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段式炉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731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两段式炉排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城市生活垃圾焚 烧炉的两段式炉排系统。
背景技术
固体废弃物焚烧炉的最重要部件是焚烧炉炉排系统。焚烧炉炉排系统负责炉内 垃圾运送、承载等,同时提高垃圾与空气的混合、扰动,提高燃烧效率。现在已有多种类型的焚烧炉排系统问世,尤其是往复机械式焚烧炉排系统,它 是固定炉排板与活动炉排板有规则地交替重叠在一起组成垃圾燃烧支撑体,活动炉排板 做往复前后运动,同时结合炉排面的倾斜安装形式,从而引起垃圾料层向前、后、上、 下无规则的搅动、混合。根据垃圾料层与活动炉排板的相对运动形式,炉排可分为顺推 式和倾斜逆推式两种。顺推式炉排其活动板的运动方向与垃圾在炉内前进的方向一致, 而逆推式炉排的活动板,其运动方向与垃圾下行的方向相反。现有的往复式炉排,各有其自身优点,但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以下问题 和不足1、炉排系统全部采用顺推式炉排,为保证垃圾在炉内的停留时间,通常炉排长 度较长,炉排设计成分段阶梯式,速度也控制得较慢。当垃圾料层较高,且相邻炉排落 差较低时,运行中的垃圾几乎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能较好的相互翻搅、混合,故垃圾 料层不能充分燃烧、燃烧效率低,很难达到灰渣热灼减率指标;炉排水平倾角较小(接 近水平),焚烧炉高度相对较低。2、炉排系统全部采用逆推式炉排,炉排在炉内倾角约呈26°。由于倾角和逆推 作用,底层垃圾上行,上层垃圾下行,不断翻转和搅拌,与空气充分接触,有较理想的 燃烧条件,可实现垃圾完全的燃烧,热灼减率较好。另外,由于逆向推动可相应延长垃 圾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因此在处理能力相同的情况下,通常炉排面积可小于顺推炉排。3、单独采用上述两种炉排推动方式,垃圾搅动、翻转仍不够充分,特别是在 没有高度落差的同一斜面上移动,垃圾碰撞力小,挤压、搅动不充分,垃圾燃烧也不彻 底。4、现有的炉排运动时,均以单排炉排的头部组成整齐的平面推动垃圾,使得横 向方向的垃圾作纵向方向的同步运动。炉排片只在纵向方向搅动和疏松垃圾,对横向方 向的垃圾料层影响不明显,对整个垃圾料层的搅动和疏松效果不明显。因此,不能够充 分的翻转、搅动和疏松整个垃圾料层,延长了干燥时间、影响了燃烧效率。5、由于中国垃圾具有热值低,水分含量高等特点,为保证焚烧炉出口温度稳定 在850° C以上,需要在炉排上规程足够调质垃圾。且现有炉排片头部要么无凸台,要 么凸台高度较低,造成炉排头部整体高度较低,这样炉排的纵向运动,只能搅动、打散 底层或底层附近的垃圾,而上层垃圾不能与周围垃圾混合,保持整体的滑移状态,也会 延长干燥时间、影响燃烧效率。
4[0010]6、由于中国生活垃圾含水量高、成分复杂,造成垃圾干燥和燃烧时易结成团、 结成块。因此还要求炉排片能够割成团的垃圾,使团内的垃圾与一次风能够充分接触、 干燥充分、完全燃烧,以保证热灼减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垃圾搅动、翻转充分,燃 烧彻底的两段式炉排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两段式炉排系统,安装在边梁上的固定横 梁穿过同一排固定炉排片尾部的卡槽,形成固定炉排板,安装在拉杆上的活动横梁穿过 同一排活动炉排片尾部的卡槽,形成活动炉排板,所述活动炉排板与固定炉排板前后重 叠,且相间排列汇集成炉排,在所述炉排片的头部均开设有一次风孔,其关键在于所 述炉排由高到低分为两段,上面的一段为顺推段,下面的一段为逆推段,所述顺推段上 的炉排片头部均朝向炉排低点方向,逆推段上的炉排片头部均朝向炉排高点方向;所述 同一段炉排的活动横梁配备有左、右并排设置的拉杆,该左、右拉杆由托辊装置支承, 所述左、右拉杆与活动横梁连接成拉杆架,拉杆架的端部与前摇臂驱动机构或者侧摇臂 驱动机构或者前直驱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结合垃圾在炉排上经历的干燥、燃烧和燃烬三个阶段,设计出由干 燥段炉排、燃烧和燃烬段炉排组成一列独立的两段式炉排,两段具有独立的驱动机构, 便于各段控制料层停留时间,以实现整个垃圾料层的移动工艺控制,不断的搅动、混 合,提高垃圾与空气的混合、扰动,辅助干燥、燃烧,保障垃圾运送的可靠性和焚烧工 艺效果。