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4221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噪声治理的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有各类大型冷却塔上千座。该种冷却塔几何尺寸庞大,噪声辐射面大,声功率强,噪声级随距离的自然衰减而非常缓慢。且从平面布置上看,冷却塔一般靠近厂界,往往引起厂界环境噪声及居民敏感点噪声超标。近年来,国内外各环保机构均对这一难题做了深入研究,公知的噪声处理工艺是1、落水消能法,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冷却塔淋水降噪装置(授权公告号CN2821500),2、声屏障法,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噪声治理系统(授权公告号CN2859433),上述两种工艺降噪量有限,持续维护投入较多,不能达到最佳理想效果。3、消声器法,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降噪的消 声导流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1050945),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通风消声器(授权公告号CN201072305),该种工艺降噪量虽然较高,但对于冷却塔通风散热还存在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降噪效果差,结构要求高,装置维护投入大,对冷却塔换热影响大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的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包括冷却塔,冷却塔底部水池,所述的水池外侧设有独立基础,独立基础上通过若干立柱与横梁架设有若干消声导流片,消声导流片的上端设有顶盖板,消声导流片、顶盖板和独立基础组成一个“7”字型连续封闭结构,消声导流片包括有复合吸隔声体,复合吸隔声体外包裹有吸声无纺布,吸声无纺布外设有穿孔板,两端设有导风头。冷却塔噪声源位于该连续的封闭结构内。该装置安装在冷却塔进风口处,一方面,使得塔内向外传播的噪声通过装置的吸消声处理,降低辐射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空气换热模型,使得该装置对冷却塔的通风散热影响降到最低,几乎无影响。消声导流片组合是由若干消声导流片并列排列组成,相互之间有50-200mm的片间距,且相互由钢结构(横梁、立柱)固定,立于独立基础上,形成一个整体的圆弧型消声器结构。消声导流片片长选取1450mm及IOOOmm两种规格,除去两端导风头,有效长度为1250mm及800mm,不仅提高了消声量,也提升了装置的规模。所述装置经过组合排列后,可达到25dB(A)的降噪效果,大大降低冷却塔噪声。作为优选,所述的消声导流片的复合吸隔声体由高密度吸隔声层、低密度吸隔声层组成。低密度吸隔声层空隙率大,具有较强的吸声性能,高密度吸隔声层不仅能提高低频吸声性能,同时还能提高隔声量。作为优选,所述的消声导流片的吸声无纺布,不仅具有防水防潮功能,保护复合吸隔声体不受破坏,而且还带一定的吸声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消声导流片的镀锌穿孔板,其厚度为O. 8-1. 2mm,穿孔率为30%,孔径为3. 0-3. 4mm。使用该种规格的镀锌穿孔板,可以使得消声导流片的吸隔声作用达到最佳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消声导流片的导风头,其结构为直径200mm的半圆弧,材质为O. 8mm厚镀锌板。设计成半圆弧结构,有利于冷却塔塔内塔外空气对流。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盖板为复合吸隔声板,复合吸隔声板由外板彩钢板、内填充复合吸隔声体、内板穿孔板组合合成,内部用加强筋固定,其中内填充复合吸隔声体由吸声无 纺布包覆。原装置中顶盖板采用FC板材料,较脆易破损,使用寿命短,且隔声量不高。本次设计采用的复合吸隔声板,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及隔声性能,板内含有加强筋,不易脱落断裂,使用寿命较长,且有10 — 15dBA的降噪量,可防止噪声源从所述装置顶部向外绕射,影响整体降噪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盖板下方设有顶部框架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由槽钢([20a)和檩条C型钢(C120X50)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的相邻消声导流片之间的间距为50-200mm。作为优选,所述的复合吸隔声体的厚度为200mm,吸声无纺布规格为52g/m2。通常吸隔声体厚度取100— 300mm为宜,针对本发明的实际情况,取厚度为200mm。作为优选,所述的所有独立基础连成一体。本发明的装置安装于冷却塔水池边缘外I米处,对各个装置的立柱设立独立支撑基础(C25砼基础),基础间连成一体,形成整体结构,保持高度独立性及稳定性。不同于沿冷却塔水池壁安装,影响冷却塔水池结构,破坏稳定性。因此,本发明采用了一项简捷的噪声治理工艺,实现了对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的消声降噪,具有高降噪量、高结构稳定性、阻力系数小、结构紧凑、外观美观、维护简单、造价低等优点,解决了冷却塔噪声扰民问题,改善了职工内部工作环境。


