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垃圾热解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552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垃圾热解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开发的垃圾热解炉配备炉内保温层的较少,甚至不配有炉内保火层,即使部分具有耐火层的垃圾热解炉其保温性能差,炉内热量散失快,难以达到保温效果,不利于垃圾热解反应地进行,使热解能量损失,出现蓄热少,散热快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垃圾热解炉蓄热少、散热快等问题的一种保温垃圾热解炉。

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垃圾热解炉,包括炉体,炉体内的炉膛,烟囱、设于炉体内的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保温装置包括靠近炉体四周壁面的保温层,炉体四周壁面高处的半圆形模子,高温胶泥,所述保温层包括粘土砖、石墨砖,所述粘土砖、石墨砖呈品字形相错布置,位于炉体四周壁面的上部,粘土砖及石墨砖的下端面设有相对应的半圆形模子,所述粘土砖及石墨砖间的间隙设有高温胶泥。

进一步,所述半圆形模子为半圆形,其宽度大于或等于所对应的粘土砖或石墨砖的1-2倍,所述半圆形模子固定设于炉体的炉壁面。

进一步,所述粘土砖与石墨砖的间隙为1.5-3mm。

优选所述高温胶泥为耐高温水泥和石棉泥的混合物填充而成。

优选所述炉膛设为球形。

优选所述烟囱为圆铁管,长度为12-15m。

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垃圾热解炉,包括炉体,炉体内壁设有保温装置,炉内热解产生的热量不易被带出炉外,绝大部分的热量都留在热解炉内,有效地保持热解炉反应过程中炉内的温度,减少热量损耗,提高热解效率,同时炉膛采用球形设计,使热均匀,热量交换充分,烟囱长度经计算为12-15m,可有效增加气体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保持热量不易散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垃圾热解炉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垃圾热解炉的保温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炉膛,3、烟囱,4、保温层,5、半圆形模子,6、高温胶泥,7、粘土砖, 8、石墨砖。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保温垃圾热解炉,包括炉体1,炉体内的炉膛2,烟囱3、设于炉体内的保温装置,所述保温装置包括靠近炉体四周壁面的保温层4,位于炉体四周壁面高处的半圆形模子5,高温胶泥6,所述保温层包括粘土砖7、石墨砖8、所述粘土砖7、石墨砖8呈“品”字形相错上下堆叠,堆叠后上下层之间和同层每块之间设有1.5-3mm的间隙,间隙用耐高温水泥和石棉泥的混合物填充,半圆形模子5呈四面形的端面固定于炉体四周壁面的上部,粘土砖7及石墨砖8的底面设于半圆形模子5上平面,半圆形模子5宽度大于或等于所对应的粘土砖7或石墨砖8宽度的1-2倍,本实用新型选用2倍的砖的宽度,能保证保温层上部堆叠的稳定性,炉体四周壁面设有的保温层4能够有效地防止炉内的热量往外散失,使炉内保持较高温度。

所述炉膛2采用球形设计,使热解均匀,热量交换充分。

所述烟囱3选用圆铁管,长度为12-15m,可增加气体在炉膛2内的停留时间,保持热量不易散失。

制备及用法:炉体内的保温装置分两部分分别进行保温材料的施工,首先砌筑下半部分,砌筑一块石墨砖8再砌筑一块粘土砖7,从中间最低处向两侧高处砌筑到炉体中间处,开始砌筑上半部分,首先将半圆形模子5呈四面形的端面焊接于炉体壁面,半圆形模子5宽度为1-2块相对应的石墨砖8或粘土砖7的宽度,砌法和下半部分相同,砌筑砖缝1.5-3mm,同一层砖的侧缝及不同层的砖缝完全填满耐高温水泥和石棉泥的混合物。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