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预燃室的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110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预燃室的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燃烧系统。特别地,本公开涉及具有提高的燃烧停留时间的氧/燃料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能量需求是美国及全世界当前的问题。由于这些能量需求,需要新的能源和更有效开发能量的来源。提供新能源的系统和与煤相关的更有效开发能量的方法可能满足这些
能量需求。由于较慢的总燃烧动力学,煤燃烧和其它固体燃料燃烧的过量氧需求通常比气体和液体燃料高得多。例如,气体燃烧用的化学计量比(即实际/理论最低02需求量的比率)通常为1.05 (5%过量)或更低,而煤燃烧的化学计量比更通常为大约I. 2 (20%过量)。在以较高的化学计量比运行时,空气-煤燃烧导致较高风扇功率要求(通常为蒸汽轮机的总发电量的不到百分之一)和烟囱显焓损失。因此,氧/煤燃烧的效率低得多(通常为总发电量的大约百分之几的量级)。用于动力锅炉的煤燃烧通常使用空气作为氧化剂进行。随着C02封存变得更普遍且法律和规章要求燃煤发电厂进行封存,由于氧/煤燃烧系统的烟道气流中提高的C02浓度,使用具有高02浓度(即氧体积浓度> 35%)的合成空气和基本纯02作为氧化剂变得更加合意。但是,在高02浓度合成空气和基本纯02中的煤燃烧法(统称为氧/煤燃烧)不同于在空气中的煤燃烧(被称作空气/煤燃烧)。氧/煤燃烧不同于空气/煤燃烧,因为氧/煤燃烧通常具有更高的火焰温度和不同的火焰动量。对改型(retrofit)装置而言,这些差异尤其重要,因为氧/煤火焰必须适用于现有燃烧室。另外,随着用于氧/煤燃烧的氧化剂中的氧气浓度提高,火焰温度和炉中成渣组分的浓度也提高。因此,仍然需要提供用于氧/煤燃烧的部件和系统以提供氧气与煤之间增加的接触时间,从而提供合意的燃烧性质。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包括预燃室(precombustor),其具有室,该室具有第一端和第 二端,和在该第一端的经构造以输送被氧气包围的基本平行的固体燃料流的入口。该第一端进一步包括再循环阶梯(recirculation step)且该第二端与炉流体连通。安排该入口与该再循环阶梯以形成至少一部分的固体燃料和氧气的再循环区。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包括具有炉和至少一个预燃室的燃烧系统。该预燃室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室,和在该第一端的经构造以输送被氧气包围的基本平行的固体燃料流的入口。该第一端进一步包括再循环阶梯且该第二端与该炉流体连通。安排该入口与该再循环阶梯以形成至少一部分固体燃料和氧气的再循环区。本公开的再一方面包括提供炉和提供至少一个预燃室。该预燃室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室,和在该第一端的经构造以输送被氧气包围的基本平行的固体燃料流的入口。该第一端进一步包括再循环阶梯且第二端与该炉流体连通。该方法包括向该入口输送固体燃料和氧气以形成至少一部分的固体燃料和氧气的再循环区。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又一优点是在进入该炉之前和刚进入该炉后增加的停留时间和更完全的燃烧。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又一优点在于再循环区充当缓冲以便为该预燃室的壁提供热保护。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另一优点在于该再循环区充当缓冲以便在腐蚀性的炉环境与燃烧器喷嘴之间提供保护。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另一优点是提高的火焰稳定性。本文中公开了该方法和系统的其它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下列详述和附图将会认识和理解如上论述的特征以及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图IA显示已知燃烧系统的图示。图IB是图IA的系统以1B-1B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图2A显示另一已知燃烧系统的图示。图2B是图2A的系统以2B-2B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图3A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燃烧系统的图示。图3B是图3A的系统以3B-3B方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4A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燃烧系统的图示。图4B是图4A的系统以4B-4B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图5显示连接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预燃室的氧/煤燃烧器的流送管的示意图。图6显示有和没有预燃室的燃烧系统的燃料流的速度分布。图7显示有和没有预燃室的燃烧系统的燃料流的氧浓度。图8显示有和没有预燃室的燃烧系统的备选燃料流的氧浓度。
