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527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冷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热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液冷板。该液冷板,包括板体,在板体两端内部分别设有一空腔,在其中一空腔内通过若干块第一隔板隔设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第一连通腔,在另一空腔内通过若干块第二隔板隔设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第二连通腔,沿板体宽度方向若干个第一连通腔与若干个第二连通腔相对依次交错设置,若干条沿板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通道依次顺序将相对交错设置的第一连通腔和第二连通腔相连通形成一蛇形冷却水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实用,板体内连接通道不受折弯程度限制,布置紧密,液冷板承受最高热流密度高,在原有板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双面均可使用,利用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液冷板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热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液冷板。
(二)

【背景技术】
[0002]作为一种高效的散热方式,液冷板具有其广阔的使用空间,传统的液冷板一般是在金属板上设置沟槽,在沟槽内胶粘或焊接金属管路,由于受制于金属管道折弯程度的限制,因此金属板上金属管路的布置不能够密集,因此造成该液冷板散热能力不强,该液冷板的承受最高热流密度较低,总体换热性能不高;其次,由于这种液冷板一面金属管路曝露在外,因此只能单面使用,利用率低。
(三)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实用、布置紧密、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双面均可使用、利用率高的液冷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液冷板,包括板体,在板体两端内部分别设有一空腔,在其中一空腔内通过若干块第一隔板隔设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第一连通腔,在另一空腔内通过若干块第二隔板隔设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第二连通腔,沿板体宽度方向若干个第一连通腔与若干个第二连通腔相对依次交错设置,若干条沿板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通道依次顺序将相对交错设置的第一连通腔和第二连通腔相连通形成一蛇形冷却水道,蛇形冷却水道的两端分别与一连接水管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沿板体宽度方向相互平行布置。
[0006]所述连接通道由若干条沿板体宽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窄通道组成,所述窄通道两端分别与第一连通腔和第二连通腔相连通。
[0007]所述窄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矩形或圆形。
[0008]所述连接水管设于板体两侧内部,且与连接通道相平行设置。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液冷板,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板体内连接通道不受折弯程度限制,布置紧密,液冷板承受最高热流密度高,在原有板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双面均可使用,利用率高。
(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冷却水流向示意图。
[0014]图中,I板体,2第一隔板,3第一连通腔,4第二隔板,5第二连通腔,6窄通道,7连接水管。(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16]如图1-图3中所示,该实施例包括板体1,在板体I两端内部分别设有一空腔,在其中一空腔内通过若干块第一隔板2隔设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第一连通腔3,在另一空腔内通过若干块第二隔板4隔设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第二连通腔5,沿板体I宽度方向若干个第一连通腔3与若干个第二连通腔5相对依次交错设置,若干条沿板体I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通道依次顺序将相对交错设置的第一连通腔3和第二连通腔5相连通形成一蛇形冷却水道,蛇形冷却水道的两端分别与一连接水管7相连通;连接通道沿板体I宽度方向相互平行布置;连接通道由若干条沿板体I宽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窄通道6组成,窄通道6两端分别与第一连通腔3和第二连通腔5相连通,连接通道由若干条相互平行设置的窄通道6组成,使板体I内连接通道不受折弯程度限制,布置紧密,液冷板承受最高热流密度高,在原有板体I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散热面积,单位面积内流过的冷却水较多,散热效果更好;窄通道6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矩形或圆形,板体I材质选用导热金属,如铜、铝等;连接水管7设于板体I两侧内部,且与连接通道相平行设置,简洁美观,不过多占用空间。
[0017]使用时,水通过右端的连接水管7向下进入板体I下端最右侧的第一连通腔3内,然后通过与最右侧的第一连通腔3相连通的若干条窄通道6向上进入板体I上端右侧的第二连通腔5内,再通过连通右侧第二连通腔5的其余若干条窄通道6向下进入位于板体I下端中间位置的第一连通腔3内,继续通过连通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连通腔3的其余若干条窄通道6向上进入板体I上端左侧的第二连通腔5内,再通过连通左侧的第二连通腔5的其余若干条窄通道6向下进入板体I下端最左侧的第一连通腔3内,最后由左端的连接水管7流出,实现降温散热。板体I内连接通道不受折弯程度限制,布置紧密,液冷板承受最高热流密度高,在原有板体I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双面均可使用,利用率高。
[0018]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在板体两端内部分别设有一空腔,在其中一空腔内通过若干块第一隔板隔设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第一连通腔,在另一空腔内通过若干块第二隔板隔设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第二连通腔,沿板体宽度方向若干个第一连通腔与若干个第二连通腔相对依次交错设置,若干条沿板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通道依次顺序将相对交错设置的第一连通腔和第二连通腔相连通形成一蛇形冷却水道,蛇形冷却水道的两端分别与一连接水管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沿板体宽度方向相互平行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由若干条沿板体宽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窄通道组成,所述窄通道两端分别与第一连通腔和第二连通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窄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矩形或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水管设于板体两侧内部,且与连接通道相平行设置。
【文档编号】F28D1/03GK203964709SQ201420287475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王大明 申请人:王大明, 田文凯, 史忠山, 王兴忠, 吕新岩, 吕新波, 张紫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