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838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燃烧器,尤其指使用液态燃料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一般的燃烧器是使用瓦斯或其它油类为燃料,若燃料为瓦斯,则使得成本提高。若使用其它油类,则会有黑烟、燃烧不完全等污染问题。最重要的是,使用这些燃料会有安全性的风险。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产生强大火力、安全性高、低成本燃料的燃烧器为燃烧器业者所极思研发。申请人有鉴于此,经不断研究、实验,终于创作出一种燃烧器可以改善传统燃烧器的缺失,并于中国台湾提出新型专利申请获准,专利号为第M381754号,其全部内容并入于此作为参考。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公知技术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817M号的燃烧器的立体图及剖面图。如图所示,燃烧器包含第一供油管10、预热管30、点火头40、壳体 50、及第二供油管60。第一供油管10具有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第一供油管10的第一端 11是供燃料来源20输入液态燃料。预热管30具有第一端31与第二端32,预热管30的第一端31与第一供油管10的第二端12连接。预热管30呈螺旋状自其第一端31由上向下延伸至其第二端32。点火头40与预热管30的第二端32相接。壳体50内容置预热管30, 并于其中间位置设置点火头40。壳体50的底部52有一深度51,可盛接液态燃料。第二供油管60具有第一端61与第二端62,第二供油管60的第一端61是供燃料来源20输入液态燃料,第二供油管60的第二端62与壳体50相接,以使流经其中的液态燃料可流至壳体50 的底部52。当壳体50的底部52的液态燃料经点火时,所产生的火焰能让预热管30温度上升。预热管30具有足够长度使得流经其中的液态燃料在到达点火头40时已达完全气化状态。实际操作时,使用者先将少量液态燃料供给至第二供油管60。待液态燃料流至壳体 50的底部52后,将其点火燃烧,所产生的火焰即可使预热管30温度上升。等到预热管30 温度足够时,再将液态燃料供给至第一供油管10。流经第一供油管10中的液态燃料会继续流至预热管30,而在预热管30中持续被加热,终至气化状态。气化状态的燃料从出气口 41喷出后,与火焰相接触而继续燃烧,从而提供强大火力。依据所使用的液态燃料的种类、 天气温度等因素来决定供给至第二供油管60的液态燃料的量。只要所产生的火焰量能使预热管30的温度上升至使得流经其中的液态燃料在到达点火头40时已达完全气化状态, 并使火焰持续至气化状态的燃料喷出后达成主要火力的燃烧即可。上述燃烧器已可改善传统燃烧器的缺陷,然而,申请人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现今又创作出效果更好的燃烧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以提高液态燃料气化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其壳体底部具有盛接液态燃料的盛接部,输送液态燃料的供油管穿越炉心中央,且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部分的管径大于供油管在其它部分的管径,点燃盛接的液态燃料时,所产生的火焰对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加热,使流经其中的液态燃料受热而气化。所述的燃烧器,其中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的末端附近具有一或多个开口而形成喷火头,或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于末端处与喷火头相接。所述的燃烧器,其中穿越炉心中央前的供油管或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为围绕喷火头的螺旋状。所述的燃烧器,其中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为大致水平。所述的燃烧器,包含预热供油管,且预热供油管与盛接部相接,供给液态燃料至盛接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其壳体底部具有盛接液态燃料的盛接部,输送液态燃料的供油管穿越炉心中央,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部分的管径大于供油管在其它部分的管径,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与喷火盘连通,喷火盘位于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部分与壳体底部之间,喷火盘为中空环状且具有一或多个开口,点燃盛接的液态燃料时,所产生的火焰对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加热,使流经其中的液态燃料因受热而气化并于进入喷火盘内后从其一或多个开口喷出。所述的燃烧器,其中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部分的管径与喷火盘的直径比为 1 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其包含本体,具有凸部及彼此大致水平的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且于本体中形成有凹槽与通道,凹槽与通道相通;喷火盖,具有一或多个开口,可覆盖于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上以在本体内形成大致密闭的空间,而仅于开口处对外开放,且在覆盖喷火盖于本体时,本体的凸部与喷火盖之间会形成可容纳液态燃料的盛接部,供油管,自输油入口端附近开始延伸至本体的另一端附近开始管路反转朝向输油入口端方向延伸,由支撑架固定于本体上方,再继续延伸至输油入口端附近时再反转进入本体中;预热供油管,自输油入口端附近开始延伸而与盛接部相接;其中,于本体相对于供油管的末端处设有进气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火焰加热的同时直接对供油管加热,使通过供油管的液态燃料气化,从而喷出气化的液态燃料于火焰中增强火力,在增强火力的同时亦会持续对供油管加热,使得通过供油管的液态燃料气化的效率亦会相对提高。

