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介质温度的管翅式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259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热介质温度的管翅式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介质温度的管翅式散热器,包括热介质入口、头部连接管、“弓”字形结构的翅片、固定管、运动管等,运动管上下两端通过伸缩段分别与头部连接管和尾部连接管相连,固定管和运动管依次交替排列;伸缩段均由热涨性能较好的橡胶制成;在散热器处于低散热工况时,翅片保持平直状态,冷侧阻力相对较小;当散热器的工况发生改变,热侧介质的温度较高时,由于伸缩段的热涨作用使得运动管位置下移,形成散热系数更高的错列型翅片,以满足更高的散热需求。
【专利说明】一种基于热介质温度的管翅式散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介质温度的管翅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管翅式散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紧凑式散热器,其芯子由扁管与焊接在扁管上的翅片组合而成,因其高效、紧凑、轻巧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为车载水箱和各种油散热器。对这种结构紧凑的管翅式散热器,由于扁管结构相对简单,因此翅片形式对整个散热器的换热与阻力性能起到了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常见的翅片形式包括错列式、百叶窗式、波纹式、打孔式、平直式等等。已有研究表明,相对于平直翅片,使用错列翅片可使换热系数更高,但与此同时,阻力系数也会大大增加,从而放大冷却系统的整体阻力。
[0003]由于足量冷却是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一个前提,为了确保可靠,在设计散热器时,通常会根据工作所需的最大散热需求来选择翅片形式,而在散热需求较低的工况下,热介质温度和流量相对更低,冷侧翅片冗余的散热能力将造成阻力能耗的浪费,甚至还可能使发动机温度过低,影响燃烧效率。如果能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针对不同散热需求,采用不同形式的散热翅片,不仅能满足发动机稳定运行的条件,而且将显著节约阻力能耗。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在低散热工况下散热能力的浪费,提供一种基于热介质温度的管翅式散热器。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热介质温度的管翅式散热器,包括热介质入口、头部连接管、翅片、固定管、运动管、运动管上伸缩段、运动管下伸缩段、热介质出口、尾部连接管;
热介质入口与头部连接管相连,热介质出口与尾部连接管相连;固定管的两端分别与头部连接管和尾部连接管相连,运动管上端通过运动管上伸缩段与头部连接管相连,运动管下端通过运动管下伸缩段与尾部连接管相连;固定管和运动管依次交替排列;运动管上伸缩段和运动管下伸缩段均由橡胶制成;下伸缩段的长度为翅片间距d的1/2 ;
翅片呈多个“弓”字形的串联结构,平行排列安装在固定管和运动管之间,且相邻的两个翅片分别与固定管和运动管固定;热介质通过热介质入口进入到运动管上伸缩段,然后被分散进入各固定管和运动管中;当热介质温度过高时,运动管上伸缩段在受热作用下膨胀,使得运动管带动固定在运动管上的翅片向下移动,运动管上的翅片与相邻的固定于固定管上的翅片错列开来,形成错列型翅片。
[0006]进一步地,上述管翅式散热器还包括运动管套管,所述运动管套管套在运动管上伸缩段外侧,且运动管套管上端固定在头部连接管上,下端悬空。
[0007]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节能性:可根据散热器热侧温度实现翅片形式的改变,针对不同的发动机工况,在确保换热性能的同时,能较好地控制散热器在低散热工况下的阻力能耗。
[0008]2.适用性: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推广应用于多种车用气-液换热的管翅式散热器。
[0009]3.便于整体化和模块化设计:该方案在芯子整体的设计和生产上依旧是均匀的,由压力伸缩段根据温度自动调节位置,从而改变翅片形式。因此装配简单,可适用于车用冷却系统中上下游散热器的组合匹配优化。
[0010]4.该方法使用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管翅式散热器在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翅片的结构不意图;
图3为翅片平行排列的结构示意图;固定于固定管上的翅片与固定于运动管上的翅片卯合为平直翅片;
