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式壁锅炉运行中清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0811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式壁锅炉,具体涉及一种膜式壁锅炉运行中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窑焚烧系统一般会用到膜式壁锅炉进行热交换,由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较多,连续运行1个月后,锅炉换热管上就会附着较厚的灰垢,降低换热效果,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使锅炉换热能力达不到系统运行要求,影响锅炉运行安全且降低系统焚烧处置能力。膜式壁锅炉内部空间高度达9米,常规的膜式壁锅炉的清灰必须要停炉三天以上,锅炉内部温度降到60度以下时,检修人员再进入锅炉内部搭脚手架攀爬到顶部,进行清理积灰,这样顶部飒飒脱落的灰垢不断,较高温度的尘土弥漫,施工条件和安全性较差,最主要的是整个清灰过程中停炉时间加搭脚手架时间加清理后的卸架时间需要5天左右,使得锅炉的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膜式壁锅炉运行中清灰装置,体积小,操作简单,实现膜式壁锅炉运行中的清灰,且清灰速度快,效果好,提高了锅炉连续运行的时间,从而提高了锅炉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膜式壁锅炉运行中清灰装置,包括基管,基管上设置基座,基座的上部设置转动轴承,转动轴承上设置挂杆,挂杆的挂钩挂于膜式壁锅炉泄灰口的螺栓或者螺丝孔上,基座的中部设置有横杆,横杆上设置有提手;

基管的底端固连有耐压橡胶软管,耐压橡胶软管的自由端接硅胶吸附干燥器,硅胶吸附干燥器接冷干机,冷干机接空压机;

基管的顶端接清灰组件,清灰组件与基管之间设置内丝活接头,所述的清灰组件包括顶部组件和中间组件,顶部组件与中间组件之间设置内丝活接头,所述的顶部组件包括顶管,顶管的顶端设置防撞球,防撞球的球心位于顶管的管长的延长线上,顶管的中段对称设置有吹灰口,所述的吹灰口呈口小径大的管状,所述的防撞球的球径大于对称布置的吹灰口的口间距,所述的中间组件包括长短不一的多节分节气流管,分节气流管之间设置内丝活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打开锅炉泄灰口阀门,将顶部组件锅炉底部泄灰口深入到炉膛内,根据清灰高度,依次用内丝活接头接入若干节的分节气流管,使得顶部组件的吹灰口达到要求的高度,分节气流管底部接基管,空压机压缩空气通过冷干机干燥后进入硅胶吸附干燥器再次干燥后,由基管进入锅炉内,经过内丝活接头和其连接的分节气流管至顶管,再从口径缩小的吹灰口加速后吹向锅炉膜式壁换热管,管壁上灰垢脱落,从底部泄灰口出来,操作人员通过横杆在泄灰口外围转动以达到度清理的目的,当对应较高或者较低锅炉需要增加或减少分节气流管,时,将挂杆挂在泄灰口的螺栓或者螺丝孔上,关闭气阀,进行拆装分节气流管确保清灰无死角。整个降温准备和清灰过程3小时内可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膜式壁锅炉运行中清灰装置,包括基管10,基管10上设置基座11,基座11的上部设置转动轴承,转动轴承上设置挂杆12,挂杆12的挂钩挂于膜式壁锅炉泄灰口的螺栓或者螺丝孔上,基座11的中部设置有横杆13,横杆13上设置有提手;

基管10的底端固连有耐压橡胶软管20,耐压橡胶软管20的自由端接硅胶吸附干燥器30,硅胶吸附干燥器30接冷干机40,冷干机40接空压机50;

基管10的顶端接清灰组件60,清灰组件60与基管10之间设置内丝活接头70,所述的清灰组件60包括顶部组件和中间组件,顶部组件与中间组件之间设置内丝活接头70,所述的顶部组件包括顶管61,顶管61的顶端设置防撞球62,防撞球62的球心位于顶管61的管长的延长线上,顶管61的中段对称设置有吹灰口63,所述的吹灰口63呈口小径大的管状,所述的防撞球62的球径大于对称布置的吹灰口63的口间距,所述的中间组件包括长短不一的多节分节气流管64,分节气流管64之间设置内丝活接头7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打开锅炉泄灰口阀门,将顶部组件锅炉底部泄灰口深入到炉膛内,根据清灰高度,依次用内丝活接头70接入若干节的分节气流管64,使得顶部组件的吹灰口63达到要求的高度,分节气流管64底部接基管10,空压机50压缩空气通过冷干机40干燥后进入硅胶吸附干燥器30再次干燥后,由基管10进入锅炉内,经过内丝活接头70和其连接的分节气流管64至顶管61,再从口径缩小的吹灰口63加速后吹向锅炉膜式壁换热管,管壁上灰垢脱落,从底部泄灰口出来,操作人员通过横杆13在泄灰口外围转动以达到360度清理的目的,当对应较高或者较低锅炉需要增加或减少分节气流管64,时,将挂杆12挂在泄灰口的螺栓或者螺丝孔上,关闭气阀,进行拆装分节气流管64确保清灰无死角。整个降温准备和清灰过程3小时内可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节气流管64结构,解决了长杆无法伸入锅炉内部的限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拆装方便、灵活;利用挂杆12和横杆13,人员在设备外围操作,无需在密闭登高且灰垢弥漫的炉膛内作业,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清灰速度快,设备降温两小时后即可进行吹灰,1小时内可完成清灰工作;通过防撞球62的球面接触,防止顶管61或者吹灰口63碰坏锅炉内部换热管;采用管口缩小的吹灰口63,对压缩空气进行再加速,增加了吹灰力度;利用内丝活接头70,增加了分节气流管64间的连接部分长度,起到连接加固的作用,避免因连接的气流管过多,管道过长,竖起时折弯过大的情况;利用冷干机40和硅胶吸附干燥器30对压缩空气两次干燥,防止空气中水分与换热管上的酸性灰垢结合产生低温酸腐蚀,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操作简单,实现膜式壁锅炉运行中的清灰,且清灰速度快,效果好,提高了锅炉连续运行的时间,从而提高了锅炉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横杆13的底部设置转动组件80,转动组件80带动横杆13以基座11为圆心水平转动。

设置转动组件80实现清灰组件60自动转动清灰,进一步加快清灰速度,提高清灰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