图9显示有和没有预燃室的燃烧系统的燃料流的温度分布。图10显示有和没有预燃室的燃烧系统的备选燃料流的一氧化碳浓度。图11包括代表在各种阶梯高度(step height)下的最大预燃室长度的图解数据。图12A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预燃室的图示。图12B是图12A的系统以12B-12B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图13A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预燃室的图示。图13B是图13A的系统以13B-13B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图14A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预燃室的图示。图14B是图14A的系统以14B-14B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图15A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预燃室的图示。图15B是图15A的系统以15B-15B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图16A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预燃室的图示。图16B是图16A的系统以16B-16B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图17显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预燃室的示例性横截面几何形状。图18显示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预燃室的示例性横截面几何形状。图19显示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预燃室的示例性横截面几何形状。图20显示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预燃室的示例性横截面几何形状。图21显示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预燃室的示例性横截面几何形状。图22显示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预燃室的示例性横截面几何形状。只要可能,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标号代表相同部件。发明详述
本文所用的术语“固体燃料”是指适合燃烧用途的任何固体燃料。例如,本公开可用于许多类型的固体燃料,包括但不限于无烟煤、烟煤、次烟煤和褐煤;焦油;浙青;石油焦;造纸厂污泥固体物和下水道污泥固体物;木材;泥炭;草;和所有这些燃料的组合和混合物。本文所用的术语“氧气”是指02浓度大于30摩尔%;优选大于80摩尔%的氧化剂。本文所用的术语氧/煤燃烧是指在氧气中的煤燃烧,术语空气/煤燃烧是指在空气中的煤燃烧,术语氧/燃料燃烧是指在氧气中的固体燃料燃烧,和术语空气/燃料燃烧是指在空气中的固体燃料燃烧。本文所用的术语“燃烧流体”是指由燃烧产物形成和/或与燃烧产物混合的流体,其可用于对流传热。该术语不限于燃烧产物并可包括与至少一部分燃烧系统混合或以其它方式行经至少一部分燃烧系统的流体。本文所用的术语“再循环烟道气”或“RFG”是指再循环到该系统任何部分的离开对流段的燃烧流体。本文所用的术语“烟道气再循环”或“FGR”是指允许燃烧流体再循环到再循环烟道气中的构造。
为了提供有效的锅炉或炉运行,促进稳定燃烧是合意的。粉状燃料的稳定燃烧取决于如下因素粉状燃料研磨尺寸、孔隙率、挥发物含量、燃烧器空气动力学(burneraerodynamics)、燃烧室温度和总化学计量学。通常,提高燃料挥发物含量改进火焰稳定性,因为挥发物燃烧是焦炭(即固体粒子)燃烧的初级阶段中主要的粒子加热源。传统上使用空气作为氧化剂进行用于动力锅炉的煤燃烧。由于烟道气流中提高的C02浓度,在燃煤设施中采用C02封存(sequestration)导致使用合成空气(02浓度小于35%的02/C02混合物)和基本纯02作为氧化剂更加合意。但是,在合成空气和基本纯02中的煤燃烧法(统称为氧/煤燃烧)不同于在空气中的煤燃烧(被称作空气/煤燃烧)。氧/煤燃烧不同于空气/煤燃烧,因为氧/煤燃烧通常具有更高的火焰温度和不同的火焰动量。对改型装置而言,这些差异尤其重要,因为氧/煤火焰必须适用于现有燃烧室。另外,随着用于氧/煤燃烧的氧化剂中的氧气浓度提高,火焰温度和炉中成渣组分的浓度也提高。无预燃室的已知氧/煤燃烧器的一般示意图显示在图1A、1B、2A和2B中。图1A、1B、2A和2B显示无预燃室的氧/煤燃烧器。图1A、1B、2A和2B中所示的布置包括通向炉104的燃烧器109。氧气111从氧气源113经由注氧导管127送入燃烧器109。燃料115从 燃料源117送入燃烧器109。随着燃料115和氧气111离开燃烧器喷嘴125,它们开始混合并在进入炉104时燃烧形成燃烧流体流108。所形成的烟道气129离开炉104并被送往对流段(未显示)或其它合适的热交换器系统以从烟道气中回收热。