根据焚烧炉内炉排系统运送垃圾能力的不同,可以设置单列、双(两)列、三 列、四列……炉排系统,形成系列化的两段式炉排系统。其中对于小城市或者大城市周 边的“卫星”城市,为其安装的小型焚烧炉配套单列或双(两)列的“低阶”炉排系 统;对于大中城市,为其安装的大型焚烧炉配套三列、四列……的“高阶”炉排系统。对于干燥段炉排,为了保证炉排运送垃圾效果和垃圾的充分混合、搅拌,防止 垃圾干燥和燃烧时炉排运送效果不好、结团、结块等,整体采用顺推式,炉排片头部朝 向整个炉排的低端;对于燃烧和燃烬段炉排整体采用逆推形式,炉排片头部朝向整个炉 排的高端,这样有利于增加垃圾在炉内停留时间的控制效果以及保证垃圾充分混合、搅 拌,保障燃烧和燃烬段运送垃圾的可靠性和焚烧工艺效果。顺推段及逆推段的左、右拉 杆与活动横梁连接成框架,结构强度好,能够保证同一段炉排各活动炉排板运动的同步 性;拉杆由托辊装置承载支撑,可以减小拉杆的运动阻力,增强炉排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及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所述顺推段炉排片头部连线所形成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18°,顺推段 活动炉排片运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60°,顺推段活动炉排片的行程为200-400·。 或者,所述顺推段炉排片头部连线所形成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8-30°,顺推段活 动炉排片运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60°,顺推段活动炉排片的行程为400-500mm。顺推段炉排片头部连线所形成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即顺推总体倾角 ^ 根据不同城市区域垃圾特性的不同,可以选择小倾角或大倾角顺推形式。《采用 0-18°的小倾角方式安装,适用于垃圾含水量较低的地区,并采用无头部结构形式错开布置,其中《=15°时,炉排片背部倾角与水平面也成15',称为“对度”顺推炉排。 采用18-30°的大倾角方式安装,适用于垃圾含水量较高的地区,采用有头部和无头部结 构形式错开布置。其中倾角为30"时,炉排片背部倾角与水平面成0",称为“零度”顺 推炉排。干燥段顺推炉排行程采用大行程,行程范围为400-500mm;采用小行程,行程 范围为200-400,大行程和小行程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速度、控制算法,实现垃圾在干燥 段的混合、搅拌。通过对干燥段炉排总体倾角、头部结构形式、炉排片错开布置的集成 组合,并结合行程和控制方式实现整个干燥段的工艺特性过程,保障干燥段运送垃圾的 可靠性和焚烧工艺效果。为了进一步增强对垃圾的搅动效果,所述顺推段每块炉排片的头部均设置有鳍 片,顺推段所有炉排片头部的鳍片形成横向排列的齿状矩阵结构。所述逆推段炉排片头部连线所形成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5 °, 逆推段活动炉排片运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60°,逆推段活动炉排片的行程为 350-500mm。对于燃烧和燃烬段炉排整体采用逆推形式,炉排片头部朝向整个炉排的 高端,逆推段炉排片头部连线所形成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即逆推总体倾角彡为 20-35°,炉排行程采用大行程,行程范围为350-500mm,有利于增加垃圾在炉内停留时 间的控制效果以及保证垃圾充分混合、搅拌,保障燃烧和燃烬段运送垃圾的可靠性和焚 烧工艺效果。所述逆推段同一排炉排板上两相邻炉排片的头部凸台在横向、前后均有错位, 且每排炉排片前端平齐,两相邻炉排片头部沿其宽度方向开设的一次风孔也在横向、前 后均有错位。这样可对纵向和横向的垃圾有明显扰动、切割、混合作用,增加垃圾在炉 排上的不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同排炉排片之间的固定连接,炉排前端平齐,每片受力 均勻,每排活动炉排板运行平稳。