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9276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风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风回收系统,常温空气进入到空气过滤器后由风机送到加热器,通过加热器的空气(150摄氏度)进入到蜂巢转轮,将蜂巢转轮干燥后在将该气体排出,在此过程当中会有一个循环,就是蜂巢转轮排出的热空气(100摄氏度)和风车输出的常温空气有一个热交换的过程,目前这个热交换是通过管道与管道进行热交换,换热面积小、换热时间短、管道与管道的热传导性能差,导致热量流失严重,热量回收不够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热风回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通过管道与管道进行热交换,换热面积小、换热时间短、管道与管道的热传导性能差,导致热量流失严重,热量回收不够充分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热风回收系统, 包括依次相连的风机、热交换管道、加热器、蜂巢转轮,所述蜂巢转轮与热交换管道相连,所述热交换管道内设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所述风机和加热器分别连在第一风道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蜂巢转轮连在第二风道的进口,所述热交换管道的第二风道内设有若干条折流板。优选的,所述第一风道由若干根铜管组成,所述若干根铜管设置在第二风道内;使第一风道能充分吸收第二风道散发出来的热量。优选的,所述铜管上设有若干翅片;进一步加强铜管与第二风道之间的换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置折流板增大热换面积、延长换热时间,充分的把热量交换出来,这样大大减少了加热器的发热量,从而达到减少加热器输入量的作用,起到了很好的节能作用,在夏季能节能8 10%,冬季能节能3 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风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风回收系统中热交换管道第二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风回收系统中热交换管道的横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风回收系统的实施例,热风回收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风机(1)、热交换管道O)、加热器(3)、蜂巢转轮G),所述蜂巢转轮(4)与热交换管道( 相连,所述热交换管道O)内设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22),所述风机(1)和加热器C3)分别连在第一风道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蜂巢转轮(4)连在第二风道0 的进口,所
3述热交换管道O)的第二风道0 内设有若干条折流板(23),将第二风道0 内形成若干节相连的S形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由若干根铜管组成,所述若干根铜管设置在第二风道0 内,所述铜管上设有若干翅片04)。进入蜂巢转轮的空气从第一风道流入,从蜂巢转轮出来的空气从第二风道0 流出,通过折流板来延长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0 热交换的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热风回收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风机(1)、热交换管道O)、加热器(3)、蜂巢转轮 G),所述蜂巢转轮(4)与热交换管道( 相连,所述热交换管道O)内设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22),所述风机(1)和加热器C3)分别连在第一风道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蜂巢转轮(4) 连在第二风道02)的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道(2)的第二风道02)内设有若干条折流板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由若干根铜管组成,所述若干根铜管设置在第二风道0 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上设有若干翅片 0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热风回收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风机、热交换管道、加热器、蜂巢转轮,所述蜂巢转轮与热交换管道相连,所述热交换管道内设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所述风机和加热器分别连在第一风道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蜂巢转轮连在第二风道的进口,所述热交换管道的第二风道内设有若干条折流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置折流板增大热换面积、延长换热时间,充分的把热量交换出来,这样大大减少了加热器的发热量,从而达到减少加热器输入量的作用,起到了很好的节能作用,在夏季能节能8~10%,冬季能节能3~5%。
文档编号F28F7/02GK202141359SQ201120253539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8日
发明者陈乐寅 申请人: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