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863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辅助设备,特别是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
背景技术
作为以生物质为单一燃料特殊设计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生物质燃料存在结渣性强的特点,加之生物质燃料存在氯腐蚀问题,形成的灰渣容易造成堵灰。目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尾部烟道截面及受热面节距设置不当而造成受热面飞灰搭桥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锅炉被迫停用率增高,直接影响了锅炉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其可以保持高烟速,并防止飞灰搭桥积灰的锅炉尾部烟道受热面布置方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包括中低温过热器、省煤器、锅炉尾部烟道受热面管,所述受热面管位于锅炉尾部烟道中,所述锅炉尾部烟道的深度尺寸比常规的循环流化床炉型小,锅炉尾部烟道采用深度为 2m,宽度4. 5的截面;中低温过热器采用120mm大节距,省煤器采用90mm的大节距,并顺列布置。所述烟道中过热器管子节距采用90mm。所述省煤器管子节距采用70mm 80mm错列布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在锅炉尾部烟道中还设置有防磨盖板,防磨盖板安装于受热面管的迎烟面。所述防磨盖板采用销钉固定于受热面管的迎烟面。销钉焊于受热面管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在锅炉尾部烟道中还设置有均流板,均流板位于受热面管的迎烟面的第一排管子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锅炉尾部烟道小截面、受热面大节距顺列布置,对烟气中的飞灰搭桥进行了有效控制,大大降低了锅炉被迫停用率;同时,锅炉受热面的传热系数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锅炉的经济效益。本实施例对整个电厂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锅炉尾部烟道小截面布置,控制烟速在合理范围内;受热面大节距顺列布置,防止了飞灰搭桥积灰。该技术对锅炉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化床中锅炉尾部烟道受热面大节距布置的结构图图示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化床中锅炉尾部烟道受热面大节距布置的结构图图示二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省煤器的结构图图示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省煤器的结构图图示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中低温过热器的结构图图示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中低温过热器的结构图图示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6,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包括中低温过热器6、省煤器5、锅炉尾部烟道受热面管1,所述受热面管1位于锅炉尾部烟道中,现在常规锅炉尾部烟道的截面一般为深度3m左右,宽度4. 5m左右,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锅炉尾部烟道的深度尺寸比常规的循环流化床炉型小,锅炉尾部烟道采用深度为2m,宽度4. 5的截面;中低温过热器6采用 120mm大节距6-1,省煤器5采用90mm的大节距5-1,并顺列布置。所述烟道中过热器管子节距采用90mm。所述省煤器管子节距采用70mm 80mm错列布置。还包括受热面管的防磨盖板2、均流板3和防磨盖板的固定销钉4,受热面管1位于锅炉尾部烟道中,防磨盖板2位于受热面管1的迎烟面,均流板3位于受热面管的迎烟面的第一排管子,销钉4焊于受热面管上,图中箭头方向为烟气流动方向。安装布置时,如图1所示,受热面管1布置在锅炉尾部烟道内,防磨盖板2采用销钉4固定方式,安装于受热面管1的迎烟面,均流板3布置于受热面管1的迎烟面的第一排管子上部设置,以保护受热面管子1的磨损。使用时,烟道采用烟道小截面的布置,控制烟速在合理范围内;受热面大节距顺列布置,防止了燃料飞灰搭桥积灰。该技术对锅炉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比如,烟道截面及受热面的节距布置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截面大小及受热面节距,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包括中低温过热器、省煤器、锅炉尾部烟道受热面管,所述受热面管位于锅炉尾部烟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尾部烟道的深度尺寸比常规的循环流化床炉型小,锅炉尾部烟道采用深度为2m,宽度4. 5的截面;中低温过热器采用120mm大节距,省煤器采用90mm的大节距,并顺列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中过热器管子节距采用9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省煤器管子节距采用 70mm 80mm错列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其特征在于在锅炉尾部烟道中还设置有防磨盖板,防磨盖板安装于受热面管的迎烟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盖板采用销钉固定于受热面管的迎烟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其特征在于在锅炉尾部烟道中还设置有均流板,均流板位于受热面管的迎烟面的第一排管子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焊于受热面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包括中低温过热器、省煤器、锅炉尾部烟道受热面管,所述受热面管位于锅炉尾部烟道中,所述锅炉尾部烟道的深度尺寸比常规的循环流化床炉型小,锅炉尾部烟道采用深度为2m,宽度4.5的截面;中低温过热器采用120mm大节距,省煤器采用90mm的大节距,并顺列布置。所述烟道中过热器管子节距采用90mm。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锅炉尾部烟道小截面、受热面大节距顺列布置,对烟气中的飞灰搭桥进行了有效控制,大大降低了锅炉被迫停用率;同时,锅炉受热面的传热系数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锅炉的经济效益。本实施例对整个电厂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档编号F23C10/18GK202109472SQ201120181328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日
发明者林雨, 王冬, 田天, 陈琼 申请人: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