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催化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1394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废气催化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有机废气催化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愈发显得明显。近年来,随着有机合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喷烤漆等行业的迅速发展,进入大气中的有机化合物越来越多。例如:苯类、醇类、多环芳烃、醛类、酮类等,此类物质不仅对人体感官有刺激作用,而且不少物质还具有一定毒性,会产生“三致”效应,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因此这类污染物的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随着国内的化工、医药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各类有机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此类有机物在从码头、中转地转运时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此类污染物种类多、流量小、浓度高、危害大,因而必须进行治理。

有机废气的常见处理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浓缩吸附-催化燃烧法、直接催化燃烧法、蓄热式燃烧法、直接燃烧法、火炬法、微生物法、溶剂吸收法等。其中,活性炭吸附法较为常见。

但是现有的活性炭吸附法存在如下缺陷:1、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吸附效率降低,最终无法吸附;2、即便有采用双塔吸附的处理设备,其管网连接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设备结构简单和维护方便的有机废气催化燃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有机废气催化燃烧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有机废气引入管、吸附塔A、吸附塔B、风机和催化燃烧器,蒸汽发生器的出口与蒸汽引入管的一端连接,蒸汽引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吸附塔A的蒸汽入口和吸附塔B的蒸汽入口连接,吸附塔A和吸附塔B并联设置,且吸附塔A的入口与吸附入口管A的一端连接,吸附塔B的入口与吸附入口管B的一端连接,所述有机废气引入管的出口与三通A的第一接口连接,吸附入口管A的另一端与所述三通A的第二接口连接,吸附入口管B的另一端与所述三通A的第三接口连接,在吸附入口管A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A,在吸附入口管B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B,吸附塔A的出口与吸附出口管A的一端连接,吸附塔B的出口与吸附出口管B的一端连接,吸附出口管A的另一端与三通B的第一接口连接,吸附出口管B的另一端与三通B的第二接口连接,在吸附出口管A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C,在吸附出口管B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D,三通B的第三接口与风机入口管的一端连接,风机入口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的入口连接,风机的出口与风机出口管的一端连接,风机出口管的另一端与催化燃烧器的入口连接,催化燃烧器的出口与排放管连接;所述吸附塔A的下部还设有净空管A,所述吸附塔B的下部还设有净空管B。

进一步地,蒸汽引入管的管路上还安装有单向阀A,单向阀A沿蒸汽引入管内蒸汽流动方向导通。

进一步地,有机废气引入管的管路上还安装有单向阀B,单向阀B沿有机废气引入管内有机废气流动方向导通。

进一步地,吸附塔A包括塔体、分子筛层和活性炭层,在塔体的上端设有入口,下端设有出口,在塔体内由上至下依次铺设有分子筛层和活性炭层。

进一步地,分子筛层的上方设有粗滤网,活性炭层的下方设有精滤网。

进一步地,排放管的管路上还安装有气体成分分析仪,在气体成分分析仪的出口处的排放管还连接有回流管,回流管与有机废气引入管连通,在回流管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E,在排放管出口一侧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F。

进一步地,所述净空管A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G,所述净空管B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H。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塔式吸附,其中一个吸附塔吸附时,另一个吸附塔再生,交替吸附,吸附效率高,处理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管网连接简单,设备成本低,维护方便。

