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稳流风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072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形稳流风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帽,特别涉及一种环形稳流风帽。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的风帽有许多形式,经过不断改进,较为广泛应用的 典型结构有T型和钟罩式。T型风帽是在中心管四周布置几根向下倾斜的短管,其优点是结 构简单,便于制造,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炉内灰渣通过风帽短管漏入风室的现象,影 响流化床锅炉的正常运行。钟罩式风帽由中心管和外罩两部分组成,其设计原理是在中心 管上端四周布置有小孔,在外罩下端开有椭圆形水平小孔,该型风帽的主要问题是阻力较 大,易出现外罩顶部磨损以及小孔因喷射而形成颗粒对小孔四周的急剧磨损,且炉内大颗 粒易发生沉积,造成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流化不均勻和床层结焦等问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环形稳流风帽, 其外罩的顶部为半球形,中间为加厚的圆柱形,下部为锥形结构,外罩上的通风小孔的轴线 与水平方向有一夹角θ,外罩的底端与内管通过螺纹连接,内管插入外罩内形成环形夹层 密宫结构,该风帽具有耐磨性好、防止大颗粒沉积、阻力小、便于维护更换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形稳流风帽,包括外罩 1,外罩1中插入内管2,所述的外罩1顶部为半球形、中部为加厚的圆柱形、下部为锥形结 构,内管2与外罩1形成环形密宫结构,外罩1的底端与内管2通过螺纹连为一体,可更换 外罩1。外罩1中部的加厚的圆柱形的四周配置有外孔3,外孔3的轴线与水平方向有一夹 角θ,θ的范围为Γ 85°,内管2的顶端配置有顶盖5,顶盖5上配置有小孔6,内管2 四周配置有内孔4,外罩1下部为锥形结构,锥角β的的范围为1° 70°。由于外罩1采用带有半球形的光滑外形结构,且外罩1上的外孔气流喷出方向向 下倾斜,避免了气流吹扫相邻风帽而造成磨损,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外罩1上开 设的外孔3为向下倾斜的结构,使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的如煤矸石等大颗粒不会沉积在 布风板上,从而保证了炉内稳定的流化质量和锅炉的正常运行,并且采用较低的风帽的阻 力,可降低锅炉的通风电耗,由于外罩1与内管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检修时易于拆卸和 更换外罩。

图1为现有技术T型风帽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钟罩式风帽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为外罩,2为内管,3为外孔,4为内孔,5为顶盖,6为内孔,7为布风板,8为耐火材料,9为T型风帽的中心管,10为T型风帽的短管,11为钟罩式风帽的中心管,12为
钟罩式风帽的外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T型风帽是在中心管9四周布置几根向下倾斜的短管11,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炉内灰渣通过风帽短管11漏入 风室的现象,影响流化床锅炉的正常运行。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钟罩式风帽由中心管11和外罩12两部分组成,其设计原 理是在中心管11上端四周布置有小孔,在外罩12下端开有椭圆形水平小孔,该型风帽的主 要问题是阻力较大,易出现外罩顶部磨损以及小孔因喷射而形成颗粒对小孔四周的急剧磨 损,且炉内大颗粒易发生沉积,造成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流化不均勻和床层结焦等问题。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形稳流风帽,包括外罩1,外罩1中插入内管2, 所述的外罩1顶部为半球形、中部为加厚的圆柱形、下部为锥形结构,该种结构解决了现有 技术钟罩式风帽阻力较大,易出现外罩顶部磨损以及小孔因喷射而形成颗粒对小孔四周的 急剧磨损的问题;内管2与外罩1形成环形密宫结构,外罩1的底端与内管2通过螺纹连为 一体,可更换外罩1,该种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钟罩式风帽炉内大颗粒易发生沉积,造成循 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流化不均勻和床层结焦等问题。外罩1中部的加厚的圆柱形的四周配 置有外孔3,外孔3的轴线与水平方向有一夹角θ,θ的范围为Γ 85°,内管2的顶端 配置有顶盖5,顶盖5上配置有小孔6,内管2四周配置有内孔4,外罩1下部为锥形结构,锥 角β的的范围为1° 7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气流从内管2的下端向上流入时,通过内管2上行 后,从四周的内孔4流入外罩1和内管2之间的环形夹层,然后向下流动,最后从外罩1上 开设的外孔3流出。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环形稳流风帽,由外罩1和内管2组 成环形夹层式迷宫结构,由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室来的气流由内管2上升至其顶部后,由内 管2四周的内孔4流至与外罩1之间的环形夹层中,由夹层向下流动,最后从外罩1上四周 的外孔3倾斜向下流出。外罩1的材料为ZG40Cr25Ni20,内管2的材料为lCrl8Ni9Ti。外罩1的顶部为半球形结构,与外罩1顶部的半球形相连的中部直管段的横截面 形状为圆形,管壁厚度大于顶部,下部锥体沿其四周均勻分布8个圆形小孔3,可使气流向 下倾斜流出。内管2的顶端配置有顶盖5,顶盖5上配置有3个直径5mm的小孔6。外孔3 的射流轴线与水平方向夹角θ为15°。内管2的上端四周配置有两排供气流流出的圆形 内孔4,小孔沿圆周方向均布,孔径为11. 3mm,每排数量为8个,外罩1的外孔3的孔径为 25mm,气流速度为40m/s。外罩1下部为锥形结构,锥角β的的为15°。外罩1的底端与内管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内管2焊接在布风板7上,布风板7上 敷设IOOmm厚度的耐火材料。
权利要求环形稳流风帽,包括外罩(1),外罩(1)中插入内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1)顶部为半球形、中部为加厚的圆柱形、下部为锥形结构,内管(2)与外罩(1)形成环形密宫结构,外罩(1)的底端与内管(2)通过螺纹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1)中部的加厚的圆柱形的 四周配置有外孔(3),外孔(3)的轴线与水平方向有一夹角θ,θ的范围为Γ 8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2)的顶端设有顶盖(5), 顶盖(5)上开有小孔(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⑵的四周设有内孔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1)下部为锥形结构,锥角β 的的范围为1° 70°。
专利摘要一种环形稳流风帽,包括外罩,外罩中插入内管,形成环形密宫结构,外罩的底端与内管通过螺纹连为一体,内管四周配置有内孔,内管的顶端配置有顶盖,顶盖上配置有小孔,外罩中部的加厚圆柱形的四周配置有外孔,使外孔的轴线与水平方向有一夹角θ,θ的范围为1°~85°,外罩下部为锥形结构,锥角β的范围为1°~70°,具有耐磨性好、防止大颗粒沉积、阻力小、便于维护更换的特点。
文档编号F23C10/20GK201764492SQ20102026059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
发明者孙献斌 申请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