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安装及布置,进一步提高拉杆往复运动的稳定性及可靠 性,所述托辊装置由托辊轴和托辊轴承座构成,托辊轴的两端由托辊轴承座支撑,并且 托辊轴支承对应的拉杆,在拉杆的两侧设置导向轮。上述顺推段和逆推段炉排分别独立驱动,本实用新型对驱动机构设置主要有侧 摇臂驱动、前摇臂驱动、前直驱动三类,可进行任意排列组合配合使用。所述前摇臂 驱动机构由驱动油缸、驱动油缸座、驱动轴、驱动轴承座、拉杆摇臂、连杆和拉杆臂构 成,其中驱动油缸缸体与驱动油缸座铰接,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与驱动轴的油缸摇臂连 接,该驱动轴两端的端部由驱动轴承座支撑,在驱动轴两端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拉杆摇 臂,各拉杆摇臂通过连杆与拉杆臂铰接,所述拉杆臂与对应的拉杆架连接。当驱动油缸 的活塞杆伸缩时,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带动驱动轴正、反转动一定角度,驱动轴转动的同 时,通过与拉杆摇臂连接的连杆带动拉杆臂,使拉杆架带动活动炉排板往复运动。所述侧摇臂驱动机构由驱动油缸、驱动油缸座、摆臂、驱动轴、驱动轴承座、 拉杆摇臂和连杆构成,其中驱动油缸缸体与驱动油缸座铰接,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与摆臂 的一端铰接,摆臂的另一端与驱动轴的端部连接,该驱动轴的两端由驱动轴承座支撑, 在驱动轴上并排设置有两个拉杆摇臂,各拉杆摇臂通过连杆与对应的拉杆架连接。当驱 动油缸的活塞杆伸缩时,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通过摆臂带动驱动轴正、反转动一定角度,驱动轴转动的同时,通过与拉杆摇臂连接的连杆带动拉杆架,使拉杆架带动活动炉排板
往复运动。所述前直驱动机构由驱动油缸、驱动油缸座和直驱连杆构成,其中驱动油缸缸 体与驱动油缸座铰接,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与直驱连杆的一端铰接,该直驱连杆的另一端 与对应的拉杆架连接。当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伸缩时,直接通过直驱连杆带动拉杆架,使 拉杆架带动活动炉排板往复运动。顺推段的驱动机构处于最前端,即在焚烧炉推料装置下部,安装设备很少,对 于垃圾含水量较高,渗滤液就多,容易腐蚀设备部件,可用前摇臂驱动或前直驱动,以 便能更好的处理渗滤液问题,减少腐蚀设备部件;对于垃圾含水量较低,渗滤液就少, 对设备部件腐蚀较少,为增强设备紧凑性,可用侧摇臂驱动。而逆推段炉排为燃烧段、 燃烬段,处于高温区,温度较高,处于炉排中后部,安装空间也受到一定限制,同时为 增强设备紧凑性,可用侧摇臂驱动、前摇臂驱动。综上所述,对三类驱动机构进行组合设置,优选三种设置方式设置方式之 一,顺推驱动处于最前端,采用前摇臂驱动形式;逆推驱动处于逆推炉排侧面,采用侧 摇臂驱动形式;设置方式之二,顺推驱动处于最前端,采用前直驱动形式,逆推驱动处 于逆推炉排最前端,采用前摇臂驱动形式;设置方式之三,顺推驱动和逆推驱动均采用 侧摇臂驱动形式,特别是逆推式燃烧段、燃烬段炉排驱动机构侧摇臂驱动形式中,也可 在逆推炉排侧面布置两组侧摇臂驱动,或者前摇臂驱动加侧摇臂驱动,以增强对炉排工 艺参数的可操作性。以上布置形式使炉排系统具有独立的驱动机构,便于各段控制料层 停留时间,以实现整个垃圾料层的移动工艺控制,不断的搅动、混合,提高垃圾与空气 的混合、扰动,辅助干燥、燃烧,保障垃圾运送的可靠性和焚烧工艺效果。作为系列化 的两段式炉排系统,上述单列和双(两)列适用于小型焚烧炉的“低阶”炉排系统, 顺推炉排、逆推炉排驱动形式均可采用侧摇臂驱动、前摇臂驱动、前直驱动。三列、四 列……适用于大型焚烧炉的“高阶”炉排系统,顺推炉排驱动形式采用侧摇臂驱动、前 摇臂驱动、前直驱动;逆推炉排驱动形式均可采用前摇臂驱动、前直驱动,但侧摇臂驱 动形式只能用于最外边的两列炉排。所述顺推段与逆推段之间采用无落差连接,顺推段尾端的固定炉排板直接搭接 到逆推段前端固定炉排板的头部。无高度落连接形式可以保持垃圾在整个炉排面上的连 续性,适于水分含量较低和垃圾特性差异较小的垃圾,即热值较高,对炉排工艺需求不 高的垃圾特性。