图4为翅片与固定管和运动管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5为运动管在尚未发生位移时的三维侧视图;
图6为运动管发生位移时的三维侧视图;
图7为伸缩段发生位移以后,固定于固定管上的翅片与固定于运动管上的翅片的位置关系不意图;
图8为运动管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热介质入口 1、头部连接管2、固定管翅片3、运动管翅片4、固定管5、运动管6、运动管上伸缩段7、运动管下伸缩段8、热介质出口 9、尾部连接管10、运动管套管11。
[00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热介质温度的管翅式散热器,包括热介质入口 1、头部连接管2、翅片3、固定管5、运动管6、运动管上伸缩段7、运动管下伸缩段8、热介质出口9、尾部连接管10 ;热介质入口 I与头部连接管2相连,热介质出口 9与尾部连接管10相连;固定管5的两端分别与头部连接管2和尾部连接管10相连,运动管6上端通过运动管上伸缩段7与头部连接管2相连,运动管6下端通过运动管下伸缩段8与尾部连接管10相连;固定管5和运动管6依次交替排列。所述固定管5、运动管6均为扁管。
[0015]如图2所示,翅片3呈多个“弓”字形的串联结构,如图3和4所示,翅片3平行排列,并安装在固定管5和运动管6之间,且相邻的两个翅片3分别与两侧的固定管5和运动管6固定。
[0016]如图8所示,管翅式散热器还包括运动管套管11,所述运动管套管11套在运动管上伸缩段7外侧,且运动管套管11上端固定在头部连接管2上,下端悬空。运动管套管11可以防止运动管上伸缩段7在热介质的压力作用下向外凸出。
[0017]运动管上伸缩段7由对温度敏感的热膨胀材料制成;运动管下伸缩段8则由弹性良好的可伸缩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塑性。在散热需求较低的工况下,由于热介质温度较低,上伸缩段7和下伸缩段8呈稳定状态,运动管翅片与固定管翅片组成平直的翅片形态;(图5),当散热需求较大时,热介质温度很高,上伸缩段7在热胀作用下膨胀,使得运动管6带动固定在运动管6上的翅片3向下移动(图6),运动管6上的翅片3与相邻的固定于固定管上的翅片3错列开来,形成错列型翅片(图7),由于下伸缩段8的长度为翅片长度d的1/2,因此运动管的最大位移为翅片长度d的1/2,既达到最大的散热效果。
[0018]当套有运动管套管11时,上伸缩段7不会向外凸(图8),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距离更大(小于翅片长度d的1/2),效果更佳明显;使散热器的整体换热能力大大提升,实现强化换热。
[0019]因此,本发明提出的管翅式散热器,可以根据散热器的热介质(热油或水)的温度大小,实现对翅片分布形式的调节。在散热需求较高的工况下,形成散热系数更高的错列型翅片;而在散热需求较低的工况下,保持平直翅片的形式;从而合理减小低散热工况下的阻力能耗,提高散热器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热介质温度的管翅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介质入口( 1 ?、头部连接管0、翅片(3^固定管(5^运动管“)、运动管上伸缩段(了)、运动管下伸缩段(一)、热介质出口(幻、尾部连接管(10); 热介质入口(1)与头部连接管(2)相连,热介质出口(9)与尾部连接管(10)相连;固定管(5)的两端分别与头部连接管(2)和尾部连接管(10)相连,运动管(6)上端通过运动管上伸缩段(7)与头部连接管(2)相连,运动管(6)下端通过运动管下伸缩段(8)与尾部连接管(10)相连;固定管(5)和运动管(6)依次交替排列;运动管上伸缩段(7)和运动管下伸缩段(8)均由橡胶制成;下伸缩段(8)的长度为翅片间距(1的1/2 ; 翅片(3)呈多个“弓”字形的串联结构,平行排列安装在固定管(5)和运动管(6)之间,且相邻的两个翅片(3)分别与固定管(5)和运动管(6)固定; 热介质通过热介质入口(1)进入到运动管上伸缩段(7),然后被分散进入各固定管(5)和运动管(6)中;运动管上伸缩段(7)在热介质的作用下膨胀,使得运动管(6)带动固定在运动管(6)上的翅片(3)向下移动,运动管(6)上的翅片(3)与相邻的固定于固定管上的翅片(3)错列开来,形成错列型翅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介质温度的管翅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动管套管(11),所述运动管套管(11)套在运动管上伸缩段(7 )外侧,且运动管套管(11)上端固定在头部连接管(2)上,下端悬空。
【文档编号】F28D1/053GK104406424SQ201410746879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0日
【发明者】黄钰期, 俞小莉, 黄瑞, 李慧洁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