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926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焚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垃圾中废弃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而城市垃圾的处理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现有的垃圾焚烧处理设备中,由于结构设置不合理,常常使得垃圾焚烧炉中没有充足的空气以供给燃烧,造成垃圾燃烧不充分而在焚烧炉中遗留有大块的炉渣,从而严重影响了垃圾焚烧炉的正常工作,缩短了垃圾焚烧炉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焚烧炉,本循环焚烧炉能够向焚烧炉中提供充足的空气,从而使得垃圾充分且完全的燃烧,最终使垃圾得到彻底地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焚烧炉,本循环焚烧炉包括基础框架,所述基础框架的上侧架设有依次连通的主燃烧室、副燃烧室、用于加热开水和蒸汽的主加热通道以及用于加热空气的副加热通道;所述基础框架上设有向主燃烧室的炉膛送风的一次进风室,主燃烧室的炉壁上开设有进料口 ;所述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的下端均设有排灰孔或灰斗,所述基础框架上设有与排灰孔或灰斗相连通的废弃物通道。本实用新型在主燃烧室、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的下侧设有基础框架,从而使得主、副燃烧室以及主、副加热通道均悬置架设在空中,则一次进风室便可以将充足的空气鼓入主燃烧室的炉膛中,从而使得主燃烧室中的垃圾能够充分地燃烧。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的下端均设有排灰孔或灰斗,则垃圾燃烧后的灰分和废气便可以通过设置在基础框架上的废弃物通道排出在循环焚烧炉的外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垃圾焚烧炉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得以进一步实现所述一次进风室朝向主燃烧室炉膛的送风口处设有炉底风分离器,所述炉底风分离器由若干根彼此平行排布的风管组成,风管朝向炉膛的一端设有风帽;所述炉膛的底部设有排渣管,排渣管远离炉膛的管口下端设有炉渣输送机,且排渣管朝向炉渣输送机的管口处罩设有帽盖。所述炉底风分离器将自一次进风室来的风均勻地分散开来,从而使得空气能够充足地供应到主燃烧室炉膛的每一个角落,以使得垃圾的充分燃烧;而排渣管和炉渣输送机互相配合则可以将燃烧产生的炉渣及时地排出在炉体的外侧,以保证循环焚烧炉的稳定工作;由于排渣管朝向炉渣输送机的管口处罩设有帽盖,因此排渣工作可以根据主燃烧室炉膛内的燃烧情况而间隔定时操作,也即每间隔一段时间才打开帽盖排渣,排渣完毕后关闭帽盖以等待下一次排渣,帽盖的设置能够减少主燃烧室炉膛内的热量通过排渣管向外散射,保证主燃烧室炉膛内保持有足够的燃烧温度。进一步的,所述主燃烧室炉壁的中上部设有两个二次进风口,且两个二次进风口对称地设置在主燃烧室炉壁的两侧。则当垃圾通过进料口进入主燃烧室中燃烧时,循环焚烧炉通过二次进风口向炉膛内喷入二次风,以提供垃圾在燃烧时所需要的氧气,从而确保垃圾得以充分燃烧。所述主燃烧室、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的高度均可调,也即主燃烧室、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以确保垃圾充分燃烧和垃圾燃烧后的热量能够被充分利用为标准。所述主燃烧室和副燃烧室在靠近主燃烧室顶端的炉壁处设有连通二者的上循环回绕口,所述副燃烧室位于上循环回绕口下侧的炉壁上设有逼风装置,副燃烧室在逼风装置的下侧设有灰气分离器,且副燃烧室在灰气分离器靠近主燃烧室一端的上部设有通向主燃烧室的下循环回料口,且此下循环回料口的口部设置为朝向主燃烧室炉膛的底部;所述副燃烧室位于灰气分离器下侧且靠近副燃烧室底端的炉壁处设有通向主加热通道的开口。所述逼风装置的作用也即使副燃烧室中的过风面积减少,以提高烟气在通过逼风装置处时的流速;此高速运行的烟气随即在灰气分离器的作用下产生灰、气分离,自烟气中被分离出来的大块的灰渣通过下循环回料口重新进入主燃烧室中燃烧,而烟气中的细小的灰渣则通过灰气分离器进入副燃烧室的下部空间,此细小的灰渣通过设置在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下端的排灰孔或灰斗进入废弃物通道,并通过废弃物通道进入除尘器做除尘处理。逼风装置有多种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逼风装置为自靠近主燃烧室一侧向远离主燃烧室一侧由上而下倾斜设置的逼风板,结构简单且逼风效果好。优选的,所述灰气分离器呈板状满布在副燃烧室的通道内,且板状的灰气分离器自远离主燃烧室一侧向靠近主燃烧室一侧由上而下倾斜设置,所述灰气分离器为其上满布有网孔的钢板,以有利于将烟气中的灰渣分离出来,并引导自烟气中被分离出来的大块的灰渣通过下循环回料口重新进入主燃烧室中燃烧。