底部的物料出口管道10流出。换热器外壁设有连接法兰109、带表安全阀110、蒸汽循环进出口 (蒸汽进口 104与蒸汽出口 105)以及冷水循环进出口 (冷水进口 106、冷水出口 10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物料冷却和加热双用功能,根据物料情况可做多种选择使用,除了可以通过热蒸汽循环将物料进行加热处理,还可以通过冷水将物料进行冷却处理。当对物料进行加热处理时,热蒸汽由蒸汽进口104进入换热器,蒸汽与物料分流管内的物料进行换热冷却后由蒸汽出口 105排出。当需对物料进行冷却处理时,冷水由离心泵4作用通过冷水进口 106充满换热器,冷水与换热器内的物料进行热交换增温上升后,由于离心泵作用由冷水出口 107排出,通过管道进入冷水箱进行冷却后,再由离心泵4作用进入换热器,通过冷水不断循环进入换热器1,将换热器1内的物料进行冷却。 换热器物料进口、物料出口处物料分流管管壁与换热器内壁之间分别设置密封件111、112,密封件分别与物料分流管101、102、103以及换热器换热器物料进口、物料出口处内侧壁压紧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是以换热器物料出口向下,物料进口向上的位置为参考位置描述的。
权利要求一种节能型换热系统,设有物料离心泵、气动换向阀、换热器以及物料管道,换热器上、下两端分别与物料进口管道、物料出口管道密封连接,换热器外壁设有蒸汽循环进出口以及冷水循环进出口,换热器外壁设有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内设有两根或两根以上呈螺旋状且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物料分流管,所述物料分流管上端与物料进口管道密封连接,所述物料分流管下端与物料出口管道密封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进口管道与所述物料分流管连接一端呈倒漏斗状设置,所述的物料出口管道与所述物料分流管连接一端相应呈漏斗状设置。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型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物料进口、物料出口处物料分流管管壁与换热器内壁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分别与物料分流管以及换热器物料进口、物料出口处内侧壁压紧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换热系统,设有物料离心泵、气动换向阀、换热器以及物料管道,换热器上、下两端分别与物料进口管道、物料出口管道密封连接,换热器外壁设有蒸汽循环进出口以及冷水循环进出口,换热器外壁设有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内设有两根或两根以上呈螺旋状且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物料分流管,所述物料分流管上端与物料进口管道密封连接,所述物料分流管下端与物料出口管道密封连接。物料由物料进口管道进入换热器后,由三根物料分流管进行分流,使得物料的流动性更强,且物料在换热器内的换热效率更高。
文档编号F28D7/00GK201476639SQ20092030224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6日
发明者孙建维 申请人:浙江维兰特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