氧气111和燃料115混合并进入炉104烟道气再循环区145。在烟道气再循环区145中,氧气111开始与炉气体混合。烟道气再循环区145中的混合造成氧气111稀释,从而造成减小的燃烧。此外,烟道气再循环区145吸取富含成渣组分的烟道气且该富含成渣组分的烟道气与燃烧器喷嘴125接角虫(draws flue gases high in slag-forming components and into contact with theburner nozzle 125),这可能堵塞燃烧器109或使燃烧器109结垢。这些作用是不合意的并造成较不稳定的燃烧、较低燃料燃尽(burnout)和燃烧器劣化。类似于图IA中,图2A的已知氧/煤燃烧器包括布置在燃烧器喷嘴125周围的注氧导管127。此外,燃烧器109包括再循环烟道气导管131,由再循环烟道气或RFG源121或其它烟道气再循环装置经其提供再循环烟道气119。不同于具有这些问题的系统且如图3A、3B、4A和4B中所示,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在进入炉104之前包括的预燃室300,该的预燃室具有紧邻固体燃料入口 305下游的阶梯
303。在图3A和3B中,燃料115和氧气111离开入口 125和注氧导管127并进入室301。燃料和氧气优选以基本平行流形式提供。“平行流”是指燃料和氧气从入口 125和注氧导管127以基本一致的方向提供。平行流可包括,但不限于同轴流、单向流、非旋流、非涡流或包括单向流体(例如燃料和氧气)流的任何其它流。室301包括可发生燃烧的空间或区域。该室优选允许燃烧流体流108经预燃室300畅通无阻地流至炉104。氧气111从氧气源113经注氧导管127送入预燃室300。燃料115从燃料源117送入入口 305和预燃室300。在燃料115和氧气111离开入口 305和注氧导管127时,它们开始混合并在它们经过室301时燃烧形成燃烧流体流108。燃烧流体流108包括该燃烧方法中优选的流体流。尽管不受限制,燃烧流体流108可包括火焰。但是,燃烧流体流108可包括在火焰外的流体流。燃烧流体流108包括将流体以至少部分燃烧的产物形式送入炉104的惯性和速度。所述至少部分燃烧产物随后作为烟道气129离开炉。烟道气129离开炉104并被送往对流段(未显示)或其它合适的热交换器系统以从烟道气中回收热。在图4A和4B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预燃室进一步包括沿注氧导管127的外缘布置的再循环烟道气导管131。从RFG源121或其它烟道气再循环部件向再循环烟道气导管131提供再循环烟道气119。再循环烟道气119进入室301并在预燃室再循环区307中与氧气111和固体燃料115混合。向燃烧流体流108提供氧气、再循环烟道气、燃料、燃料载体和其它材料的导管(包括但不限于入口 205、注氧导管127和再循环烟道气导管131)包括预燃室300的“入口”。在图3A、3B、4A和4B的所示实施方案中,预燃室300在预燃室再循环区307中提供氧气和固体燃料之间的增加的接触时间。预燃室再循环区307的形成由此提高局部燃烧流体流108和/或火焰温度和点火稳定性。预燃室再循环区307在室301内由离开入口 125和注氧导管127的一部分氧气111和固体燃料115的再循环形成。再循环阶梯303的尺寸和位置在预燃室内形成允许再循环的较低压力区(即形成预燃室再循环区307),同时基本防止来自炉104内(例如,烟道气再循环145)的流体进入预燃室300和干扰其中发生的燃烧反应。换言之,室301的限定空间限制炉气体夹带到燃烧器中,由此降低燃烧器部件暴露 在炉的腐蚀性环境中。由与燃烧流体流108相反方向的污染物再循环造成炉气体夹带。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具有再循环阶梯303的用于氧/煤燃烧的预燃室300可以是火焰引燃器和/或火焰控制装置。预燃室300可改进燃烧器耐久性和寿命。预燃室300可通过防止氧化剂和固体燃料流被燃烧流体稀释直至开始燃烧来充当火焰引燃器。该氧气可包括合成空气(例如,O2浓度20%〈02〈35%)、高浓度O2合成空气(35%〈0〈75%)或基本纯氧(02>75%)。燃料115可以是固体燃料,如由载气,如再循环烟道气、纯化CO2、氮气或空气传送的煤或石油焦。再循环烟道气(RFG)可以使用高温或低温流(即原始烟道气或以某种方式提纯以减少水、微粒、NOx, SOx或其它组分的烟道气)再循环。如图3A和3B中所示,预燃室300包括经构造以提供预燃室再循环区307的尺寸。预燃室300包括预燃室长度(L)。预燃室长度从再循环阶梯303延伸至炉104的入口。此夕卜,预燃室包括在室301的外壁之间延伸的预燃室直径(Dp)。在横截面几何形状为非圆形的实施方案中,可以作为平均值或代表性直径测量预燃室直径(Dp)。预燃室300进一步包括阶梯高度(h),其是从外导管延伸到室301的外表面的长度。例如,在图3A的实施方案中,从注氧导管127的内表面的最外缘到室301的外缘(例如,从入口 125(在此从注氧导管127中排出氧气)的最远点到预燃室的内部外表面)测量阶梯高度(h)。在图4A的实施方案中,例如,从再循环烟道气导管131的内表面的最外缘到室301的外缘(例如从入口 125 (在此从再循环烟道气导管131中排出再循环烟道气)的最远点到预燃室的内部外表面)测量阶梯高度(h)。在沿预燃室300的外缘包括导管(例如再循环流体气体导管131)的实施方案中,从环形延伸到预燃室表面的注氧导管127的外缘测量阶梯高度(h),该表面允许形成预燃室再循环区307。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阶梯高度(h)包括沿预燃室300的内表面延伸的表面,该内表面允许预燃室再循环区307的形成。预燃室300进一步包括入口直径(d),其是在预燃室300的外导管127和131的边缘之间延伸的长度。例如,在图3A中,入口直径Cd)从注氧导管127的外缘延伸。在图4A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入口直径(d)从再循环烟道气导管131的外缘延伸。为了建立根据本公开的再循环区307,使用最小预燃室长度。如下显示阶梯高度(h)和最小预燃室长度(L)之间的关系。太大的阶梯高度(h)造成预燃室再循环区和炉气体之间的交流。为保持再循环区307的独立性,预燃室长度必须大于阶梯高度(h)的大约5倍。L 彡 5 * h[I]
