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774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包括围成供水流通过的换热空间的内筒和外筒,所述换热空间内缠绕有串联连接且呈内、外双层结构的内钛管和外钛管,所述内钛管靠近内筒,所述外钛管靠近外筒,所述外钛管与内钛管之间形成过水间隙。本实用新型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双层结构且串联连接的内钛管和外钛管,减小了换热间隙,保证钛管与水流换热更加充分,增强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因此可以将钛管的制造长度缩短,使得外筒和内筒的长度也相应减小,减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也方便了后期装配。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换热器领域。
【专利说明】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由于钛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所以用高纯度的钛制作的热交换器广泛应用于泳池热泵、海鲜机和海水源热泵等具有腐蚀性水源的机器中。
[0003]目前的钛管换热器一般均由外筒和内筒构成,外筒与内筒之间的换热空间内仅缠绕有单层钛管,致使换热间隙大,无法保证钛管与水流的充分换热。同时,为了保证换热效率,钛管会做的很长,从而增加了内筒和外筒的高度,不利于后期的装配,也增加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该换热器不仅保证换热效果,还有利于装配和节约设备的制造成本。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包括围成供水流通过的换热空间的内筒和外筒,所述换热空间内缠绕有串联连接且呈内、外双层结构的内钛管和外钛管,所述内钛管靠近内筒,所述外钛管靠近外筒,所述外钛管与内钛管之间形成过水间隙。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钛管呈螺旋状交错缠绕。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钛管之间形成与螺旋方向相同的空隙,所述空隙中设有隔离条。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条的头部伸入过水间隙中,所述隔离条的尾部与外筒相靠。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条的头部设有外凸起,相邻隔离条的外凸起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外钛管的管径。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钛管呈螺旋状交错缠绕。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钛管及内钛管的管径范围为9?10mm。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双层结构且串联连接的内钛管和外钛管,减小了换热间隙,保证钛管与水流换热更加充分,增强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因此可以将钛管的制造长度缩短,使得外筒和内筒的长度也相应减小,减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也方便了后期装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设置有冷媒出口 6和冷媒入口,换热器本体右侧的上部设有出水口 7,下侧设有进水口 8。换热器本体内部设有内筒I和外筒2,内筒I与外筒2之间围成供水流通过的换热空间,换热空间连通出水口 7和进水口 8。换热空间内缠绕有呈内、外双层结构的内钛管3和外钛管4,内钛管3与外钛管4串联连接,使冷媒必须全部通过内钛管3与外钛管4。上述的串联连接有两种方式,一是内钛管3的入口连接外钛管4的出口,内钛管3的出口形成冷媒出口6,外钛管4的入口形成冷媒入口 ;二是外钛管4的入口连接内钛管3的出口,内钛管3的入口形成冷媒入口,外钛管4的出口形成冷媒出口 6。其中,内钛管3靠近内筒I,外钛管4靠近外筒2,外钛管4与内钛管3之间形成过水间隙。
[0018]由上述结构可知,串联的双层钛管结构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冷媒的热量,减小了换热间隙,极大增强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与需要达到相同换热效果的单根钛管结构的换热器相比,大大减少了钛管的高度,进而缩短了内筒1、外筒2和换热器本体的高度,从而节约了制造成本,也有利于安装。
[0019]在本实施例中,外钛管4和内钛管3均呈螺旋状交错缠绕。外钛管4之间形成与螺旋方向相同的空隙,空隙中设有隔离条5,如图2所示。隔离条5的作用在于避免外钛管4间、外钛管4与内钛管3之间因水流冲击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碰撞和磨损。
[0020]优选的,隔离条5的尾部靠近外筒2并接有沿外筒2轴向的隔离板9,该隔离板9在外钛管4与外筒2之间,防止两者的碰撞。隔离条5的头部伸入过水间隙中,且伸入的长度至少应挡住过水间隙的一半宽度,这样一来,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水流,减小了水流的速度,增加水流在换热空间内的换热停留时间,保证了换热的均匀性,使得换热更充分。
[0021]隔离条5的头部设有外凸起51,相邻隔离条5的外凸起51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外钛管4的管径,使得相邻的外凸起51卡住钛管,防止外钛管4向左、向右的位移过度。该外凸起51的前端为梯形结构,设有两个安装斜面,使得其装入外钛管4时更方便。
[0022]优选的,外钛管4及内钛管3的管径范围为9?10mm,与传统技术中普遍使用的Φ 12.7钛管规格相比,有效提升了单位管长的换热效果,同时,减小了钛管的管径,降低了成本。
[0023]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权利要求】
1.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包括围成供水流通过的换热空间的内筒(I)和外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空间内缠绕有串联连接且呈内、外双层结构的内钛管(3)和外钛管(4),所述内钛管(3)靠近内筒(I),所述外钛管⑷靠近外筒(2),所述外钛管(4)与内钛管(3)之间形成过水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钛管(4)呈螺旋状交错缠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钛管(4)之间形成与螺旋方向相同的空隙,所述空隙中设有隔离条(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条(5)的头部伸入过水间隙中,所述隔离条(5)的尾部与外筒(2)相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条(5)的头部设有外凸起(51),相邻隔离条(5)的外凸起(51)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外钛管⑷的管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钛管(3)呈螺旋状交错缠绕。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串联式钛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钛管⑷及内钛管⑶的管径范围为9?10mm。
【文档编号】F28F1/00GK203550684SQ201320624185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0日
【发明者】王星, 刘杨 申请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