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换器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813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换器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的热交换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换器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燃气冷凝热水器的热交换器主要包括相互接设的第一换热室和第二换热室,第二换热室的下室壁上开有导通第一换热室的烟气孔;第一换热室和第二换热室内分别蛇形布设有换热管。冷水依次流经第一换热室和第二换热室内的换热管进 行两次换热形成热水,然后供使用者使用。但是,这种热交换器在第二换热室的内部会产生带有强酸性的冷凝水,由于传统的一体冷凝热水器无法顺利排出冷凝水,冷凝水腐蚀热水器的第一换热室、燃烧器、阀体等部件,严重影响了一体冷凝热水器的使用寿命。而分体式冷凝热水器虽然能够处理冷凝水,但分体式冷凝热水器的热效率无法达到一体式冷凝热水器的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冷凝水从第二换热室进入下面的第一换热室内且具有高热效率的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换器改进结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换器改进结构,包括第一换热室和第二换热室,第二换热室的下室壁上开有导通第一换热室的烟气孔;第二换热室内蛇形布设有换热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室内的导烟板和多个挡烟板,导烟板罩设在上述烟气孔处,各挡烟板分别设置在上述换热管外形成迷宫式的烟道;所述第二换热室的下室壁上开有直接排出冷凝水的排水孔,且所述第二换热室的下室壁和上述导烟板分别向上述排水孔倾斜设置。所述下室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5-30度。所述导烟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5-30度。所述挡烟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5-30度。所述烟气孔的孔壁向内翻折形成遮挡冷凝水的折边。所述第二换热室的下室壁下沉形成漏斗部,此漏斗部处设置所述排水孔。所述换热管采用波纹管结构。所述排水孔处连接有冷凝水中和器。所述下室壁下接设有集烟罩,此集烟罩向所述排水孔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0. 5-30 度。所述集烟罩与所述下室壁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换器改进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作时,高温烟气在第一换热室进行第一次换热后通过第二换热室的下室壁上的烟气孔进入第二换热室内,并从底部向上流动,经过导烟板阻流后分别向四周扩散,然后进入换热管所在区域进行换热;换热管之间设置的挡烟板可以起着阻流的作用,高温烟气通过迷宫式的烟道可以延长高温烟气与换热管的换热时间,提高热转换率;在热转换的同时,烟气温度降到露点以下,产生冷凝水,冷凝水从上而下滴落到导烟板和第二换热室的下室壁上,冷凝水沿着倾斜设置的挡烟板、导烟板最终滴落在下室壁上并通过排水孔直接排出第二换热室外;冷水依次流经第一换热室和第二换热室内的换热管进行两次换热形成热水,然后供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热效率的前提下,能够防止冷凝水进入第一换热室并完全排出冷凝水,从而防止冷凝水进入第一换热室内并对第一换热室内的燃烧器等部件造成腐蚀,延长燃气热水器的使用寿命;
二、由于第二换热室的下室壁向排水孔倾斜0.5-30度角,热交换器内部产生的冷凝水很容易汇集并流入排水孔内,最后从排水孔流出;三、热交换器内部的冷凝水通过排水孔进入冷凝水中和器中和后再排出,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换器改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换热室I第二换热室2下室壁20排水孔21漏斗部22换热管3导烟板4挡烟板5集烟罩6密封圈I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如图I所示,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换器改进结构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换器改进结构,包括第一换热室I、第二换热室2、换热管3、导烟板4和挡烟板5。第一换热室I和第二换热室2相互接设,第二换热室2的下室壁20上开有导通第一换热室I的烟气孔。换热管3可采用波纹管结构,换热管3蛇形布设在第二换热室2内,第一换热室I内也蛇形布设有换热管。第二换热室2的下室壁20上开有排水孔21,冷凝水通过排水孔21直接排出第二换热室外2,另外,排水孔21处还可连接冷凝水中和器。其中,第一换热室I、第二换热室2、换热管3和上述冷凝水中和器分别采用现有结构,作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导烟板4和多个挡烟板5分别设置在第二换热室2内,导烟板4罩设在上述烟气孔处,防止冷凝水落入第一换热室I内。各挡烟板5分别设置在换热管3外形成迷宫式的烟道。第二换热室2的下室壁20、导烟板4和挡烟板5分别向排水孔21倾斜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下室壁20、导烟板4和下室壁20分别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5-30度,例如2. 