所述顺推段与逆推段之间存在高度落差,顺推段的尾端通过耐火过渡平台或者 中间炉排与逆推段衔接。通过顺推干燥段运送结束后,落差跌落进一步打散、混合、翻 滚垃圾料层,切断垃圾层在整个炉排面上的连续性,有利于干燥充分,提高燃烧效果, 适合于含水量较高和垃圾特性差异较大的垃圾。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加工及安装,所述拉杆为直线型或“Z”形;所述固定横 梁为“M”形或“回”形。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上面段顺推、下面段逆推的两段式结构,两段具有 独立的驱动机构,便于各段控制料层停留时间,以实现整个垃圾料层的移动工艺控制, 不断的搅动、混合,提高垃圾与空气的混合、扰动,辅助干燥、燃烧,保障垃圾运送的可
7靠性和焚烧工艺效果。并且备品、备件规格少,易损件互换性好,炉排系统的制造、维 护成本低。

[0030]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31]图2为图1 B-B剖视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0032]图3为图1 B-B剖视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0033]图4为图1 B-B剖视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0034]图5为图1的C-C剖视图。[0035]图6为图1的D-D剖视图。[0036]图7为图1的E-E剖视图。[0037]图8为实施例1中顺、逆推段炉排之间采用耐火过渡平台衔接的示意图[0038]图9为实施例1中顺、逆推段炉排之间采用直接搭接的示意图。[0039]图10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0040]图11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0041]图12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成两列炉排并采用侧摇臂驱动的示意图。[0042]图13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成两列炉排并采用前摇臂驱动的示意图。[0043]图14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成四列炉排的示意图。[0044]图15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焚烧炉内的炉排由高到低分为两段,上面的一 段为顺推段6,下面的一段为逆推段7。所述顺推段炉排由边梁1、固定横梁2、固定炉 排片3、活动横梁4、活动炉排片5、顺推拉杆24、托辊装置及前摇臂驱动机构构成。在 左、右两边的边梁1之间设置固定横梁2及活动横梁4,固定横梁2为“M”形或“回” 形,该固定横梁2穿过同一排固定炉排片3尾部的卡槽,形成固定炉排板,固定横梁2的 端部与对应的边梁1相固定。所述活动横梁4穿过同一排活动炉排片5尾部的卡槽,形成 活动炉排板。所述活动炉排板与固定炉排板前后重叠,且相间排列汇集成顺推段炉排。 在所述固定炉排片3及活动炉排片5的头部均开设有一次风孔。从图1中可知,顺推段6上的炉排片头部均朝向炉排低点方向,在顺推段6每块 炉排片的头部均设置有鳍片20,顺推段6所有炉排片头部的鳍片20形成横向排列的齿状 矩阵结构。所述顺推段6炉排片头部连线所形成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即顺推总体倾 角该G可以采用小倾角方式安装,为0-18°,顺推段6活动炉排片运动面与水平面 的夹角为0-60°,顺推段6活动炉排片的行程为200-400mm。a也可以采用大倾角方式 安装,为18-30°,相应地,顺推段6活动炉排片运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60°,顺推 段6活动炉排片的行程为400-500mm。从图1、图2、图3、图4中还可知,顺推段炉排的活动横梁4配备有左、右并排设置的顺推拉杆24,顺推拉杆24为直线型或“Z”形,左、右顺推拉杆24穿过固定横 梁2,由前摇臂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左、右顺推拉杆24与活动横梁4连接成拉杆架,并 且左、右顺推拉杆24由至少两个托辊装置支承。