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燃烧机的炉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960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末燃烧机的炉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粉末燃烧取热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粉末燃烧机逐步代替燃油燃烧炉,现有的粉末燃烧炉具有 风机、外筒体、内筒体、炉膛后盖、输煤管、油枪等,风机的风鼓入外筒体后,一部分经后盖内 侧一次进风进入内筒体及炉膛内,另一部分风由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空腔二次进风进入内 筒体即炉膛内。现有炉门结构中,一次风口设置在炉门上,一般由一次风夹带煤粉经由一次风口 进入炉膛;炉门还设有油枪和点火口,用以点燃煤粉;二次风口设在炉体上,二次风进入内 外筒体之间的空腔,经由内筒体的进气口切线进入炉膛。一次风口、二次风口分开设计,导致整体结构臃肿;内外筒体的设计、炉门与炉体 焊接的设计都导致燃烧机拆装繁琐,维修不便。同时,还存在着粉末燃烧不充分,热效率较 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粉末燃烧机炉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 布局合理、拆装方便、煤粉利用效率高的炉门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粉末燃烧机的炉门结构,其上设有一次风管、观察视镜和点火口,还设有二次风 管,所述二次风管呈涡旋状环绕一次风管,并开口于炉膛。进一步地,所述二次风管内设多 条延伸于炉膛方向的叶片,二次风管的开口平行和/或垂直于炉体中轴线。燃料通过一次风管的一次风夹带进入燃烧机内,被设置在点火口的燃油燃烧器高 温点燃,燃烧放出热量。二次风通过二次风管分多路进入炉膛内,并可在风管内叶片的作用 下平行或垂直于炉膛中轴线螺旋进入炉膛,并参与燃烧。此设计的结构简捷,操作使用方 便,二次风多路螺旋进入更保证了煤粉与空气的充分混合,使燃烧更充分,热利用率更高。同时,所述炉门结构的基体呈法兰式,炉门结构的内侧设保温层。法兰式设置可方 便其与炉体连接,拆装方便炉门内的保温层可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燃烧机的效率。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粉末燃烧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粉末燃烧机的炉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粉末燃烧机的炉门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粉末燃烧机的炉门立体结构示意图1 ;
图5是图1的粉末燃烧机的炉门立体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粉末燃烧机,包括炉门1、炉体2、出渣系统3和喷头4;炉门1、喷 4头分别设于炉体2直筒的前后端;出渣系统3设于炉体2的底部;炉门1、出渣系统3和喷 头4与炉体2是法兰式连接。各部件之间采用法兰连接,可快速地拆卸,使其安装维修更方 便。如图2-图5所示,炉门结构,其上设有一次风管11、二次风管12、观察视镜13和 点火口 14,二次风管12呈涡旋状环绕一次风管11,并开口于炉体2的炉膛;二次风管12内 设多条延伸于炉膛方向的叶片15,二次风管12的开口平行和/或垂直于炉体中轴线。燃料通过一次风管11的一次风夹带进入燃烧机内,被设置在点火口 14的燃油燃 烧器高温点燃,燃烧放出热量。二次风通过二次风管12分多路进入炉体2内,并可在风管 内叶片15的作用下平行或垂直于炉膛中轴线螺旋进入炉膛,并参与燃烧。炉门结构的内侧设保温层16,可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燃烧机的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不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粉末燃烧机的炉门结构,其上设有一次风管、观察视镜和点火口,其特征在于所述 炉门结构上还设有二次风管,所述二次风管呈涡旋状环绕一次风管,并开口于炉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燃烧机的炉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管内设多 条延伸于炉膛方向的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燃烧机的炉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管的开口 平行和/或垂直于炉体中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燃烧机的炉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结构的基体 呈法兰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燃烧机的炉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结构的内侧设保温层。
全文摘要
粉末燃烧机的炉门结构,其上设有一次风管、观察视镜和点火口,还设有二次风管,所述二次风管呈涡旋状环绕一次风管,并开口于炉膛。进一步地,所述二次风管内设多条延伸于炉膛方向的叶片,二次风管的开口平行和/或垂直于炉体中轴线。二次风通过二次风管分多路进入炉膛内,并可在风管内叶片的作用下平行或垂直于炉膛中轴线螺旋进入炉膛,并参与燃烧。此设计的结构简捷,二次风多路螺旋进入更保证了煤粉与空气的充分混合,使燃烧更充分,热利用率更高。
文档编号F23M7/00GK102102874SQ20101020056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3日
发明者余光辉, 魏勇 申请人:无锡凯力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