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筒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143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干筒燃烧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的宾馆、餐厅等大型公众设施通常将洗净的物料通过辊筒烫平机烘干,辊筒烫平机一般包括一烘干筒筒体、一加热装置,利用加热装置对筒体的筒壁加热,利用筒体的筒壁对物料进行烘干;

现有的加热装置的加热方式有蒸汽加热、燃气直燃加热、电热、热风加热,然而这些加热装置的加热方式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干筒燃烧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烘干筒燃烧器,包括一设置在烘干筒筒体内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采用金属纤维红外燃烧器;

还包括一用于支撑燃烧装置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一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为空心的支撑轴,以所述支撑轴作为燃气管;

所述燃气管设有一燃气出口,所述燃气出口连通所述金属纤维红外燃烧器的燃气进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金属纤维红外燃烧器在烘干筒筒体内的位置,通过金属纤维红外燃烧器的红外辐射的热量直接作用于烘干筒筒体内,相比原有的加热方式,减少了热量损失,降低能源消耗,加热面积大。

通过将支撑轴作为燃气管,减少了部件,节省了成本。并且因为支撑轴的强度,大于普通燃气管的强度,获得了更高的安全性。

所述支撑轴两端分别设置用于承载烘干筒筒体的轴承,两个所述轴承之间的燃气管设有所述燃气出口。便于将金属纤维红外燃烧器设置在烘干筒筒体内。

所述金属纤维红外燃烧器的上方设有一金属纤维编织成的金属网,以所述金属网作为助燃网。同时利用助燃网使燃气充分均匀燃烧,提高燃烧效果。

所述金属网呈一片状体,所述金属网位于所述烘干筒筒体内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高度处。燃烧时金属网靠近筒壁,筒壁由于旋转受到均匀加热,提高了加热效果。

所述烘干筒筒体外设有一气泵,所述气泵连接一输送空气的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设有至少一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金属网下方。为金属纤维红外燃烧器提供预混合空气与燃气。所述新风管道可包围在所述燃气管外部。

所述烘干筒筒体包括一外层筒体、一内层筒体,所述外层筒体的内壁与所述内层筒体的外壁相连。同时采用双层结构的筒壁代替原有的单层筒壁,具有更好的使得筒体受到更均匀的加热。

所述外层筒体采用厚度在0.5mm~1.5mm的不锈钢制成的外层筒体,所述内层筒体采用厚度在5mm~15mm的碳钢制成的内层筒体。优选,所述外层筒体采用厚度为1mm,所述内层筒体采用厚度为9mm。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好均匀受热的性能。

所述外层筒体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条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外层筒体的中心轴线,所述内层筒体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条状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外层筒体的内壁通过条状凸起与凹槽的配合与所述内层筒体的外壁相连,增加了连接强度,同时条状凸起与凹槽限定了外层筒体与内层筒体的相对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筒体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装置的纵截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烘干筒燃烧器,包括一设置在烘干筒筒体内的燃烧装置,燃烧装置采用金属纤维红外燃烧器;还包括一用于支撑燃烧装置的支架8,支架包括一支撑轴6,支撑轴为空心的支撑轴,以支撑轴作为燃气管;燃气管设有一燃气出口,燃气出口连通金属纤维红外燃烧器的燃气进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金属纤维红外燃烧器在烘干筒筒体内的位置,通过金属纤维红外燃烧器的红外辐射的热量直接作用于烘干筒筒体内,相比原有的加热方式,减少了热量损失,降低能源消耗,加热面积大。通过将支撑轴作为燃气管,减少了部件,节省了成本。并且因为支撑轴的强度,大于普通燃气管的强度,获得了更高的安全性。

支撑轴两端分别设置用于承载烘干筒筒体的轴承3,两个轴承之间的燃气管设有燃气出口。便于将金属纤维红外燃烧器设置在烘干筒筒体内。

金属纤维红外燃烧器的上方设有一金属纤维编织成的金属网7,以金属网作为助燃网。同时利用助燃网使燃气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果。

金属网呈一片状体,金属网位于烘干筒筒体内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高度处。燃烧时金属网更靠近筒壁,筒壁由于旋转受到均匀加热,提高了加热效果。

烘干筒筒体外设有一气泵,气泵连接一输送空气的新风管道,新风管道设有至少一出风口,出风口位于金属网下方。为金属纤维红外燃烧器提供预混合空气与燃气。新风管道可包围在燃气管外部。

烘干筒筒体包括一外层筒体、一内层筒体,外层筒体的内壁与内层筒体的外壁相连。同时采用双层结构的筒壁代替原有的单层筒壁,具有更好的使得筒体受到更均匀的加热。

外层筒体采用厚度在0.5mm~1.5mm的不锈钢制成的外层筒体,内层筒体采用厚度在5mm~15mm的碳钢制成的内层筒体。优选,外层筒体采用厚度为 1mm,内层筒体采用厚度为9mm。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好均匀受热的性能。

外层筒体5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条条状凸起,条状凸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外层筒体的中心轴线,内层筒体4的外壁上设有与条状凸起相匹配的凹槽;外层筒体和内层筒体,通过条状凸起和凹槽的插接,进行固定。外层筒体的内壁通过条状凸起与凹槽的配合与内层筒体的外壁相连,增加了连接强度,同时条状凸起与凹槽限定了外层筒体与内层筒体的相对转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