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用预热风助燃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8478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用预热风助燃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用预热装置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对助燃风实现先预热后,再进行煤气助燃、而且节能的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用预热风助燃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粉末冶金厂家使用的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由于具有工艺成熟可靠、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产品品位高且稳定、操作简单、设备运行稳定、能耗低、对原料的要求不苛刻、规模灵活、填充系数高等优点,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种还原炉的燃烧装置中, 为了使煤气得到充分的燃烧,大多设有助燃装置,这种助燃装置,包括鼓风机、助燃风管,助燃风管的外端与鼓风机连接,助燃风管伸入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燃烧室内的水平段置于点火煤气管道的上侧,煤气烧嘴固定在点火煤气管道的下侧,煤气烧嘴的下端接燃烧煤气管道,在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燃烧室内的上部设有水平排烟管,外口接垂直烟道,在水平排烟管的底侧设有烟气收集口。显然,这种助燃燃烧装置所存在的不足在于由于助燃风管的水平段直接伸入点火煤气管道的上侧,鼓入的是冷风,这种冷风进入燃烧室内,可造成局部的低温,这种局部低温可影响燃烧室内的还原气氛稳定,使还原质量出现波动;同时,冷风进入燃烧室造成的局部低温,还使燃烧室内马弗规律性冷热不均,马弗维修频率增加,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还原质量波动和产量损失;另外,冷风进入燃烧室内,还可造成煤气耗量增加。为了改变吹入冷风助燃造成的不良影响,个别的大型厂家,其助燃装置采用电热助燃装置或烟气余热换热器装置,但采用电热助燃装置或烟气余热换热器装置存在着耗能大、投资大、助燃效果较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预热风助燃,克服采用冷风助燃带来的局部低温对燃烧室内还原气氛、马弗的影响,以及煤气消耗的增加,而且结构简单、耗能低、投资小、助燃效果好的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用预热风助燃燃烧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用预热风助燃燃烧装置,包括鼓风机、助燃风管、点火煤气管道、煤气烧嘴、燃烧煤气管道、 水平排烟管、垂直烟道和烟气收集口构成,助燃风管的外端垂直管与鼓风机连接,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燃烧室内的底侧设点火煤气管道,在点火煤气管道的下侧固定上煤气烧嘴,煤气烧嘴的下端接燃烧煤气管道,在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燃烧室内的上部设有水平排烟管,水平排烟管的外口接垂直烟道,水平排烟管的底侧设有烟气收集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燃风管,由上水平预热管、下水平助燃管和端部“C”形管构成,上水平预热管设在水平排烟管的腔内,上水平预热管内鼓入的冷风流向与水平排烟管内的热烟气流向相反,通过热交换,从而使在上水平预热管内的冷风预热,下水平助燃管置于点火煤气管道的上侧,上水平预热管和下水平助燃管的一端通过“C”形管相连通,从而达到了用预热气体对
3煤气助燃,消除因局部低温带来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上水平预热管的轴心线与水平排烟管的轴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上水平预热管的外壁与水平排烟管的内壁之间为环形流道。所述的下水平助燃管设两根,分别置于燃烧室内两侧的点火煤气管道的上侧,两根下水平助燃管的端口均与“C”形管的管腔相连通。在“C”形管的外壁上还设有隔热装置;下水平助燃管也可设多根,分别对应每个烧嘴。所述的上水平预热管进、出水平排烟管的接触口通过焊接密封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目前使用的助燃燃烧装置相比,由于对助燃风进行了预热,而且这种预热是采用了烟气余热,所以,既克服了采用冷风助燃带来的局部低温对燃烧室内还原气氛、马弗的影响,以及煤气消耗的增加,而且结构简单、耗能低、投资小、助燃效果好、使还原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并充分利用烟气余热、 改善作业环境,降低维修成本及维修因素对生产组织的影响,保证工业化大规模连续性生产的要求。