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出料管的生物质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5662发布日期:2019-03-22 20:2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出料管的生物质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燃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出料管的生物质燃烧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烧热解课题深的科学家的兴趣,将生物质原料整合或者破碎加工处理后,通过输入一定的空气或者氧气,将炉内温度加热到逾500℃,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生物质大分子物质如木质素等分解成较小分子的燃料物质的热化学转化技术方法,在现有的一些生物质热解燃烧炉中,一些内置的燃烧筒往往仅开设有进料、出料、进气与出气这四个孔,筒的体积一般为圆柱型,进料后往往会产生堆积现象,不易充分燃烧,并且燃烧后,其燃烧后的灰尘等物质不易排出,这些都给使用者带来十分不便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多出料管的生物质燃烧炉。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多出料管的生物质燃烧炉,包括机身外壳,所述机身外壳的中部活动安装有内置燃烧筒,所述内置燃烧筒的外表面套设有外置保温筒;

所述机身外壳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渐窄式排气壁,所述排气壁的窄口处覆盖安装有出气板,所述外置保温筒上方至所述排气壁以下形成集热区,所述集热区内覆盖式设置有集热板;

所述外置保温筒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箱,所述出料箱的下端面开设有若干组漏斗式开口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收集箱;

所述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气机,所述进气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经过出料箱内部,从出料箱的上端穿出贯穿外置保温筒旋转轴线处的外表面,与内置燃烧筒内腔相通;

所述内置燃烧筒与外置保温筒远离进气管的一侧均设置有入料管口,所述入料管口的外表面设置有分级旋转驱动机构,所述分级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内置燃烧筒单独旋转一定圈数或同时旋转所述内置燃烧筒与外置保温筒;

所述内置燃烧筒与外置保温筒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出灰孔;

所述入料管口的入料端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口、位于进料口下方的绞龙式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输出端口与入料管口的入料端固定连接;

所述机身外壳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操控电气箱,所述分级旋转驱动机构与进气机的电源输入端均与所述操控电气箱的控制端口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置燃烧筒的内表面靠近入料管口的位置设为渐宽漏斗式,靠近入料管口处为窄口,其渐变处开设有贯穿所述内置燃烧筒与外置保温筒的出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置保温筒表面开设的出灰孔孔径大于内置燃烧筒表面开设的出灰孔孔径,所述外置保温筒与内置燃烧筒同时旋转时,所述外置保温筒与内置燃烧筒表面的出灰孔位置错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分级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机身外壳表面的驱动电机、套于进料管表面旋转的转盘、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盘的连接皮带以及贯穿转盘的螺纹转杆,所述螺纹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内置燃烧筒的入料管口长于所述外置保温筒的入料管口,所述内置燃烧筒的入料管口长于所述外置保温筒的入料管口部分固定套有固定环,所述外置保温筒的入料管口固定套有凸环,所述固定环与凸环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卡块插入固定环与凸环的滑槽中带动内置燃烧筒与外置保温筒同时旋转,所述卡块退出凸环滑槽后带动内置燃烧筒旋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进料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机,所述进料机驱动进料管内绞龙旋转,所述进料机的电源输入端与操控电气箱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出料箱的底端布满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进料端口之间均设置有尖头凸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出气板处设置放气阀门,渐窄式所述排气壁与机身外壳之间设为预热应用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集热板为蓄热体,所述机身外壳的内壁贴设有隔热膜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机身外壳内利用转动安装的方式设置外置保温筒与内置燃烧筒,可以在进料后旋转整体,可以解决进料而来的燃料堆积问题,并且可以帮助燃料燃烧充分,提高燃烧效率,其内置燃烧筒与外置保温筒的表面均开设有出灰孔,内置出灰孔孔径较小,外置出灰孔孔径较大,在装置进入排出状态时,可以单独旋转内置燃烧筒,即加速内置燃烧筒内的燃料燃烧,还可以帮助内置燃烧筒内的灰尘颗粒物等排出,使用十分方便,操作科学灵活;

2)本发明在外置保温筒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箱,出料箱的底端设置多出料管,辅助灰尘颗粒物排出,多组出料管之间还设置有尖头凸块,防止灰尘与颗粒物累积,进气管通过收集箱与出料管,进一步利用余热加热内部气体,帮助气体进入燃烧筒内更容易燃烧;

3)本发明还设置有方便灵活使用的预热应用箱,可以预热一些待燃烧的物质,方便进料后使用,整体装置有助于燃料灵活燃烧使用,且操作方便,设计巧妙,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进入排出状态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外置保温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内置燃烧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凸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外壳;11、操控电气箱;12、出气板;13、预热应用箱;21、内置燃烧筒;22、外置保温筒;23、出气孔;3、进料口;31、进料管;32、进料机;4、出料箱;41、尖头凸块;42、出料管;43、收集箱;5、进气机;51、进气管;6、集热区;61、集热板;62、排气壁;71、驱动电机;72、连接皮带;73、转盘;74、螺纹转杆;75、卡块;76、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出料管的生物质燃烧炉,包括机身外壳1,机身外壳1的中部活动安装有内置燃烧筒21,内置燃烧筒21的外表面套设有外置保温筒22;