图1为公知技术的燃烧器的立体图;图2为公知技术的燃烧器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立体图;及[0025]图7为图6的本体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第一供油管;11第一端;12第二端;20燃料来源;30预热管;31第一端;32第二端;40点火头;41出气口 ;50壳体;51深度;52底部;60第二供油管;61第一端;62第二端;300,400,500,600 壳体;310,410,510,610 底部;312,412,512,612 盛接部;320,420, 520,620供油管;421穿越炉心中央前的供油管;322,422,522,622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323,423,523,623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324,424,624末端;325,425,525,625 开口 ;430,530,630预热供油管;540喷火盘;640喷火盖;650本体;651预热供油管开关; 652供油管开关;653输油入口 ;654支撑架;655中央开孔;656进气孔;657凹槽;658通道; 659第一凸缘;660第二凸缘;661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态样,提供一种燃烧器,其壳体底部具有盛接部以盛接液态燃料,且输送液态燃料的供油管穿越炉心中央,其中,当点燃盛接的液态燃料时,所产生的火焰会对穿越炉心中央的供油管进行加热,使得流经其中的液态燃料受热而逐渐气化。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态样,提供一种燃烧器,其壳体底部具有盛接部以盛接液态燃料,输送液态燃料的供油管穿越炉心中央,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的管径大于供油管在其它部分的管径,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与喷火盘连通,喷火盘位于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与壳体底部之间,喷火盘为中空环状且具有一或多个开口,当点燃盛接的液态燃料时,所产生的火焰会对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进行加热,使得流经其中的液态燃料因受热而气化并于进入喷火盘内后从其一或多个开口喷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态样,提供一种燃烧器,其壳体底部具有盛接部以盛接液态燃料,输送液态燃料的供油管以供油方向穿越炉心中央后朝外延伸,然后以大致与供油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接着再以供油方向继续延伸至混气通道中,混气通道在相对于供油管的末端位置处具有开口,混气通道并与喷火盘连通,喷火盘位于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与壳体底部之间,喷火盘为中空环状且具有一或多个开口,且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的管径大于供油管在其它部分的管径,当点燃盛接的液态燃料时,所产生的火焰会对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进行加热,使得流经其中的液态燃料因受热而气化并于进入喷火盘内后从其一或多个开口喷出。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的一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壳体300底部310具有盛接部312以盛接液态燃料,较佳地是在壳体300底部310的中央部分。输送液态燃料的供油管320穿越炉心中央,也就是穿越产生炉火时的火焰中心处。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322的管径大于供油管在其它部分的管径。此设计的目的是要增加受热表面积,以提高受热效率。当点燃盛接的液态燃料时,所产生的火焰会对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 322进行加热,使得流经其中的液态燃料因受热而气化。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主要原理是利用火焰对锅具加热时也同时对供油管加热,使得流经供油管的液态燃料受热而气化。因为火焰是直接对供油管加热,且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322具有较大表面积,因此液态燃料受热的效率更佳,气化的效率也更佳。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323的末端324附近具有一或多个开口 325而形成喷火头。图3所示为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323的末端324附近具有一个开口 325而形成喷火头,较佳地是具有彼此对称的复数个开口。亦可将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323的末端324与另一喷火头相接,而提供各式各样的喷火方式。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的另一具体实施例,图中与图3等效的组件是以类似的组件符号表示,其与图3的差别在于穿越炉心中央前的供油管421或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423为围绕喷火头的螺旋状。此构造可使穿越炉心中央前的供油管421及/或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423因围绕喷火头的火焰而加热,一方面可避免火焰从侧边逸散而浪费热能,另一方面亦可让液态燃料在进入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422之前已先被加热,并在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423继续被加热。当点燃盛接的液态燃料时,所产生的火焰会对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422、穿越炉心中央前的供油管421、及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423进行加热,使得流经其中的液态燃料因受热而气化。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422是大致水平。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包含预热供油管430,且预热供油管430与盛接部412相接,以供给液态燃料至盛接部412。应了解的是,供给至盛接部412的液态燃料亦可直接由使用者倒入。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的另一具体实施例,图中与图3等效的组件是以类似的组件符号表示,其与图3的差别在于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523与喷火盘540连通, 喷火盘540位于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522与壳体500底部510之间,喷火盘540 为大致中空环状且具有复数个开口 525,其主要功能是控制气化的液态燃料的出气位置、角度、及数量等,以更有效率地提供火力。中空的设计是要容置气化的液态燃料,环状的设计是为了露出盛接部512使得使用者方便点火,同时亦可提供空气对流的用。开口的位置、角度、数量等因素皆可根据不同的目的来设计。当点燃盛接的液态燃料时,所产生的火焰会对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522进行加热,使得流经其中的液态燃料因受热而气化,气化后的液态燃料从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523进入喷火盘540,并从开口 525喷出,促使火焰火力加强。