可广泛用于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轴向局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C”形管结构装配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用预热风助燃燃烧装置,包括鼓风机1、助燃风管2、点火煤气管道3、煤气烧嘴4、燃烧煤气管道5、水平排烟管6、 垂直烟道7和烟气收集口 8构成,助燃风管2的外端垂直管与鼓风机1连接,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燃烧室内的底侧设点火煤气管道3,在点火煤气管道3的下侧固定上煤气烧嘴 4,煤气烧嘴4的下端接燃烧煤气管道5,在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燃烧室内的上部设有水平排烟管6,水平排烟管6的外口接垂直烟道7,水平排烟管6的底侧设有烟气收集口 8,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燃风管2,由上水平预热管21、下水平助燃管22和端部“C”形管23 构成,上水平预热管21设在水平排烟管6的腔内,上水平预热管21内鼓入的冷风流向与水平排烟管6内的热烟气流向相反,通过热交换,从而使在上水平预热管21内的冷风预热,下水平助燃管22置于点火煤气管道3的上侧,上水平预热管21和下水平助燃管22的一端通过“C”形管23相连通,在上水平预热管21内经过预热了的气体流过“C”形管23后,再流入下水平助燃管22,对煤气进行助燃,从而达到了用预热气体对煤气助燃,避免了局部低温的出现,自然,也就消除了因局部低温带来的不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水平预热管21的轴心线与水平排烟管6 的轴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上水平预热管21的外壁与水平排烟管6的内壁之间为环形流道9, 这样,可有利于水平排烟管管6内的燃烧余热对上水平预热管21进行充分加热。所述的下水平助燃管22设两根,分别置于燃烧室内两侧的点火煤气管道3的上侧,两根下水平助燃管22的端口均与“C”形管23的管腔相连通。在“C”形管23的外壁上还设有隔热装置,以保证充分预热后的助燃风温度保持;下水平助燃管22也可设多根,分别对应每个烧嘴,以用于点火和燃烧,分支数量与烧嘴数目相同。 所述的上水平预热管21进、出水平排烟管6的接触口通过焊接密封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用预热风助燃燃烧装置,包括鼓风机(1)、助燃风管 O)、点火煤气管道(;3)、煤气烧嘴(4)、燃烧煤气管道( 、水平排烟管(6)、垂直烟道(7)和烟气收集口(8)构成,助燃风管O)的外端垂直管与鼓风机(1)连接,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燃烧室内的底侧设点火煤气管道(3),在点火煤气管道(3)的下侧固定上煤气烧嘴 G),煤气烧嘴的下端接燃烧煤气管道(5),在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燃烧室内的上部设有水平排烟管(6),水平排烟管(6)的外口接垂直烟道(7),水平排烟管(6)的底侧设有烟气收集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燃风管O),由上水平预热管(21)、下水平助燃管 (22)和端部“C”形管构成,上水平预热管设在水平排烟管(6)的腔内,下水平助燃管0 置于点火煤气管道(3)的上侧,水平预热管和下水平助燃管0 的一端通过“C”形管(2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用预热风助燃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水平预热管的轴心线与水平排烟管(6)的轴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上水平预热管的外壁与水平排烟管(6)的内壁之间为环形流道(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用预热风助燃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水平助燃管0 设两根,分别置于燃烧室内两侧的点火煤气管道(3)的上侧, 两根下水平助燃管0 的端口均与“C”形管的管腔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用预热风助燃燃烧装置,包括鼓风机(1)、助燃风管(2)、点火煤气管道(3)和水平排烟管(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燃风管(2),由上水平预热管(21)、下水平助燃管(22)和端部“C”形管(23)构成,上水平预热管(21)设在水平排烟管(6)的腔内,上水平预热管(21)和下水平助燃管(22)的一端通过“C”形管(23)。该助燃燃烧装置,由于对助燃风通过烟气余热进行了预热,所以,克服了采用冷风助燃带来的不足,而且结构简单、耗能低、投资小、使还原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降低维修成本,保证工业化大规模连续性生产的要求。可广泛用于煤气加热式铁粉精还原炉。
文档编号F23L15/00GK201973707SQ20102063078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亓国瑞, 吕东强, 吕学进, 宋方莹, 曹乃红, 李冰, 李晏春, 王永胜, 王道伟, 蔺存栋, 郭强 申请人:莱芜市泰东粉末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