3、采用蒸汽脱附吸附在吸附塔内的浓缩气体,不引入其它含有杂质的气体,脱附彻底,脱附效率高。

4、在吸附塔内依次经过粗滤网、分子筛层、活性炭层和精滤网进行过滤、吸附,有机废气吸附彻底,所排出气体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5、脱附后的浓缩有机废气经过催化燃烧器进行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即便燃烧不完全,排放时,气体成分分析仪检测排出气体成分,若仍有机废气超标,则通过回流管回流至有机废气引入管,重新吸附、过滤、燃烧,直至所排出气体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附塔A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蒸汽发生器,2-有机废气引入管,3-蒸汽引入管,4-单向阀A,5-单向阀B,6-吸附塔A,7-吸附塔B,8-吸附入口管A,9-吸附入口管B,10-阀门A,11-阀门B,12-吸附出口管A,13-吸附出口管B,14-阀门C,15-阀门D,16-风机,17-风机入口管,18-催化燃烧器,19-风机出口管,20-排放管,21-塔体,22-粗滤网,23-分子筛层,24-活性炭层,25-精滤网,26-气体成分分析仪,27-回流管,28-阀门E,29-阀门F。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有机废气催化燃烧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1、有机废气引入管2、吸附塔A6、吸附塔B7、风机16和催化燃烧器18,蒸汽发生器1的出口与蒸汽引入管3的一端连接,蒸汽引入管3的另一端分别与吸附塔A6的蒸汽入口和吸附塔B7的蒸汽入口连接,吸附塔A6和吸附塔B7并联设置,且吸附塔A6的入口与吸附入口管A8的一端连接,吸附塔B7的入口与吸附入口管B9的一端连接,所述有机废气引入管2的出口与三通A的第一接口连接,吸附入口管A8的另一端与所述三通A的第二接口连接,吸附入口管B9的另一端与所述三通A的第三接口连接,在吸附入口管A8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A10,在吸附入口管B9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B11,吸附塔A6的出口与吸附出口管A12的一端连接,吸附塔B7的出口与吸附出口管B13的一端连接,吸附出口管A12的另一端与三通B的第一接口连接,吸附出口管B13的另一端与三通B的第二接口连接,在吸附出口管A12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C14,在吸附出口管B13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D15,三通B的第三接口与风机入口管17的一端连接,风机入口管17的另一端与风机16的入口连接,风机16的出口与风机出口管19的一端连接,风机出口管19的另一端与催化燃烧器18的入口连接,催化燃烧器18的出口与排放管20连接;所述吸附塔A6的下部还设有净空管A,所述吸附塔B7的下部还设有净空管B。

进一步地,蒸汽引入管3的管路上还安装有单向阀A4,单向阀A4沿蒸汽引入管3内蒸汽流动方向导通。

进一步地,有机废气引入管2的管路上还安装有单向阀B5,单向阀B5沿有机废气引入管2内有机废气流动方向导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吸附塔A6包括塔体21、分子筛层23和活性炭层24,在塔体21的上端设有入口,下端设有出口,在塔体21内由上至下依次铺设有分子筛层23和活性炭层24,吸附塔A6的结构与吸附塔B7的结构完全一致。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分子筛层23的上方设有粗滤网22,活性炭层24的下方设有精滤网25。

进一步地,排放管20的管路上还安装有气体成分分析仪26,在气体成分分析仪26的出口处的排放管20还连接有回流管27,回流管27与有机废气引入管2连通,在回流管27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E28,在排放管20出口一侧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F29。

进一步地,所述净空管A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G,所述净空管B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H。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开启阀门A10、阀门G,关闭阀门B11、阀门C14、阀门D15、阀门28E、阀门F29和阀门H,启动风机16,有机废气经过有机废气引入管2引入吸附塔A6,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经过吸附处理的气体从净空管A排出,吸附塔A6吸附饱和后,关闭阀门A10和阀门G,开启阀门B11、阀门H、阀门C14和阀门F,阀门D15继续保持关闭,有机废气由吸附塔B7进行吸附,吸附处理的气体通过净空管B排空,同时蒸汽发生器1产生蒸汽进入吸附塔A6内,对塔内介质进行脱附,依次经吸附出口管A12、风机入口管17、风机16、风机出口管19进入催化燃烧器18,进行燃烧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排放管20进行排放,气体成分分析仪26对气体成分进行实时分析检测,若气体中有机废气成分超标,则开启阀门E28,关闭阀门F29,通过回流管27回流至有机废气引入管2,重新进行吸附处理,待吸附塔B7吸附饱和后,关闭阀门B11、阀门H、阀门C14,开启阀门A10、阀门G和阀门D15,重新通过吸附塔A6进行吸附、吸附塔B7进行脱附,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反复,可实现不间断的有机废气处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