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片及含有该板式换热片的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016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式换热片及含有该板式换热片的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板式换热片及该板式换热片组成的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换热器制造企业在制造换热片 主要是将胶垫使用胶水的方式粘接在换热片上,在使用胶水粘接时,需要使用特殊胶种进行粘接,费时且成本高,另外更换费时,不易频繁拆装。有的解决方法是将胶垫通过搭扣式安装在换热片上,安装拆装方便,但是由于搭扣点外置,易局部老化破坏,且角孔局部压损增加,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大多数换热片采用对称人字形波纹形式,波纹峰谷为点状接触或线状接触,换热片在遇压力频繁骤变时,有变形隐患。换热片的导轨支撑定位均采用多点定位方式,当片数越多时,会产生偏移,影响整体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换热性能好的板式换热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板式换热片,包括换热片本体及胶垫,所述换热片本体周边具有密封槽,所述胶垫设置于该密封槽内,其中,在所述胶垫外边缘具有若干定位块,在该定位块对应的换热片本体上具有与该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在该定位槽上设定位孔,所述定位块上具有与所述定位孔对应扣接的定位柱;所述胶垫在该换热片本体上的非接触端呈凸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非接触端的截面呈等腰梯形形状;在所述换热片本体的边缘具有位置相对称的悬挂孔,该悬挂孔为一圆周长大于1/2圆周的非封闭式圆孔;所述换热片本体上包括均匀设置的呈对称人字形波纹的换热区、设于换热片本体上的进出口周边的且沿该进出口径向均匀辐射设置的分流区、连接过渡该换热区与分流区的且呈交叉波纹状的导流区;所述导流区、换热区上的波纹状结构的波峰呈圆弧状。本板式换热片通过按扣式连接方式来连接胶垫与板式换热片本体,较之传统的粘胶式连接,安装拆卸更方便快捷,定位更牢固,使用寿命长,且环保;所述胶垫在换热片本体的非接触端呈凸型结构,使得在组装多片板式换热片时,相邻板式换热片之间的胶垫能紧密连接,密封性能更好;对于换热片本体上的悬挂孔采取圆周长大于1/2圆周的非封闭式圆孔,其与导轨纵横双向约束定位,定位更精确,不偏移;通过对换热片本体上的分流区、导流区、换热区合理波纹化设计,尽可能减少进口部位的压损,同时将波纹的波峰设计成圆弧形,增强相邻板式换热片紧邻时的承压能力,减小局部变形及应力集中的情形。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其包括若干片前述板式换热片,所述若干板式换热片之间依次紧邻且相邻板式换热片背向设置,其中,相邻板式换热片之间的导流区、换热区上的波峰对应紧邻且呈面接触状态;相邻板式换热片之间的胶垫上的凸型结构对应紧邻。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若干紧邻板式换热片两端的压紧板,在该两压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板式换热片上的进出口相对应的孔口 ;在所述两压紧板上贯穿设置有导轨,该导轨穿设于所述板式换热片的悬挂孔上;在所述两压紧板上设置有紧固其之间的若干板式换热片的紧固杆。通过相邻板式换热片之间的波峰面接触、胶垫之间的凸型接触、导轨与非封闭式圆孔之间的纵横双向定位方面的改进,使得本板式换热器换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中板式换热片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I中P部分的拆分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I中胶垫的截面放大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中板式换热器的简略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相邻板式换热片之间的波峰紧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如图I至图3、图5所述的板式换热片包括换热片本体100及胶垫105,所述换热片本体100周边具有密封槽,所述胶垫105设置于该密封槽内,其中,在所述胶垫105外边缘具有若干定位块105-1,在该定位块105-1对应的换热片本体100上具有与该定位块105-1相匹配的定位槽20,在该定位槽20上设定位孔22,所述定位块105-1上具有与所述定位孔22对应扣接的定位柱105-3 ;所述胶垫105在该换热片本体100上的非接触端呈凸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胶垫105与换热片本体100之间的连接是以胶垫100镶入密封槽内,并以定位块105-1与定位槽20上对应的定位柱105-3与定位孔22之间按扣式扣接,两者结合实现的。较之传统的粘胶式连接,本板式换热片安装拆卸方便快捷,定位更牢固,使用寿命更长,且不需要中间的特殊胶,使用环保,成本低;较之传统的搭扣式连接,本板式换热片避免了搭扣外接局部老化、角孔局部压损增加等不利因素。在胶垫105上的定位块105-1的设置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形而定。相互扣接的定位柱105-3与定位孔22之间的截面形状可为菱形、椭圆形等,本例采用常见的圆形。对于胶垫105的形状,其分为下部与换热片本体100上的密封槽接触的接触端、在换热片本体100之上的非接触端105-6的上部,具体如图3,该接触端的截面形状根据密封槽的截面形状而定,如本例中采用的倒燕尾形,胶垫105的下底面105-4与密封槽的底面紧密接触,而胶垫105的下侧面105-5分别与密封槽的两内侧壁紧密接触。所述胶垫105的非接触端105-6的截面呈等腰梯形形状,当然,也可以为凸弧型等其它的凸型结构。主要是为了使得板式换热片在组装成板式换热器时,相邻板式换热片之间的凸型结构相互挤压密封连接,避免出现泄漏从而影响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增加整个换热器的密封性。在所述换热片本体100的边缘具有位置相对称的悬挂孔106,该悬挂孔106为一圆周长大于1/2圆周的非封闭式圆孔。该悬挂孔106主要是为了板式换热片在组装成换热器时纵向、竖向定位该板式换热片用,传统的换热器在换热片两端采用多点定位,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当换热片片数较多时,会产生偏移,从而影响相邻间的换热片的密封连接及换热传递。