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套式螺旋给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118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套式螺旋给料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夹套式螺旋给料器。



背景技术:

螺旋给料器在工业中的物料输送环节经常用到,由于使用需求及环境的限制,螺旋给料器常在高温环境下作业,若没有适当的冷却保护措施,就必须通过加大螺旋给料器的外壁厚度或使用更好的材质来延长其使用寿命,前者若是热敏性物料的话容易破坏物料的性质,易结焦,导致螺旋给料器的输送能力下降,后者则提高了生产成本,相对而言并不划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套式螺旋给料器,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高温环境下使用的螺旋给料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夹套式螺旋给料器,包括螺旋给料器和水箱,所述螺旋给料器包括螺旋主体、围绕螺旋主体装设的螺旋叶片和套于螺旋叶片外的中空夹套管,所述中空夹套管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的管径小于所述外套管的管径,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的管径差值为8-20cm,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的两端呈水密性封闭连接,所述外套管的上部开设有热水出口,所述外套管的下部开设有冷水进口,所述水箱的下部开设有冷水出口,所述水箱的上部开设有热水进口,所述水箱的冷水出口与所述外套管的冷水进口相连,所述外套管的热水出口与所述水箱的热水进口相连。

所述内套管与所述螺旋叶片的间距为5-15cm。

所述开设于外套管上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的口径相同。

所述开设于外套管上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位于所述螺旋给料器的进料端部。

所述水箱的热水进口处设有水泵。

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螺旋给料器结构设计理想,在螺旋主体和螺旋叶片外设中空夹套,与循环水箱相连,向中空夹套内输送冷水,冷水与外部高温环境进行换热变成热水,温度升高,比重下降,在热动力的推动下向上流动进入水箱,反复循环,完成无动力自动循环换热,同时也保护了中空夹套内的螺旋主体和螺旋叶片。

2、将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都设于所述螺旋给料器的进料端部,使物料在输送过程中从头至尾都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一种夹套式螺旋给料器,包括螺旋给料器1和水箱2,所述螺旋给料器1包括螺旋主体11、围绕螺旋主体11装设的螺旋叶片12和套于螺旋叶片12外的中空夹套管13,所述中空夹套管13包括内套管131和外套管132,所述内套管131的管径小于所述外套管132的管径,所述内套管131与所述外套管132的管径差值为10cm,所述内套管131和所述外套管132的两端呈水密性封闭连接,所述外套管132的上部开设有热水出口14,所述外套管132的下部开设有冷水进口15,所述水箱2的下部开设有冷水出口21,所述水箱的上部开设有热水进口22,所述水箱2的冷水出口21与所述外套管132的冷水进口15相连,所述外套管132的热水出口14与所述水箱2的热水进口22相连。所述内套管131与所述螺旋叶片12的间距为8cm。

参照附图1。水箱2内的冷水从冷水出口21流出,从冷水进口15流入中空夹套管13,冷水在中空夹套13内与外部高温环境中的高温烟气进行换热,逐渐变成热水,温度升高,比重下降,在热动力的推动下向上流动进入水箱,反复循环,完成无动力自动循环换热,同时也保护了中空夹套内的螺旋主体和螺旋叶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参照附图2。所述水箱的热水进口处设有水泵3。水箱2内的冷水从冷水出口21流出,从冷水进口15流入中空夹套管13,冷水在中空夹套13内与外部高温环境中的高温烟气进行换热,逐渐变成热水,温度升高,比重下降,在热动力及水泵3作用下向上流动进入水箱2,反复循环换热。添加水泵即多了一个动力源,可提升工作效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