机身外壳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渐窄式排气壁62,排气壁62的窄口处覆盖安装有出气板12,外置保温筒22上方至排气壁62以下形成集热区6,集热区6内覆盖式设置有集热板61;

外置保温筒22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箱4,出料箱4的下端面开设有若干组漏斗式开口的出料管42,出料管4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收集箱43;

收集箱43的一侧设置有进气机5,进气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51,进气管51经过出料箱4内部,从出料箱4的上端穿出贯穿外置保温筒22旋转轴线处的外表面,与内置燃烧筒21内腔相通;

内置燃烧筒21与外置保温筒22远离进气管51的一侧均设置有入料管口,入料管口的外表面设置有分级旋转驱动机构,分级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内置燃烧筒21单独旋转一定圈数或同时旋转内置燃烧筒21与外置保温筒22;

内置燃烧筒21与外置保温筒2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出灰孔;

入料管口的入料端设置有进料机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口3、位于进料口3下方的绞龙式进料管31,进料管31的输出端口与入料管口的入料端固定连接;

机身外壳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操控电气箱11,分级旋转驱动机构与进气机5的电源输入端均与操控电气箱11的控制端口电性连接。

内置燃烧筒21的内表面靠近入料管口的位置设为渐宽漏斗式,靠近入料管口处为窄口,其渐变处开设有贯穿内置燃烧筒21与外置保温筒22的出气孔23;如图3图4所示,外置保温筒22表面开设的出灰孔孔径大于内置燃烧筒21表面开设的出灰孔孔径,外置保温筒22与内置燃烧筒21同时旋转时,外置保温筒22与内置燃烧筒21表面的出灰孔位置错开;分级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机身外壳1表面的驱动电机71、套于进料管31表面旋转的转盘73、连接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与转盘73的连接皮带72以及贯穿转盘73的螺纹转杆74,螺纹转杆7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块75,内置燃烧筒21的入料管口长于外置保温筒22的入料管口,如图5图6所示,内置燃烧筒21的入料管口长于外置保温筒22的入料管口部分固定套有固定环76,外置保温筒22的入料管口固定套有凸环,固定环76与凸环均设置有滑槽,卡块75插入固定环76与凸环的滑槽中带动内置燃烧筒21与外置保温筒22同时旋转,卡块75退出凸环滑槽后带动内置燃烧筒21旋转;进料管3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机32,进料机32驱动进料管31内绞龙旋转,进料机32的电源输入端与操控电气箱11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出料箱4的底端布满出料管42,出料管42的进料端口之间均设置有尖头凸块41;出气板12处设置放气阀门,渐窄式排气壁62与机身外壳1之间设为预热应用箱13;集热板61为蓄热体,机身外壳1的内壁贴设有隔热膜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操控电气箱11控制进料机32启动,使用者可以通过进料口3放料,绞龙式进料管31会将燃料运输至内置燃烧筒21内燃烧,此时,内置燃烧筒21表面开设的出灰孔与外置保温筒22表面开设的出灰孔处于错开状态,此时燃料与燃料燃烧产生的灰尘不易从出灰孔处落入出料箱4内,此时外置保温筒22处于保温状态;

为了可以加速燃料的消耗,可以转动螺纹转杆74,将卡块75卡于固定环76与凸环的卡槽内,控制驱动电机71输出,通过连接皮带72带动转盘73旋转,同时使螺纹转杆74与卡块75带动内置燃烧筒21与外置保温筒22同时旋转,使燃料在内置燃烧筒21内旋转,加速燃烧,此状态为保温燃烧状态;确保一定时间的高质量燃烧后,停止驱动电机71,旋转螺纹转杆74带动卡块75退出凸环的卡槽后,再次启动驱动电机71,单独时内置燃烧筒21旋转,此时由于内置燃烧筒21的出灰孔小于外置保温筒22的出灰孔,燃烧后的灰尘会从较大的外置保温筒22的出灰孔内排入出料箱4内,此状态为排出状态;

为了充分燃烧,通过操控电气箱11启动进气机5,通过进气管51向内置燃烧筒21内通入空气,确保内置燃烧筒21内氧气充足,在保温燃烧状态中,出气孔23位置恒定,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大部分会通过出气孔23排入集热区6内,另一部分通过出灰孔之间的细小间隙向筒外发散;当进入排出状态时,内置燃烧筒21旋转,出灰孔会帮助将燃料燃烧后的灰尘排下至出料箱4内,出料箱4内设置多组出料管42,多组出料管42之间还设置有尖头凸块41,尖头凸块41可以是圆锥状,出料箱4的底板基本均为尖头凸块41的尖头与漏斗式出料管42的漏斗式口,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尘累积,进气管51通过收集箱43与进料管31,其灰尘余温会帮助进气管51内的空气升温,辅助气体进入内置燃烧筒21内燃烧;

集热区6内设置有集热板61,用于收集热量,在排气壁62与机身外壳1之间形成的预热应用箱13内可以放置需要预热的燃烧材料或是其他需要加温的工具等,进一步利用散发出来的余热。

还需要说明的是,进气管51的输出端口与双筒相接,其表面可以安装耐高温轴承,或进气管51的输出端设置为光滑耐高温金属。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