该托辊装置由托辊轴8和托辊轴承座9 构成,托辊轴8的两端由托辊轴承座9支撑,托辊轴承座9可以设置在一次风室26内, 也可以设置在在一次风室26外。在托辊轴8上靠近托辊轴承座9的位置设置有“V”形 回转面8a,该“V”形回转面8a支承对应的顺推拉杆24;或者,托辊轴8直接支承顺推 拉杆24,在顺推拉杆24的两侧设置导向轮10。从图1、图6中可知,前摇臂驱动机构位于顺推段6的前下方,由驱动油缸11、 驱动油缸座12、驱动轴13、驱动轴承座14、拉杆摇臂15、连杆16和拉杆臂17构成,其 中驱动油缸11的缸体与驱动油缸座12铰接,驱动油缸11的活塞杆通过铰链结构与驱动 轴13的油缸摇臂连接,该驱动轴13两端的端部由驱动轴承座14支撑,在驱动轴13两端 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拉杆摇臂15,各拉杆摇臂15通过连杆16与拉杆臂17铰接,所述拉 杆臂17与顺推拉杆架的端部连接。从图1、图7中可知,逆推段炉排由边梁1、固定横梁2、固定炉排片3、活动横 梁4、活动炉排片5、逆推拉杆25、托辊装置及侧摇臂驱动机构构成。固定横梁2穿过同 一排固定炉排片3尾部的卡槽,形成固定炉排板,固定横梁2的端部与对应的边梁1相固 定;活动横梁4穿过同一排活动炉排片5尾部的卡槽,形成活动炉排板。所述活动炉排 板与固定炉排板前后重叠,且相间排列汇集成逆推段炉排。从图1中可知,逆推段7上的炉排片头部均朝向炉排高点方向。所述逆推段7炉 排片头部连线所形成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5°,逆推段7活动炉排片运动面与 水平面的夹角为25-60°,逆推段7活动炉排片的行程为350-500mm;所述逆推段7同一 排炉排板上两相邻炉排片的头部凸台在横向、前后均有错位,且每排炉排片前端平齐, 使逆推段炉排的炉排片头部凸台形成左右、前后交错布置,每排两相邻炉排片头部沿其 宽度方向开设的一次风孔21也在横向、前后均有错位。从图1、图5中可知,逆推段炉排的活动横梁4配备有左、右并排设置的逆推拉 杆25,逆推拉杆25为直线型或“Z”形,左、右逆推拉杆25穿过固定横梁2,由侧摇臂 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左、右逆推拉杆25与活动横梁4连接成拉杆架,并且左、右逆推拉 杆25由多个托辊装置支承。托辊装置的结构及布置形式与顺推段相同,在此不做赘述。从图1、图5中还可知,侧摇臂驱动机构位于逆推段7前部的下方,由驱动油缸 11、驱动油缸座12、摆臂18、驱动轴13、驱动轴承座14、拉杆摇臂15和连杆16构成, 其中驱动油缸11的缸体与驱动油缸座12铰接,驱动油缸11的活塞杆与摆臂18的一端铰 接,摆臂18的另一端与驱动轴13的端部连接,该驱动轴13的两端由驱动轴承座14支 撑,在驱动轴13上并排设置有两个拉杆摇臂15,各拉杆摇臂15通过连杆16与逆推拉杆 架的端部连接。从图1、图8、图9可知,在顺推段6的首端以及逆推段7的尾端均设置有压紧 装置,所述顺推段6与逆推段7之间可以采用无落差连接,即顺推段6尾端的固定炉排板 直接搭接到逆推段7前端固定炉排板的头部(见图9)。顺推段6与逆推段7之间也可以 存在高度落差,顺推段6的尾端通过耐火过渡平台22与逆推段7衔接(见图8),或者, 顺推段6的尾端通过中间炉排23与逆推段7衔接(见图1)。
9[0056]实施例2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顺推段6的拉杆架由前摇臂驱动机构驱动,逆推段 的拉杆架由前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直驱动机构由驱动油缸11、驱动油缸座12和直驱 连杆19构成,其中驱动油缸11的缸体与驱动油缸座12铰接,驱动油缸11的活塞杆与直 驱连杆19的一端铰接,该直驱连杆19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拉杆架连接。本实施例的其余 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实施例3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逆推段7的前部和后部各设置一组逆推拉杆25,每 组逆推拉杆25与对应的活动横梁4组成拉杆架,前、后拉杆架各配备一个侧摇臂驱动机 构。