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大行程管壳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0910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大行程管壳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改进的大行程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两端分别开有热流体进口和热流体出口,壳体顶部靠近热流体出口端设有冷流体进口,壳体顶部靠近热流体进口端设有冷流体出口,热流体进口和热流体出口端之间的壳体内依次设有多个旋流结构、换热管和换热组件,换热管上设有多个旋流节。本发明的热流体从壳体的一端进去,另一端出去,而冷流体正好逆向碰撞,增加了接触面积,增加了热交换的行程量,提高了两种流体的接触时间。
【专利说明】改进的大行程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大行程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管壳式换热器的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 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换 热率低的大部分原因是两种流体没有充分的时间接触,换热行程短。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 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率高的改进的大行程管壳式换热器。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改进的大行程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开有热流体进口和热流体 出口,所述壳体顶部靠近热流体出口端设有冷流体进口,所述壳体顶部靠近热流体进口端 设有冷流体出口,所述热流体进口和热流体出口端之间的壳体内依次设有多个旋流结构、 换热管和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管上设有多个旋流节。
[0005] 所述旋流结构包括旋流板,所述旋流板上开有滤孔,所述旋流板中间开有安装转 轴的轴孔,所述转轴由电机带动。
[0006] 所述换热管靠近旋流结构处形成一个扩展口。
[0007] 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保温箱和设于保温箱内的换热盘管。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热流体从壳体的一端进去,另一端出去,而冷流体正 好逆向碰撞,增加了接触面积,增加了热交换的行程量,提高了两种流体的接触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发明的旋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其中:1、壳体,2、热流体进口,3、热流体出口,4、冷流体进口,5、冷流体出口,6、换 热管,7、旋流节,8、旋流板,9、滤孔,10、轴孔,11、转轴,12、电机,13、扩展口,14、保温箱,15、 换热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 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3]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改进的大行程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两端分别开 有热流体进口 2和热流体出口 3,壳体1顶部靠近热流体出口 3端设有冷流体进口 4,壳体 1顶部靠近热流体进口 2端设有冷流体出口 5,热流体进口 2和热流体出口 3端之间的壳体 1内依次设有多个旋流结构、换热管6和换热组件,换热管6上设有多个旋流节7,能将流体 不断的回旋,增加换热时间。
[0014] 图2所示,旋流结构包括旋流板8,旋流板8上开有滤孔9,旋流板8中间开有安装 转轴11的轴孔10,转轴11由电机12带动。电机12带动轴转动,旋流板8随之转动,热流 体通过旋流板8流动起来。
[0015] 换热管6靠近旋流结构处形成一个扩展口 13。流体从热流体进口进去,经过旋流 结构后直奔扩展口 13,进入换热管6进行换热。
[0016] 换热组件包括保温箱14和设于保温箱14内的换热盘管15,再次换热,并且进行保 温,减少热散失。
[0017] 本发明的热流体从壳体1的一端进去,另一端出去,而冷流体正好逆向碰撞,增加 了接触面积,增加了热交换的行程量,提高了两种流体的接触时间。
【权利要求】
1. 改进的大行程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开有热流 体进口和热流体出口,所述壳体顶部靠近热流体出口端设有冷流体进口,所述壳体顶部靠 近热流体进口端设有冷流体出口,所述热流体进口和热流体出口端之间的壳体内依次设有 多个旋流结构、换热管和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管上设有多个旋流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大行程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结构包 括旋流板,所述旋流板上开有滤孔,所述旋流板中间开有安装转轴的轴孔,所述转轴由电机 带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大行程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靠近 旋流结构处形成一个扩展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大行程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 括保温箱和设于保温箱内的换热盘管。
【文档编号】F28D7/00GK104061804SQ201410236680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江胜坤 申请人:江胜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