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522是大致水平。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522的管径与喷火盘540的直径比约为1 4。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包含预热供油管530,且预热供油管530与盛接部512 相接,以供给液态燃料至盛接部512。应了解的是,供给至盛接部512的液态燃料亦可直接由使用者倒入。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的另一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输油入口 653是供液态燃料输入的入口。预热供油管开关651是控制液态燃料进入预热供油管630中。供油管开关652是控制液态燃料进入供油管620中。图7显示本体650的局部放大图,请同时参照图6,本体650的凹槽657与通道658相通,本体650的第一凸缘659与第二凸缘660大致水平,喷火盖640可覆盖于第一凸缘659与第二凸缘660上以在本体650内形成大致密闭的空间,而仅于开口 625处可对外开放。且在覆盖喷火盖640时,凸部661与喷火盖640 之间会形成可容纳液态燃料的盛接部612。预热供油管630与盛接部612相接,且于送毕预热液态燃料后,可将预热供油管630移开,以避免其于火焰下受热。于一较佳实施例中, 预热供油管630是由本体650下方向上穿过中央开孔655,并呈倒钩状挂于凸部661而与盛接部612相接,以将液态燃料送至盛接部612中。供油管620自输油入口端附近开始延伸至本体的另一端附近开始管路反转朝向输油入口端方向延伸,并由支撑架654固定于本体650上方,再继续延伸至输油入口端附近时再反转进入本体650中。于本体650相对于供油管620的末端624处设有进气孔656。操作时,先移动预热供油管630使其与盛接部 612相接,再打开预热供油管开关651,使适量的液态燃料流入盛接部612中。接着,点燃盛接部612中的液态燃料,产生的火焰会对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622进行加热。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打开供油管开关652使液态燃料流入供油管620,当液态燃料进入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622时即被迅速加热成气化状态,接着流至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623,而从末端624喷出,并与进气孔656的空气混合喷至通道658内,再进入凹槽657, 而从开口 625喷出。喷出的气化的液态燃料可迅速增强火焰的火力,在增强火力的同时亦会持续对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622加热,使得通过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 622的液态燃料气化的效率亦会相对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已描述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明显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且依本实用新型最广观点的情况下所作的任何改变或修改,均应视为仍落于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底部具有盛接液态燃料的盛接部,输送液态燃料的供油管穿越炉心中央,且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部分的管径大于供油管在其它部分的管径,点燃盛接的液态燃料时,所产生的火焰对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加热,使流经其中的液态燃料受热而气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的末端附近具有一或多个开口而形成喷火头,或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于末端处与喷火头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穿越炉心中央前的供油管或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为围绕喷火头的螺旋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为大致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含预热供油管,且预热供油管与盛接部相接,供给液态燃料至盛接部。
6.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底部具有盛接液态燃料的盛接部,输送液态燃料的供油管穿越炉心中央,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部分的管径大于供油管在其它部分的管径, 穿越炉心中央后的供油管与喷火盘连通,喷火盘位于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部分与壳体底部之间,喷火盘为中空环状且具有一或多个开口,点燃盛接的液态燃料时,所产生的火焰对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加热,使流经其中的液态燃料因受热而气化并于进入喷火盘内后从其一或多个开口喷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的部分为大致水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供油管在穿越炉心中央部分的管径与喷火盘的直径比为1 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含预热供油管,且预热供油管与盛接部相接,供给液态燃料至盛接部。
10.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本体,具有凸部及彼此大致水平的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且于本体中形成有凹槽与通道,凹槽与通道相通;喷火盖,具有一或多个开口,可覆盖于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上以在本体内形成大致密闭的空间,而仅于开口处对外开放,且在覆盖喷火盖于本体时,本体的凸部与喷火盖之间会形成可容纳液态燃料的盛接部,供油管,自输油入口端附近开始延伸至本体的另一端附近开始管路反转朝向输油入口端方向延伸,由支撑架固定于本体上方,再继续延伸至输油入口端附近时再反转进入本体中;预热供油管,自输油入口端附近开始延伸而与盛接部相接;其中,于本体相对于供油管的末端处设有进气孔。
专利摘要一种燃烧器,壳体底部具有盛接部以盛接液态燃料,且输送液态燃料的供油管穿越炉心中央,其中,当点燃盛接的液态燃料时,所产生的火焰会对穿越炉心中央的供油管进行加热,使得流经其中的液态燃料受热而逐渐气化。
文档编号F23D11/44GK202141045SQ201120168459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
发明者邱炯阳 申请人:邱炯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