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实施例4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顺推段6和逆推段7的驱动油缸均位于顺推段6的 前侧,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本实用新型根据焚烧炉内炉排系统运送垃圾能力的不同,可以设置单列炉排系 统,双(两)列炉排系统,三列、四列……炉排系统,形成系列化的两段式炉排系统。 并且炉排系统顺、逆推段的驱动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前摇臂驱动机构或者侧摇臂 驱动机构或者前直驱动机构。如图12所示的双(两)列炉排系统采用侧摇臂驱动机构, 图13所示的双(两)列炉排系统采用前摇臂驱动机构,图14所示的四列炉排系统采用前 摇臂驱动机构。综上所述,整个炉排系统以炉排片(固定和活动两类)为基本单元,沿垃圾前 进方向(纵向)交错添加固定炉排片和活动炉排片,即可增加单列炉排的长度;同理, 沿焚烧炉横向方向对应添加固定炉排片和活动炉排片,即可增加单列炉排的宽度,最终 形成由顺推干燥段炉排、逆推燃烧燃烬段炉排组成单列独立的两段式炉排系统。对于双
(两)列及以上炉排,同一段中两相邻列炉排之间通过中间梁连接。根据生活垃圾的基 础数据(如含水量、组分等)来改变干燥段炉排、燃烧燃烬段炉排的长度以及确定单 列炉排系统的宽度,再根据所需焚烧垃圾的总量确定炉排系统的列数。干燥段、燃烧燃 尽段中每一列采用独立的风室,风温、风压独立控制。炉排系统各段的驱动机构均布置 在风室以外,处于常温状态,能够确保密封件正常使用,并提高使用寿命,以保障驱动 机构运动部件润滑良好,使固定在拉杆上的活动炉排板运行稳定。备品、备件规格少, 易损件互换性好,炉排系统的制造、维护成本低。
10
权利要求1.一种两段式炉排系统,安装在边梁(1)上的固定横梁(2)穿过同一排固定炉排 片(3)尾部的卡槽,形成固定炉排板,安装在拉杆上的活动横梁(4)穿过同一排活动 炉排片(5)尾部的卡槽,形成活动炉排板,所述活动炉排板与固定炉排板前后重叠,且 相间排列汇集成炉排,在所述炉排片的头部均开设有一次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 由高到低分为两段,上面的一段为顺推段(6),下面的一段为逆推段(7),所述顺推 段(6)上的炉排片头部均朝向炉排低点方向,逆推段(7)上的炉排片头部均朝向炉排 高点方向;所述同一段炉排的活动横梁(4)配备有左、右并排设置的拉杆,该左、右 拉杆由托辊装置支承,所述左、右拉杆与活动横梁(4)连接成拉杆架,拉杆架的端部与 前摇臂驱动机构或者侧摇臂驱动机构或者前直驱动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炉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顺推段(6)炉排片头 部连线所形成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18°,顺推段(6)活动炉排片运动面与水 平面的夹角为0-60°,顺推段(6)活动炉排片的行程为200-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炉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顺推段(6)炉排片头 部连线所形成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8-30°,顺推段(6)活动炉排片运动面与水 平面的夹角为0-60°,顺推段(6)活动炉排片的行程为400-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两段式炉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顺推段(6) 每块炉排片的头部均设置有鳍片(20),顺推段(6)所有炉排片头部的鳍片(20)形 成横向排列的齿状矩阵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段式炉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推段(7)炉排片 头部连线所形成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5°,逆推段(7)活动炉排片运动面与 