附图I是本发明的安装平面示意 附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 附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 附图4是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 附图5是本发明中的消声导流片的一种结构示意 附图6是图5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冷却塔I、水池2、独立基础3、立柱4、横梁5、消声导流片6、顶盖板7、吸声无纺布8、穿孔板9、高密度吸隔声层10、低密度吸隔声层11、顶部框架
12、导风头13。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如图I、图2、图3、图4,包括有冷却塔1,冷却塔底部水池2,水池外侧设有独立基础3,所有独立基础连成一体。独立基础上通过若干立柱4与横梁5架设有若干消声导流片6,相邻消声导流片之间的间距为50-200mm。消声导流片的上端设有顶盖板7,顶盖板为复合吸隔声板,顶盖板下方设有顶部框架12。消声导流片、顶盖板和独立基础组成一个“7”字型连续封闭结构,如图4,消声导流片包括有复合吸隔声体,复合吸隔声体的厚度为200mm,复合吸隔声体由高密度吸隔声层10、低密度吸隔声层11组成,复合吸隔声体外包裹有吸声无纺布8,吸声无纺布规格为52g/m2。吸声无纺布外设有穿孔板9,穿孔板厚度为O. 8-1. 2mm,穿孔率为30%,孔径为
3.0-3. 4_。消声导流片的两端设有导风头13,导风头为直径200_的半圆弧结构,材质为
O.8mm厚镀锌板。 安装时,沿着冷却塔水池2外围I米处,每隔5. 04m设立高约7米立柱4 (H型钢HM200 X 150);在立柱中间约3. 5米高处安装横梁5 (H型钢HW200 X 200),在立柱顶部处安装第二根横梁,垂直于第二根横梁安装顶板支撑H型钢(HM200 X 150),H型钢一端与冷却塔混凝土墙面连接,一端超出第二根横梁800_ ;安装下层的消声导流片6,下层消声导流片完成安装后,再安装上层消声导流片6,最后在横架槽钢、檩条即顶部框架12上铺设顶盖板7,顶盖板7安装完成以后,整个消声降噪装置的安装就完成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包括冷却塔(1),冷却塔底部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池(2)外侧设有独立基础(3),独立基础上通过若干立柱(4)与横梁(5)架设有若干消声导流片(6),消声导流片的上端设有顶盖板(7),消声导流片、顶盖板和独立基础组成一个“7”字型连续封闭结构,消声导流片包括有复合吸隔声体,复合吸隔声体外包裹有吸声无纺布(8),吸声无纺布外设有穿孔板(9),两端设有导风头(1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吸隔声体由高密度吸隔声层(10)、低密度吸隔声层(11)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板(7)为复合吸隔声板,复合吸隔声板由外板彩钢板、内填充复合吸隔声体、内板穿孔板组合合成,内部用加强筋固定,其中内填充复合吸隔声体由吸声无纺布包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板(7 )下方设有顶部框架(12 )。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消声导流片(6)之间的间距为50-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吸隔声体的厚度为200mm,吸声无纺布(8)规格为52g/m2,穿孔板(9)规格为厚度O. 8-1. 2mm,穿孔率为30%,孔径3. 0-3. 4mm。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声导流片(6)的导风头(13)为直径200mm的半圆弧结构,材质为O. 8mm厚的镀锌板。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有独立基础(3)连成一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噪声治理的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降噪效果差,结构要求高,装置维护投入大,对冷却塔换热影响大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冷却塔(1),冷却塔底部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池(2)外侧设有独立基础(3),独立基础上通过若干立柱(4)与横梁(5)架设有若干消声导流片(6),消声导流片的上端设有顶盖板(7),消声导流片、顶盖板和独立基础组成一个“7”字型连续封闭结构,消声导流片包括有复合吸隔声体,复合吸隔声体外包裹有吸声无纺布(8),吸声无纺布外设有穿孔板(9),两端设有导风头(13)。
文档编号F28C1/10GK102829650SQ20121025237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
发明者胡谦, 黄怡燊, 沈吕远, 许宝勤, 赵文华, 葛佳囡, 楼振纲 申请人:浙江东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