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8104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火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ー种火盖。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厨房主要火具,普通的燃气灶,其火盖没有经过特殊设计,容易导致火焰与锅底不完全接触,热量无法充分吸收,热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火盖,解决了火焰与锅底不完全接触,热量无法充分吸收,热效率不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ー种火盖,包括底座、与该底座配合的外火盖和与底座配合的内火盖,该外火盖为呈锥形圆环状且外低内高结构的外火盖,在外火盖背面上设有绕外火盖中心轴线均匀阵列且向外辐射的条状火齿,该条状火齿的水平投影的轴线和外火盖的水平投影的半径形成夹角。进ー步,所述外火盖背面设有卡条,所述底座设有与该卡条配合的卡槽,所述外火盖和底座卡接。进ー步,所述外火盖背面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第一火焰通槽,沿着所述外火盖的周边上设有绕着所述外火盖中心轴线均匀阵列的外盖火苗出孔,该外盖火苗出孔与第一火焰通槽连通,。进ー步,所述外火盖为黄铜锻压制成的外火盖,该外火盖表面设有耐高温的外火盖有机娃涂层。进ー步,所述内火盖为呈倒钵体形状的内火盖,在内火盖侧壁上设有绕着内火盖中心轴线均匀阵列的内盖火苗出孔。进ー步,所述内火盖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火焰通槽连通的第二火焰通槽;所述内盖火苗出孔与该第二火焰通槽连通。进ー步,所述内火盖侧火苗出孔包括直径dl的至少ニ个第一内盖火苗出孔和直径d2的第二内盖火苗出孔,第二内盖火苗出孔设于相邻第一内盖火苗出孔之间的下方位置处,直径为dl和直径d2满足dl > d2。进ー步,所述内火盖为黄铜锻压制成的内火盖,该内火盖表面设有耐高温的内火
盖有机娃涂层。进一歩,所述外火盖有机硅涂层和所述内火盖有机硅涂层为能耐500 V高温的有机硅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I、采用呈锥形圆环状且外低内高的结构的外火盖,且外火盖背面设有绕外火盖中心轴线均匀阵列且向外辐射的条状火齿,该条状火齿的水平投影的轴线和外火盖的水平投影的半径形成夹角,以上结构使得燃烧的火焰形成内旋上升的火焰,火焰气流方向的改变,从而使得气流先向内再从锅底底部向外扩散,能与锅底充分接触,热量被充分吸收,达到最好的热效率。2、外火盖和内火盖为黄铜锻压制成且设有耐高温的有机硅涂层,经久耐用、质量好。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热效率高、经久耐用、外表美观、质量好且可靠性高。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 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I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图I中外火盖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I中内火盖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底座;11_卡槽;2_外火盖;21_条状火齿;22_卡条;23_外盖火苗出孔;24-外火盖背面;3_内火盖;31_内盖火苗出孔;311_第一内盖火苗出孔;312_第二内盖火苗出孔;4_第一火焰通槽;5_第二火焰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ー种火盖,包括底座、与该底座配合的外火盖和与底座配合的内火盖,该外火盖为呈锥形圆环状且外低内高结构的外火盖,在外火盖背面上设有绕外火盖中心轴线均匀阵列且向外辐射的条状火齿,该条状火齿的水平投影的轴线和外火盖的水平投影的半径形成夹角。如图I至图5所不实施例一种火盖,包括底座I、与底座I配合的外火盖2和与底座I配合的内火盖3,外火盖2与底座I之间形成第一火焰通槽4,内火盖与底座之间形成与第一火焰通槽4连通的第二火焰通槽5。外火盖2为呈锥形圆环状且外低内高的结构,在外火盖背面24上设有绕外火盖中心轴线均匀阵列且向外辐射的条状火齿21,该条状火齿21的水平投影的轴线和外火盖2的水平投影的半径形成夹角A,夹角A满足0° <A<90°。外火盖背面24还设有卡条22,底座I设有与卡条22配合的卡槽11,外火盖2和底座I卡接。沿着外火盖2的周边上设有绕着外火盖中心轴线均匀阵列的外盖火苗出孔23,外盖火苗出孔23和第一火焰通槽4连通。内火盖3呈倒钵体的结构,在内火盖3的侧壁上设有绕着内火盖中心轴线均匀阵列的内盖火苗出孔31,内盖火苗出孔31与第二火焰通槽5连通。内火盖侧火苗出孔31包括直径dl的若干个第一内盖火苗出孔311和直径d2的第二内盖火苗出孔312,第二内盖火苗出孔312设于相邻第一内盖火苗出孔311之间的下方位置处,直径为dl和直径d2满足dl > d2。本实施例中,底座I可以为一体成型制成,也可是多个构件组成。外火盖2和内火盖3为黄铜锻压制成,外火盖2和内火盖3的表面设有耐500°高温的有机硅涂层。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參见现有技术。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ー步说明,本实施例中,由于外火盖2为呈锥形圆环状且外低内高的结构, 外盖火苗出孔24设有绕外火盖中心轴线均匀阵列且向外辐射的条状火齿21,该条状火齿21的水平投影的轴线和外火盖的水平投影的半径形成夹角A,使得燃烧的火焰形成内旋上升的火焰,火焰气流方向的改变,从而使得气流先向内再从锅底底部向外扩散,能与锅底充分接触,热量被充分吸收,达到最好的热效率。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权利要求1.一种火盖,包括底座、与该底座配合的外火盖和与底座配合的内火盖,其特征在于该外火盖为呈锥形圆环状且外低内高结构的外火盖,在外火盖背面上设有绕外火盖中心轴线均匀阵列且向外辐射的条状火齿,该条状火齿的水平投影的轴线和外火盖的水平投影的半径形成夹角。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火盖背面设有卡条,所述底座设有与该卡条配合的卡槽,所述外火盖和底座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火盖背面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第一火焰通槽,沿着所述外火盖的周边上设有绕着所述外火盖中心轴线均匀阵列的外盖火苗出孔,该外盖火苗出孔与第一火焰通槽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火盖为黄铜锻压制成的外火盖,该外火盖表面设有耐高温的外火盖有机硅涂层。
5.如权利要求I至4任意一项所述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为呈倒钵体形状的内火盖,在内火盖侧壁上设有绕着内火盖中心轴线均匀阵列的内盖火苗出孔。
6.如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火焰通槽连通的第二火焰通槽;所述内盖火苗出孔与该第二火焰通槽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侧火苗出孔包括直径dl的至少二个第一内盖火苗出孔和直径d2的第二内盖火苗出孔,第二内盖火苗出孔设于相邻第一内盖火苗出孔之间的下方位置处,直径为dl和直径d2满足dl > d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为黄铜锻压制成的内火盖,该内火盖表面设有耐高温的内火盖有机硅涂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火盖有机硅涂层和所述内火盖有机硅涂层为能耐500°C高温的有机硅涂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盖,包括底座、与该底座配合的外火盖和与底座配合的内火盖,该外火盖为呈锥形圆环状且外低内高结构的外火盖,在外火盖背面上设有绕外火盖中心轴线均匀阵列且向外辐射的条状火齿,该条状火齿的水平投影的轴线和外火盖的水平投影的半径形成夹角。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热效率高、经久耐用、外表美观、质量好且可靠性高。
文档编号F23D14/84GK202581337SQ2012202333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1日
发明者李鲜明 申请人:中山市威怡美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