但是,太长的预燃室300会造成过高的预燃室温度,因为火焰直径变得大到足以接触预燃室300。最大预燃室长度与阶梯高度(h)和入口喷嘴(d)或预燃室直径(Dp)相关。为提供根据本公开的再循环区307,使用最大预燃室长度。用下列关系式测定最大预燃室长度(见方程式2,下面和图11)。
权利要求
1.预燃室,包含 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室,和在该第一端的经构造以输送被氧气包围的基本平行的固体燃料流的入口,该第一端进一步包括再循环阶梯,该第二端与炉流体连通;和 其中该入口与该再循环阶梯经安排以形成至少一部分的该固体燃料和该氧气的再循环区。
2.权利要求I的预燃室,其中进一步构造该入口以提供再循环烟道气。
3.权利要求2的预燃室,其中进一步构造该入口以在该再循环阶梯的下游提供再循环烟道气。
4.权利要求I的预燃室,其中该入口包括经构造以提供固体燃料的入口。
5.权利要求I的预燃室,其中构造该预燃室以使
6.权利要求I的预燃室,其中该室具有长度(L)并且其大于或等于该再循环阶梯长度(h)的大约5倍。
7.权利要求I的预燃室,其中构造该预燃室以使
8.权利要求I的预燃室,其中构造该预燃室以使
9.权利要求I的预燃室,其中该预燃室包括圆形横截面几何形状。
10.权利要求I的预燃室,其中该预燃室包括非圆形横截面几何形状。
11.权利要求I的预燃室,其中该入口经构造以输送至少部分地被燃料包围的第二氧气流。
12.燃烧系统,包含 炉和; 至少一个预燃室,所述至少一个预燃室具有室,该室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和在该第一端的经构造以输送被氧气包围的基本平行的固体燃料流的入口,该第一端进一步包括再循环阶梯,该第二端与该炉流体连通; 其中该入口与该再循环阶梯经安排以形成至少一部分的该固体燃料和该氧气的再循环区。
13.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进一步构造该入口以提供再循环烟道气。
14.权利要求13的系统,其中进一步构造该入口以在该再循环阶梯的下游提供再循环烟道气。
15.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该入口包括经构造以提供该固体燃料的入口。
16.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构造该预燃室以使
17.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该室具有长度(L)并且其大于或等于该再循环阶梯长度(h)的大约5倍。
18.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构造该预燃室以使
19.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构造该预燃室以使
20.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该预燃室包括圆形横截面几何形状。
21.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该预燃室包括非圆形横截面几何形状。
22.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构造该入口以输送至少部分地被燃料包围的第二氧气流。
23.运行燃烧系统的方法,包括 提供炉; 提供至少一个预燃室,该预燃室具有室,该室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和在该第一端的经构造以输送被氧气包围的基本平行的固体燃料流的入口,该第一端进一步包括再循环阶梯,该第二端与炉流体连通;和 向该入口输送该固体燃料和该氧气以形成至少一部分该固体燃料和该氧气的再循环区。
24.权利要求23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输送至少部分地被燃料包围的第二氧气流。
全文摘要
预燃室(300),其具有室(301),该室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和在第一端的经构造以输送被氧气包围的基本平行的固体燃料流(115)的入口(305)。第一端进一步包括再循环阶梯(303),第二端与炉(104)流体连通。安排该入口与该再循环阶梯以形成至少一部分的固体燃料和氧气的再循环区(307)。也公开了燃烧系统和运行燃烧系统的方法。
文档编号F23C9/00GK102834666SQ20098013778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6日
发明者A.G.斯拉夫科夫, 何筱毅, M.D.达戈斯蒂尼, R.J.亨德肖特 申请人: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