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煤燃烧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2384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粉煤燃烧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浙青混合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煤燃烧筒。
背景技术
燃烧筒是浙青搅拌站等建材工业常见的设备,主要用于点燃或燃烧燃料,以便将点燃的燃料或燃烧的热量输送到后续工段,提供后续工作作业所需要的热量,使用煤炭作为燃料相比较石油可以大幅地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煤炭燃烧性能不及石油,因此容易沉积而造成燃烧不完全。为了提高煤炭的燃烧性能,一方面需要将煤炭粉碎制成煤粉,增大燃料与助燃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燃烧性能,另一方面需要对燃烧桶进行改进,以避免煤粉的沉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煤燃烧筒,可以有效避免煤粉的沉积,从而使煤粉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不需要定期进行传统的清理烧筒内沉积燃料的作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粉煤燃烧筒,包括筒体、动力系统、扬料系统;所述筒体左端为进料口,右端为出料口,出料口连接干燥筒;所述动力系统位于所述筒体外且包括电机、传动齿轮、主动齿轮,所述电机带动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同轴同步转动;所述扬料系统包括从动齿轮、固定杆、转轴、扇叶,所述转轴和扇叶位于所述筒体内,所述从动齿轮直径大于所述筒体直径并与主动齿轮咬合,所述固定杆为多根并中心对称设置,每根固定连接转轴和从动齿轮,所述扇叶为多片并中心对称设置,每片固定连接在转轴上。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粉煤燃烧筒,所述扇叶的直径与所述筒体内径一致。本文所述扇叶的直径是指扇叶旋转一周时边缘运动轨迹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扇叶的直径与所述筒体内径一致能够充分扬起沉积的燃料。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粉煤燃烧筒,所述扇叶叶面设置有若干漏孔。设置漏孔使扇叶上的燃料煤粉可以透过扇叶并撒开,从而实现分散煤粉、提高煤粉与空气接触面积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粉煤燃烧筒,所述扇叶为弯曲形状。弯曲形状的扇叶更有利于带起沉积的煤粉燃料。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粉煤燃烧筒,还包括助燃系统;所述助燃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筒体左端的风机。风机一方面可以提供充足的助燃气,以实现助燃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扬料,此外还可以将燃烧筒内的火焰和热量更充分地向干燥筒内输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粉煤燃烧筒,可以有效避免煤粉的沉积,从而使煤粉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不需要定期进行传统的清理烧筒内沉积燃料的作业,且还可以实现分散煤粉、提高煤粉与空气接触面积、提供充足的助燃气、将燃烧筒内的火焰和热量更充分地向干燥筒内输送等目的。
图1,粉煤燃烧筒结构示意图;图2,扇叶附近结构示意图;图3,改进的扇叶附近结构示意图。I为从动齿轮,2为扇叶,3为转轴,4为主动齿轮,5为电机,6为传动齿轮,7为风机,8为干燥筒,9为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一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粉煤燃烧筒,包括筒体、动力系统、扬料系统;所述筒体左端为进料口,右端为出料口,出料口连接干燥筒8 ;所述动力系统位于所述筒体外且包括电机5、传动齿轮6、主动齿轮4,所述电机5带动传动齿轮6,所述传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4同轴同步转动;所述扬料系统包括从动齿轮1、固定杆9、转轴3、扇叶2,所述转轴3和扇叶2位于所述筒体内,所述从动齿轮I直径大于所述筒体直径并与主动齿轮4咬合,所述固定杆9为多根并中心对称设置,每根固定连接转轴3和从动齿轮1,所述扇叶2为多片并中心对称设置,每片固定连接在转轴3上。电机5启动后,扬料系统开始旋转工作,煤粉不断地被扬起并燃烧,使煤粉在燃烧筒内的分散更为均匀,点燃后的煤粉和煤粉燃烧产生的火焰,通过固定杆9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干燥筒8中,从而为后续工段供热。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叶2的直径与所述筒体内径一致。煤粉分布在各扇叶2切割筒体内部空间所形成的各局部空间内,在各局部空间内进行翻转扬料。所述扇叶2叶面设置有若干漏孔。各局部空间内的煤粉通过漏孔落下,分散在筒体空间内与空气充分地接触并燃烧。所述的粉煤燃烧筒,还包括助燃系统;所述助燃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筒体左端的风机7。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叶2还可以为弯曲形状。上文所述的粉煤燃烧筒,可以有效避免煤粉的沉积,从而使煤粉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不需要定期进行传统的清理烧筒内沉积燃料的作业,且还可以实现分散煤粉、提高煤粉与空气接触面积、提供充足的助燃气、将燃烧筒内的火焰和热量更充分地向干燥筒内输送等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粉煤燃烧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动力系统、扬料系统;所述筒体左端为进料口,右端为出料口,出料口连接干燥筒(8);所述动力系统位于所述筒体外且包括电机(5 )、传动齿轮(6 )、主动齿轮(4 ),所述电机(5 )带动传动齿轮(6 ),所述传动齿轮(6 )与主动齿轮(4)同轴同步转动;所述扬料系统包括从动齿轮(I)、固定杆(9)、转轴(3)、扇叶(2),所述转轴(3 )和扇叶(2 )位于所述筒体内,所述从动齿轮(I)直径大于所述筒体直径并与主动齿轮(4)咬合,所述固定杆(9)为多根并中心对称设置,每根固定连接转轴(3)和从动齿轮(I ),所述扇叶(2 )为多片并中心对称设置,每片固定连接在转轴(3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燃烧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2)的直径与所述筒体内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煤燃烧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2)叶面设置有若干漏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燃烧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2)为弯曲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燃烧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燃系统;所述助燃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筒体左端的风机(7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煤燃烧筒,包括筒体、动力系统、扬料系统;所述筒体左端为进料口,右端为出料口,出料口连接干燥筒(8);所述动力系统位于所述筒体外包括电机(5)、传动齿轮(6)、主动齿轮(4),所述电机(5)带动传动齿轮(6),所述传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4)同轴同步转动;所述扬料系统包括从动齿轮(1)、固定杆(9)、转轴(3)、扇叶(2),所述转轴(3)和扇叶(2)位于所述筒体内,所述从动齿轮(1)直径大于所述筒体直径并与主动齿轮(4)咬合,所述固定杆(9)为多根并中心对称设置,每根固定连接转轴(3)和从动齿轮(1),所述扇叶(2)为多片并中心对称设置,每片固定连接在转轴(3)上。可以避免煤粉的沉积,使煤粉充分燃烧,提高燃料利用率,不需要定期清理燃烧筒内沉积的燃料。
文档编号F23D1/00GK203010589SQ2012206379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谢丽生, 方恒军 申请人:芜湖鼎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