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风板式输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2543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风板式输送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流化床系统,具体涉及用于流化床双床锅炉中副床中回料灰循环装置中的布风板式输送器。



背景技术:

流化床燃烧是一种燃烧化石燃料、废物和各种生物质的燃烧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燃料颗粒在流态化状态下进行燃烧。一般粗粒子在燃烧室下部燃烧,细粒子在燃烧室上部燃烧,被吹出燃烧室的细粒子采用各种分离器收集下来,送回床内循环燃烧。

流化床双床锅炉中副床的主要燃料来源于灰循环装置输送的回料灰,其中灰循环装置中的输送器为钢网式输送器。钢网式输送器的缺陷:

1、风管容易堵塞。钢网式输送器为螺栓压紧方式,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动力风空间密封不严实,容易造成循环灰进入动力风空间,堵塞风管;

2、钢网防磨能力差。输送空间与动力风空间由两层钢网隔开(下为铁丝网20x20,上为不锈钢丝网100目),使用过程中,细灰在不断运动情况下与钢网摩擦,造成钢网磨损严重。每个锅炉检修期都要拆开钢网式输送器,清理动力风空间细灰并更换钢网;

3、输送能力差。综合上述情况下,钢网式输送器只能输送50%的回料灰。

因此,钢网式输送器由于回料灰的输送效率低、损耗严重,严重影响了整个流化床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钢网式输送器由于输送效率低、损耗严重从而影响了整个流化床的使用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密封效果好、输送效率高、不发生磨损的布风板式输送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布风板式输送器,包括多根中空的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由中部水平设置的布风板将无缝钢管分为上部的回料灰输送空间和下部的动力风空间,所述布风板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a,所述回料灰输送空间一端设有外接分离器灰斗的开口a、另一端设有外接燃烧床副床的法兰盘,所述通孔a上焊接有设有开口的有槽钢板,所述有槽钢板的开口方向为靠近开口a的方向,所述动力风空间底部连接有外接主床风管的动力风母管。

进一步的,所述回料灰输送空间顶部设有用于检修的手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风空间下部与布风板平行方向上设有配风管,所述动力风母管直接与配风管连接,所述配风管上均匀设有若干通孔b。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通孔a的尺寸为35mm×15mm,所述通孔a的数量为48个,所述通孔b的直径为8mm,所述通孔b的数量为124个。

进一步的,所述布风板与无缝钢管采用全焊透密封焊接方式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输送器由布风板分为上部的回料灰输送空间和下部的动力风空间,两个空间为独立的空间,有槽钢板杜绝了回料灰从回料灰输送空间进入动力风空造成的风管堵塞;同时,布风板不与回料灰之间发生摩擦,解决了磨损问题,输送器寿命延长至10年不用拆开检修,减少了运营成本;另外,通过设置布风板,回料灰的输送能力从钢网式输送器的50%左右提升至现在的85%以上,大大降低了燃料不完全燃烧的比值,提高了锅炉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无缝钢管的结构图;

图3是图2的a-a视图;

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1-无缝钢管、2-回料灰输送空间、3-动力风空间、4-布风板、5-动力风母管、6-配风管、7-通孔b、8-法兰盘、9-有槽钢板、10-手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一种布风板式输送器,包括多根中空的无缝钢管1,所述无缝钢管1由中部水平设置的布风板4将无缝钢管1分为上部的回料灰输送空间2和下部的动力风空间3,所述布风板4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a,所述回料灰输送空间2一端设有外接分离器灰斗的开口a、另一端设有外接燃烧床副床的法兰盘8,所述通孔a上焊接有设有开口的有槽钢板9,所述有槽钢板9的开口方向为靠近开口a的方向,所述动力风空间3底部连接有外接主床风管的动力风母管5。

本实施例中,无缝钢管1由布风板4分为回料灰输送空间2和动力风空间3,回料灰输送空间2负责将分离器灰斗分离出来的回料灰输送至燃烧床副床,动力风空间3复杂将主床风管进入的风均匀分散在回料灰输送空间2内,使得回料灰以流体形式均匀进入燃烧床副床内。动力风母管5进入的风通过布风板4上的通孔a进入回料灰输送空间2内,通孔a上面焊接的有槽钢板9可以使得进入回料灰输送空间2的风一直向着法兰盘8的方向吹,防止了回料灰从回料灰输送空间2进入动力风空间3造成风管堵塞。

通过布风板式输送器较之前钢网式输送器输送能力的50%左右提升至85%以上,降低了锅炉尾部烟气飞灰浓度,85%的回料灰再次进入锅炉燃烧副床进行燃烧,降低了燃烧不完全燃烧比值,提高了锅炉效率。

实施例二:

为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在实施例一中的回料灰输送空间2顶部设有用于检修的手孔装置10,定期对输送器进行检修,维持输送器的正常运转。

实施例三:

为进一步提高进入回料灰输送空间的风的均匀度,实施例一中的动力风空间3下部与布风板4平行方向上设有配风管6,所述动力风母管5直接与配风管6连接,所述配风管6上均匀设有若干通孔b7。

本实施例中从主床风管进入的动力风母管5的风首先进入配风管6内,通过配风管6内设置的若干通孔b7后可以将风均匀的分配至动力风空间3内,再从布风板4的通孔a进入回料灰输送空间2内,均匀的风有助于回料灰均匀、稳定的进入燃烧床副床内进行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

实施例四:

作为一种特例,实施例三中通孔a的尺寸为35mm×15mm,所述通孔a的数量为48个,所述通孔b7的直径为8mm,所述通孔b7的数量为124个。

通孔b7的直径小,数量多,有助于风进入动力风空间3内时分配更均匀,通孔a的尺寸较通孔b7的尺寸大,数量也多,在动力风空间3内的气体在进入回料灰输送空间2内不会引起气体压力的变化,使得回料灰以流体的形式进入燃烧床副床进行充分燃烧。

实施例五:

为降低输送器的运行成本,布风板4与无缝钢管1采用全焊透密封焊接方式连接。焊缝要进行浸油试验,保证焊缝的密封性。由钢网式输送器的钢网与回料灰的接触,到现在的不接触,解决了输送器的磨损问题;由之前钢网式输送器的螺栓连接到现在的焊接方式连接,确保了输送器的密封性,输送器的寿命延长至10年不用检修,大大减低了输送器的运行成本。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布风板式输送器,包括多根中空的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由中部水平设置的布风板将无缝钢管分为上部的回料灰输送空间和下部的动力风空间,所述布风板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a,所述回料灰输送空间一端设有外接分离器灰斗的开口a、另一端设有外接燃烧床副床的法兰盘,所述通孔a上焊接有设有开口的有槽钢板,所述有槽钢板的开口方向为靠近开口a的方向,所述动力风空间底部连接有外接主床风管的动力风母管。本发明的回料灰的输送能力从钢网式输送器的50%左右提升至现在的85%以上,大大降低了燃料不完全燃烧的比值,提高了锅炉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竹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7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