以本图例中将悬挂 孔106设于板式换热片两端为例,通过悬挂孔106定位,由于其圆周长大于1/2圆周,该悬挂孔106上的相对的一组象限点主要起纵向定位,而另一个象限点及悬挂孔106上超过两相对象限点的圆周相结合实现竖向定位,通过该双向约束定位,也可以说是环线接触式定位,定位更精确,不易产生偏移。所述换热片本体100上包括均匀设置的呈对称人字形波纹的换热区104、设于换热片本体100上的进出口 101周边的且沿该进出口 101径向均匀辐射设置的分流区102、连接过渡该换热区104与分流区102的且呈均匀交叉波纹状的导流区103。所述分流区102、导流区103、换热区104均是以连续波峰波谷进行设置,对于分流区102上的径向均匀辐射设置可以使得分流更流畅,尽可能减小进口部位的压损。对于换热区104的对称人字形波纹,如为高角度,即是人字形的角度大,会具有较高的传热能力及较高的压力降,如通过换热区104由全高角度人字形组合,可用于对传热性能要求较高,而许可压损较大的场合;如为第角度,即人字形的角度小,具有较低的压力降,用于对压降要求较高的场合,而许可压损较大的场合;同时也可以将高角度与低角度相结合,根据具体而定,来使热效率和压降匹配更精确,更贴合于实际工况要求。所述导流区103、换热区104上的波纹状结构的波峰1040呈圆弧状。主要是在多片板式换热片组装成换热器时,通过将该波峰1040设计成圆弧状,使得相邻板式换热片之间的波峰1040通过挤压呈面接触式,从而减小波谷流动死区,增强承压,减小局部变形及应力集中的情形发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前述若干片的板式换热片10,见图4,所述若干板式换热片10之间依次紧邻且相邻板式换热片10背向设置,其中,相邻板式换热片10之间的导流区103、换热区104上的波峰1040对应紧邻且呈面接触状态;相邻板式换热片10之间的胶垫105上的凸型结构对应紧邻。所述的板式换热器通过设置在若干紧邻板式换热片10两端的压紧板11、12压紧,该压紧板11、12分为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所述两压紧板11、12之间通过贯穿在两压紧板11、12上的压紧杆14固连,通过拧紧压紧杆14两端的螺栓,即可将两压紧板11、12之间的板式换热片10进行压紧,以保证相邻板式换热片10之间的导流区103、换热区104上的波峰1040紧密相邻并呈面接触状态,及相邻板式换热片10之间的胶垫105相互挤压紧密密封连接,以实现良好的换热效果。在所述两压紧板11、12上设置有与所述板式换热片10上的进出口 101相对应的孔口 ;在所述两压紧板11、12上贯穿设置有导轨13,该导轨13穿设于所述板式换热片的悬挂孔106上,通过该悬挂孔106对导轨13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实现对板式换热片10的双向约束定位,定位精确,不偏移。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板式换热片,包括换热片本体及胶垫,所述换热片本体周边具有密封槽,所述胶垫设置于该密封槽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胶垫外边缘具有若干定位块,在该定位块对应的换热片本体上具有与该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在该定位槽上设定位孔,所述定位块上具有与所述定位孔对应扣接的定位柱;所述胶垫在该换热片本体上的非接触端呈凸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板式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端的截面呈等腰梯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板式换热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片本体的边缘具有位置相对称的悬挂孔,该悬挂孔为一圆周长大于1/2圆周的非封闭式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板式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本体上包括均匀设置的呈对称人字形波纹的换热区、设于换热片本体上的进出口周边的且沿该进出口径向均匀辐射设置的分流区、连接过渡该换热区与分流区的且呈均匀交叉波纹状的导流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区、换热区上的波纹状结构的波峰呈圆弧状。
6.—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片如权利要求I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板式换热片,所述若干板式换热片之间依次紧邻且相邻板式换热片背向设置,其中,相邻板式换热片之间的导流区、换热区上的波峰对应紧邻且呈面接触状态;相邻板式换热片之间的胶垫上的凸型结构对应紧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若干紧邻板式换热片两端的压紧板,在该两压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板式换热片上的进出口相对应的孔口 ;在所述两压紧板上贯穿设置有导轨,该导轨穿设于所述板式换热片的悬挂孔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压紧板上设置有紧固其之间的若干板式换热片的紧固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片,包括换热片本体及胶垫,所述换热片本体周边具有密封槽,所述胶垫设置于该密封槽内,其中,在胶垫外边缘具有若干定位块,在该定位块对应的换热片本体上具有与该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在该定位槽上设定位孔,所述定位块上具有与定位孔对应扣接的定位柱;所述胶垫在该换热片本体上的非接触端呈凸型结构。并公开了一种由该板式换热片组成的板式换热器,其包括若干前述板式换热片,所述若干板式换热片之间依次紧邻且相邻板式换热片背向设置,其中,相邻板式换热片之间的导流区、换热区上的波峰对应紧邻且呈面接触状态;相邻板式换热片之间的胶垫上的凸型结构对应紧邻。换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F28F9/26GK202793135SQ20122040723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
发明者杨西诚 申请人:西安宏腾冷暖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