5度,另外,下室壁20上的上述烟气孔的孔壁向内翻折形成折边,通过此折边可防止下室壁20上的冷凝水流入第一换热室I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下室壁20下面设有集烟罩6,集烟罩6向排水孔21倾斜设置,较佳地集烟罩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5-30度,与下室壁20保持一致;较佳地,集烟罩6与下室壁20的底表面贴合处安装有密封圈7,用以提高密封性能,防止冷凝水从第二换热室2进入第一换热室I。另外,下室壁20下沉形成漏斗部22,漏斗部22处设置排水孔21,这样便于收集并完全排出冷凝水。工作时,高温烟气在第一换热室I进行第一次换热后,先通过集烟罩6,再次进入第二换热室2内并从底部向上流动,经过导烟板4阻流后,分别向四周扩散,然后进入换热管3所在区域进行换热;换热管3之间设置的挡烟板4可以起着阻流的 作用,高温烟气通过迷宫式的烟道可以延长高温烟气与换热管3的换热时间,提高热转换率。在热转换的同时,烟气温度降到露点以下,产生冷凝水,冷凝水从上而下滴落到导烟板4和第二换热室2的下室壁20上,冷凝水沿着倾斜设置的挡烟板5、导烟板4最终滴落在下室壁20上并通过排水孔21完全排出。冷水依次流经第一换热室I和第二换热室2内的换热管进行两次换热形成热水,然后供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热效率的前提下,能够防止冷凝水进入第一换热室I并完全排出冷凝水,从而防止冷凝水进入第一换热室I并对第一换热室I内的燃烧器等部件造成腐蚀,延长燃气热水器的使用寿命。由于下室壁20、导烟板4和下室壁20分别与水平面形成
0.5-30度的夹角,热交换器内部产生的冷凝水很容易汇集并通过排水孔21进入冷凝水中和器中和后再排出,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换器改进结构,包括第一换热室和第二换热室,第二换热室的下室壁上开有导通第一换热室的烟气孔;第二换热室内蛇形布设有换热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室内的导烟板和多个挡烟板,导烟板罩设在上述烟气孔处,各挡烟板分别设置在上述换热管外形成迷宮式的烟道;所述第二换热室的下室壁上开有直接排出冷凝水的排水孔,且所述第二换热室的下室壁和上述导烟板分别向上述排水孔倾斜设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換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室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O. 5-30度。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換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O. 5-30度。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換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烟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O. 5-30度。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換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孔的孔壁向内翻折形成遮挡冷凝水的折边。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換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室的下室壁下沉形成漏斗部,此漏斗部处设置所述排水孔。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換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采用波纹管结构。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換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处连接有冷凝水中和器。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換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室壁下接设有集烟罩,此集烟罩向所述排水孔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O. 5-30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換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与所述下室壁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水器的冷凝二次热交换器改进结构,包括第一换热室和第二换热室,第二换热室下室壁上开有烟气孔;第二换热室内蛇形布设有换热管,还包括设第二换热室内的导烟板和挡烟板,导烟板罩设在烟气孔处,挡烟板设在换热管外形成迷宫式的烟道;下室壁上开有直接排出冷凝水的排水孔,第二换热室的下室壁和导烟板向排水孔倾斜。采用本实用新型,高温烟气通过烟气孔进入第二换热室并向上流动,经导烟板阻流后向四周扩散进入换热管区域换热,能延长换热时间,提高热转换率;热转换产生的冷凝水从上而下滴落到导烟板和下室壁上经排水孔排出;在保证热效率的同时排出冷凝水,避免对热交换器造成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8F17/00GK202613767SQ2012202363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
发明者林友金, 葛风雷, 梁中华, 招文燕 申请人:本科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