主加热通道可以设置为一个,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加热通道分设为并排的两个,且两个主加热通道的下端炉壁上均设有与副燃烧室相连通的开口,两个主加热通道的上端炉壁上均设有与副加热通道相连通的开口。进一步,所述主加热通道的上部设有蒸汽包。所述主加热通道中设有将主加热通道沿烟气流动方向分割为若干个隔间的隔板, 以使得主加热通道可以增设水冷壁管,以对垃圾燃烧的热量做充分利用。进一步的,所述主燃烧室、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的外侧均包覆有耐火材料,且主燃烧室、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彼此之间均设置有炉体隔离保温棉,以减少热损失和提高本循环焚烧炉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垃圾的充分燃烧,从而防止循环焚烧炉的炉内出现积灰或腐蚀等现象;同时本实用新型还确保了排灰的顺畅性,从而保证了循环焚烧炉能够安全、稳定且高效的正常运行。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1-基础框架 2-炉渣输送机 3-—次进风室 4-排渣管5-炉膛 6-风管及风帽 7-炉壳体及耐火层8-循环焚烧路线 9-下循环回料口 10-灰气分离器11-二次进风口 12-进料口 13-逼风装置 14-副燃烧室15-主燃烧室 16-上循环回绕口 17-废弃物通道18-下人孔洞 19-副燃烧室与主加热通道通风口20-主加热通道 20A-第一主加热通道 20B-第二主加热通道21-炉体隔离保温棉 22-副加热通道23-主加热通道与副加热通道通风口 24-上人孔洞25-蒸汽包 2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焚烧炉,本循环焚烧炉包括基础框架1,所述基础框架1的上侧架设有依次连通的主燃烧室15、副燃烧室14、用于加热开水和蒸汽的主加热通道20以及用于加热空气的副加热通道22 ;所述基础框架1上设有向主燃烧室15的炉膛5送风的一次进风室3,主燃烧室15的炉壁上开设有进料口 12 ;所述副燃烧室14、主加热通道20以及副加热通道22的下端均设有排灰孔或灰斗,所述基础框架1上设有与排灰孔或灰斗相连通的废弃物通道17。所述一次进风室3朝向主燃烧室炉膛5的送风口处设有炉底风分离器,所述炉底风分离器由若干根彼此平行排布的风管组成,风管朝向炉膛的一端设有风帽;所述炉膛5 的底部设有排渣管4,排渣管4远离炉膛5的管口下端设有炉渣输送机2 ;且排渣管4朝向炉渣输送机2的管口处罩设有帽盖。如图1所示,所述风管及风帽6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送风通道。所述主燃烧室15炉壁的中上部设有两个二次进风口 11,且两个二次进风口 11对称地设置在主燃烧室15炉壁的两侧。所述主燃烧室15、副燃烧室14、主加热通道20以及副加热通道22的高度均可调。所述主燃烧室15和副燃烧室14在靠近主燃烧室15顶端的炉壁处设有连通二者的上循环回绕口 16,所述副燃烧室14位于上循环回绕口 16下侧的炉壁上设有逼风装置 13,副燃烧室14在逼风装置13的下侧设有灰气分离器10,且副燃烧室14在灰气分离器10 靠近主燃烧室15 —端的上部设有通向主燃烧室15的下循环回料口 9,且此下循环回料口 9 的口部设置为朝向主燃烧室15炉膛的底部;所述副燃烧室14位于灰气分离器10下侧且靠近副燃烧室14底端的炉壁处设有通向主加热通道20的开口。优选的,所述逼风装置13为自靠近主燃烧室15 —侧向远离主燃烧室15 —侧由上而下倾斜设置的逼风板。进一步的,所述灰气分离器10呈板状满布在副燃烧室14的通道内,且板状的灰气分离器10自远离主燃烧室15 —侧向靠近主燃烧室15 —侧由上而下倾斜设置,所述灰气分离器10为其上满布有网孔的钢板。如图2所示所述主加热通道20分设为并排的两个,也即第一主加热通道20A和第二主加热通道20B,且第一、第二主加热通道20A、20B的下端炉壁上均设有与副燃烧室14相连通的开口,第一、第二主加热通道20A、20B的上端炉壁上均设有与副加热通道22相连通的开口。如图1所示,所述主燃烧室15、副燃烧室14、主加热通道20以及副加热通道22 的外侧均包覆有耐火材料,所述耐火材料也即炉壳体及耐火层7,且主燃烧室15、副燃烧室 14、主加热通道20以及副加热通道彼此之间均设置有炉体隔离保温棉21。如图1所示,所述主加热通道20的上部设有蒸汽包25。如图2所示,所述主加热通道20中设有将主加热通道20沿烟气流动方向分割为若干个隔间的隔板26,以增设水冷壁管。下面结合图1 2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当循环焚烧炉工作时,一次进风室3通过炉底风分离器3向主燃烧室 15的炉膛5内均勻地送风,垃圾从进料口 12处进入主燃烧室15内,进入主燃烧室15内的垃圾遇到炉膛5内的高温烟气并开始燃烧,此时循环焚烧炉通过二次进风口 11向炉膛5内喷入二次风,以提供垃圾在燃烧时所需要的氧气,从而确保垃圾得以充分燃烧。燃烧产生的热烟气沿着图1中所示的循环焚烧路线8上行,并通过上循环回绕口 16进入副燃烧室14中,进入副燃烧室14中的热烟气随即下行,并在通过逼风装置13时提高其流速,然后高速运行的烟气随即在灰气分离器10的作用下产生灰、气分离,自烟气中被分离出来的大块的灰渣通过下循环回料口 9重新进入主燃烧室15中燃烧,而携带有细小灰渣的烟气则通过灰气分离器10进入副燃烧室14的下部空间,此携带有细小灰渣的烟气随即如图1、2中的箭头所示通过副燃烧室与主加热通道通风口 19进入主加热通道20中, 也即进入第一主加热通道20A和第二主加热通道20B中,并沿着第一主加热通道20A、第二主加热通道20B上行后通过主加热通道与副加热通道通风口 23进入副加热通道22中,最后沿着副加热通道22下行后排出炉体或进入下游通道。携带有细小灰渣的烟气通过设置在副燃烧室14、主加热通道20以及副加热通道 22下端的排灰孔或灰斗进入废弃物通道17,并通过废弃物通道17进入除尘器做除尘处理。