水平面的夹角为25-60°,逆推段(7)活动炉排片的行程为350-500mm;所述逆推段(7)同一排炉排板上两相邻炉排片的头部凸台在横向、前后均有错位,且每排炉排片前 端平齐,两相邻炉排片头部沿其宽度方向开设的一次风孔(21)也在横向、前后均有错 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炉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装置由托辊轴 (8)和托辊轴承座(9)构成,托辊轴(8)的两端由托辊轴承座(9)支撑,并且托 辊轴(8)支承对应的拉杆,在拉杆的两侧设置导向轮(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炉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摇臂驱动机构由 驱动油缸(11)、驱动油缸座(12)、驱动轴(13)、驱动轴承座(14)、拉杆摇臂(15)、连杆(16)和拉杆臂(17)构成,其中驱动油缸(11)缸体与驱动油缸座(12)铰接,驱动油缸(11)的活塞杆与驱动轴(13)的油缸摇臂连接,该驱动轴(13)两端的端部由驱动轴承座(14)支撑,在驱动轴(13)两端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 拉杆摇臂(15),各拉杆摇臂(15)通过连杆(16)与拉杆臂(17)铰接,所述拉杆臂(17)与对应的拉杆架连接;所述侧摇臂驱动机构由驱动油缸(11)、驱动油缸座(12)、摆臂(18)、驱动轴(13)、驱动轴承座(14)、拉杆摇臂(15)和连杆(16)构成,其中驱动油缸(11) 缸体与驱动油缸座(12)铰接,驱动油缸(11)的活塞杆与摆臂(18)的一端铰接,摆 臂(18)的另一端与驱动轴(13)的端部连接,该驱动轴(13)的两端由驱动轴承座(14)支撑,在驱动轴(13)上并排设置有两个拉杆摇臂(15),各拉杆摇臂(15)通过连杆(16)与对应的拉杆架连接;所述前直驱动机构由驱动油缸(11)、驱动油缸座(12)和直驱连杆(19)构成, 其中驱动油缸(11)缸体与驱动油缸座(12)铰接,驱动油缸(11)的活塞杆与直驱连 杆(19)的一端铰接,该直驱连杆(19)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拉杆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炉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顺推段(6)与逆推段 (7)之间采用无落差连接,顺推段(6)尾端的固定炉排板直接搭接到逆推段(7)前端固定炉排板的头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炉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顺推段(6)与逆推段 (7)之间存在高度落差,顺推段(6)的尾端通过耐火过渡平台(22)或者中间炉排 (23)与逆推段(7)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炉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为直线型或 “Z”形;所述固定横梁(2)为“M”形或“回”形。
专利摘要一种两段式炉排系统,炉排由高到低分为两段,上面的一段为顺推段,下面的一段为逆推段,所述顺推段上的炉排片头部均朝向炉排低点方向,逆推段上的炉排片头部均朝向炉排高点方向。同一段炉排的活动横梁配备有左、右并排设置的拉杆,该左、右拉杆由托辊装置支承,所述左、右拉杆与活动横梁连接成拉杆架,拉杆架的端部与驱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面段顺推、下面段逆推的两段式结构,两段具有独立的驱动机构,便于各段控制料层停留时间,以实现整个垃圾料层的移动工艺控制,不断的搅动、混合,提高垃圾与空气的混合、扰动,辅助干燥、燃烧,保障垃圾运送的可靠性和焚烧工艺效果。并且备品、备件规格少,易损件互换性好,炉排系统的制造、维护成本低。
文档编号F23G5/44GK201795503SQ201020511930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日
发明者丁又青, 唐一科, 徐 明, 朱新才, 李翔, 林顺洪, 田祖安 申请人:重庆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