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解炉用污泥分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891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解炉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分解炉用污泥分散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量非常巨大,达到113.6亿立方,产生的脱水污泥量相应也很多达到0.341~0.568亿立方,由于这种脱水污泥含水率为80%以上,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来进行处理,因此形式很严峻。

目前一般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污泥处理,由于污泥进入分解炉后没有分散装置进行分散,从而焚烧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分解炉用污泥分散装置,能够对污泥进行分散,提高焚烧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解炉用污泥分散装置,包括主管道、第一分配管道、两个第二分配管道、若干分散机构,所述主管道的输出端与第一分配管道的中间连通,所述第一分配管道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分配管道的中间连通,所述第二分配管道的两个输出端均设有分散机构,所述分散机构包括出泥口、连接体、安装板和若干第一分散体,所述出泥口与第二分配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出泥口的后端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后端设有安装板,所述第一分散体在安装板的下端排成前后两排,前排的第一分散体与后排的第一分散体交叉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前排相邻的两个第一分散体之间设有若干第二分散体,后排相邻的两个第一分散体之间设有若干第三分散体,第二分散体与第三分散体交叉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出泥口的内通道由前到后逐渐缩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主管道输出的污泥进行分流,最后在通过分散机构进行分散,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对污泥进行分散,提高焚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解炉用污泥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管道、2-第一分配管道、3-第二分配管道、4-分散机构、41-出泥口、42-连接体、43-安装板、44-第一分散体、45-第二分散体、46-第三分散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分解炉用污泥分散装置,包括主管道1、第一分配管道2、两个第二分配管道3、若干分散机构4,所述主管道1的输出端与第一分配管道2的中间连通,所述第一分配管道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分配管道3的中间连通,所述第二分配管道3的两个输出端均设有分散机构4,所述分散机构4包括出泥口41、连接体42、安装板43和若干第一分散体44,所述出泥口41与第二分配管道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出泥口41的后端设有连接体42,所述连接体42的后端设有安装板43,所述第一分散体44在安装板43的下端排成前后两排,前排的第一分散体44与后排的第一分散体44交叉设置,前排相邻的两个第一分散体44之间设有若干第二分散体45,后排相邻的两个第一分散体44之间设有若干第三分散体46,第二分散体45与第三分散体46交叉设置,所述出泥口41的内通道由前到后逐渐缩小。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分解炉用污泥分散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主管道1输出的污泥通过第一分配管道2进入到第二分配管道3,然后从出泥口41输出并冲击在第一分散体44、第二分散体45和第三分散体46上进行分散,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对污泥进行分散,提高焚烧效果。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