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本循环焚烧炉包括基础框架(1),所述基础框架(1) 的上侧架设有依次连通的主燃烧室(15)、副燃烧室(14)、用于加热开水和蒸汽的主加热通道00)以及用于加热空气的副加热通道02);所述基础框架(1)上设有向主燃烧室(15) 的炉膛(5)送风的一次进风室(3),主燃烧室(15)的炉壁上开设有进料口(12);所述副燃烧室(14)、主加热通道OO)以及副加热通道02)的下端均设有排灰孔或灰斗,所述基础框架(1)上设有与排灰孔或灰斗相连通的废弃物通道(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进风室(3)朝向主燃烧室炉膛(5)的送风口处设有炉底风分离器,所述炉底风分离器由若干根彼此平行排布的风管组成,风管朝向炉膛的一端设有风帽;所述炉膛(5)的底部设有排渣管G),排渣管远离炉膛(5)的管口下端设有炉渣输送机O),且排渣管⑷朝向炉渣输送机(2)的管口处罩设有帽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烧室(15)炉壁的中上部设有两个二次进风口(11),且两个二次进风口(11)对称地设置在主燃烧室(1 炉壁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烧室(15)、副燃烧室 (14)、主加热通道OO)以及副加热通道0 的高度均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烧室(1 和副燃烧室(14)在靠近主燃烧室(1 顶端的炉壁处设有连通二者的上循环回绕口(16),所述副燃烧室(14)位于上循环回绕口(16)下侧的炉壁上设有逼风装置(13),副燃烧室(14)在逼风装置(1 的下侧设有灰气分离器(10),且副燃烧室(14)在灰气分离器(10)靠近主燃烧室(15)一端的上部设有通向主燃烧室(15)的下循环回料口(9),且此下循环回料口(9)的口部设置为朝向主燃烧室炉膛(5)的底部;所述副燃烧室(14)位于灰气分离器(10)下侧且靠近副燃烧室(14)底端的炉壁处设有通向主加热通道OO)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逼风装置(1 为自靠近主燃烧室(1 一侧向远离主燃烧室(1 一侧由上而下倾斜设置的逼风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气分离器(10)呈板状满布在副燃烧室(14)的通道内,且板状的灰气分离器(10)自远离主燃烧室(15) —侧向靠近主燃烧室(1 一侧由上而下倾斜设置;所述灰气分离器(10)为其上满布有网孔的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循环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热通道OO) 分设为并排的两个,且两个主加热通道OO)的下端炉壁上均设有与副燃烧室(14)相连通的开口,两个主加热通道OO)的上端炉壁上均设有与副加热通道02)相连通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循环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烧室(15)、副燃烧室(14)、主加热通道OO)以及副加热通道0 的外侧均包覆有耐火材料,且主燃烧室 (15)、副燃烧室(14)、主加热通道OO)以及副加热通道彼此之间均设置有炉体隔离保温棉 01)。
10.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循环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热通道OO) 的上部设有蒸汽包0 ;所述主加热通道OO)中设有将主加热通道OO)沿烟气流动方向分割为若干个隔间的隔板0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焚烧炉。本循环焚烧炉包括基础框架,所述基础框架的上侧架设有依次连通的主燃烧室、副燃烧室、用于加热开水和蒸汽的主加热通道以及用于加热空气的副加热通道;所述基础框架上设有向主燃烧室的炉膛送风的一次进风室,主燃烧室的炉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副燃烧室、主加热通道以及副加热通道的下端均设有排灰孔或灰斗,所述基础框架上设有与排灰孔或灰斗相连通的废弃物通道。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垃圾的充分燃烧,从而防止循环焚烧炉的炉内出现积灰或腐蚀等现象;同时本实用新型还确保了排灰的顺畅性,从而保证了循环焚烧炉能够安全、稳定且高效的正常运行。
文档编号F23G5/44GK202253667SQ20112025140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李登平 申请人:李登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