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生活垃圾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305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生活垃圾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炉膛,具体的说是一种燃生活垃圾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属于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已经运行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为设计布置方便,大多采用炉前单点或两点垃圾给料且离布风板过远,导致炉内物料布置不均,给料点处垃圾流化不良甚至结团,致使该处严重缺氧而大量CO产生;锅炉排渣大多采用一只较大的方形排渣口,且布置在炉膛布风板对称中心处,该处因流化不良,长期缺氧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二次风设置离布风板偏高,不能及时补充燃烧所需氧气,导致锅炉CO最终排放偏高。按照国家最新标准的要求,其CO原始排放浓度绝大多数均处于超标状态,均面临着升级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燃生活垃圾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通过均布进料、优化布风、优化排渣等技术手段,达到燃烧充分、降低CO排放的目的。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燃生活垃圾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包括绝热炉膛,绝热炉膛的前端面上设有进煤口,进煤口上连接给煤管,绝热炉膛的后端表面上设有返料口,返料口上连接返料管,其特征是:绝热炉膛底部设有水冷风室,水冷风室面向绝热炉膛一端设有水冷布风板,水冷布风板上设有多个流化风帽;绝热炉膛的前端表面设有多个进料口,每个进料口上连接一个给料管的出料端,给料管的进料端连接螺旋给料机;绝热炉膛的前后端表面设有多个第一二次进风口和多个第二二次进风口;所述多个第二二次进风口与进料口位于同一高度,多个第一二次进风口位置高于进料口的高度;绝热炉膛的前后端设有二次进风总管,二次进风总管上连接多个第一二次进风支管和多个第二二次进风支管,每个第一二次进风支管对应连接在绝热炉膛的前后端的一个第一二次进风口上,每个第二二次进风支管对应连接在绝热炉膛的前后端的一个第二二次进风口上。

进一步的,水冷布风板上设有两个排渣管,两个排渣管沿着绝热炉膛前端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排渣管为方形管,采用耐热铸钢材料制作。

进一步的,给料管为方形管。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二次进风口位于同一高度平面,多个第二二次进风口位于同一高度平面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通过均布进料、优化布风、优化排渣等技术手段,达到燃烧充分、降低CO排放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左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右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绝热炉膛、2-螺旋给料机、3-给料管、4-返料管、5-给煤管、6-流化风帽、7-水冷布风板、8-水冷风室、9-排渣管、10-二次进风总管、11-第一二次进风支管、12-第二二次进风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绝热炉膛1,绝热炉膛1底部设有水冷风室8,水冷风室8面向绝热炉膛1一端设有水冷布风板7, 水冷布风板7上设有多个流化风帽6。

所述水冷布风板7上设有两个排渣管9,两个排渣管9沿着绝热炉膛1前端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排渣管9为方形管,采用耐热铸钢材料制作。

绝热炉膛1的前端表面设有多个进料口,每个进料口上连接一个给料管3的出料端,给料管3的进料端连接螺旋给料机2。所述给料管3为方形管。

绝热炉膛1的前后端表面设有多个第一二次进风口和多个第二二次进风口,多个第一二次进风口位于同一高度平面,多个第二二次进风口位于同一高度平面。

所述多个第二二次进风口与进料口位于同一高度,多个第一二次进风口位置高于进料口的高度。

绝热炉膛1的前后端设有二次进风总管10,二次进风总管10上连接多个第一二次进风支管11和多个第二二次进风支管12,每个第一二次进风支管11对应连接在绝热炉膛1的前后端的一个第一二次进风口上,每个第二二次进风支管12对应连接在绝热炉膛1的前后端的一个第二二次进风口上。

绝热炉膛1的前端面上设有进煤口,进煤口上连接给煤管5,绝热炉膛1的后端表面上设有返料口,返料口上连接返料管4。

生活垃圾通过平行布置的多台螺旋给料机流入布置在绝热炉膛1前墙膜式水冷壁上的方形的垃圾给料管后,与通过布置在绝热炉膛前墙膜式水冷壁上的给煤管流入的原煤一起进入绝热炉膛,并与水冷布风板上大量的热物料进行充分混合,并迅速燃烧,产生的细小颗粒随热烟气一起进入绝热炉膛出口后的气固分离装置,其分离下来的飞灰通过返料管进入绝热炉膛循环燃烧;燃烧产生的大颗粒渣通过位于靠近绝热炉膛前墙膜式水冷壁与水冷布风板交界的锅炉中心线的左右两侧的排渣管排除炉外。

上述燃烧过程所需的空气分为一次风和二次分两部分。一次风从水冷风室9通过水冷布风板8上流化风帽7的小孔进入炉膛,确保炉内物料的正常流化;另一部分为二次风,从绝热炉膛的前后墙膜式水冷壁上的二次进风管分多层多点给入,其距离水冷布风板的距离比垃圾给料管的位置稍远,以补充该处燃烧所需的氧气,确保充分燃烧,有效降低CO的排放。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用炉前多点垃圾给料,并适当降低其离布风板的高度,不仅使给料更加均匀,而且能够使其与炉内物料混合更加充分,有效减少了垃圾流化不良甚至结团等原因导致的严重缺氧而产生的大量CO;将方形排渣口布置在前墙膜式水冷壁与水冷布风板交界的锅炉中心线的左右两侧,尽可能远离垃圾落入点,该处绝大多数为燃尽的灰渣,即使流化没有其它地方良好,只要不结焦,即可安全稳定的运行,且不生成大量CO;调整二次风进口距离布风板的高度,将其设置在CO浓度较高的垃圾给料口标高层,且采用前后墙多点布置,能够及时补充燃烧所需氧气,达到有效降低CO原始排放的目的。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通过均布进料、优化布风、优化排渣等技术手段,达到燃烧充分、降低CO排放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