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3596发布日期:2019-02-15 19:59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打火机。



背景技术:

打火机是便携装置,主要用于取火,吸烟,也用于炊事及其他取火。打火机主要部件是点火机构,点火机构动作时,迸发出火花射向燃气区,将燃气引燃。由于其使用的便捷性,深受人们的喜欢。

传统的打火机控制点火机构点火动作的控制件多为按钮,由于按钮的操作时的力臂较短,因此按压操作比较吃力,手感反馈较差,连续多次操作之后会产生手指酸疼,且按压的操作形式比较老旧,不符合追求新潮的使用人群的需求;其次,当有外界物体挤压打火机时,由概率会挤压按钮,造成误点火,从而引起危险,为避免上述隐患的发生,一些打火机的上盖在封闭点火口的同时往往也会将按钮罩于其中,避免按钮的误操作,然而这样会使得上盖及下壳体的体积变大,影响的打火机的便携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式新颖,操作省力的打火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及点火机构,所述的点火机构设置有控制该点火机构点火动作的控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件为侧翻板,所述的侧翻板转动设置于壳体,所述的侧翻板的至少一个局部从壳体侧面翻转并露出于壳体外,供使用者按压或提升,在使用者按压或提升侧翻板时启动点火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打火机的操作方式,从原先的按压点火改变成侧按压或侧提升,并采用侧翻板进行控制,侧翻板相对按钮具有更长的力臂,控制点火机构进行点火操作时更加省力,且相对传统按压的操作方式,该种操作方式更为新颖,会更受人们的喜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壳体包括下壳体及上盖,所述的上盖转动设置于下壳体上方,并将设置于下壳体上方的点火口封闭,所述的下壳体侧面设置有供侧翻板伸出下壳体侧壁的操作口,所述的侧翻板位于操作口处设置有操作板,所述的上盖与侧翻板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的上盖封闭状态下操作板与下壳体外侧面齐平,所述的上盖打开状态下联动机构驱动操作板向下壳体外侧倾斜并使其外露于侧壁外侧,形成供使用者点火操作的操作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的状态下,操作板与下壳体外侧面齐平,外界物体挤压壳体时不会产生误操作,提高安全性能,在需要操作时,随着上盖的开启,侧翻板的操作板向外侧少量翻转形成操作凸起,便于使用者施力,提高操作便捷性,此外,相对按钮位于上盖内的打火机,该种打火机的体积更小,便携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翻转块、联动杆、联动销及引导架,所述的翻转块位于下壳体内并固定设置于上盖,所述的引导架固定设置于下壳体,所述的翻转块铰接设置于引导架,所述的引导架围绕与翻转块铰接的位置设置有弧形的引导轨道,所述的联动杆位于引导架相对翻转块的另一侧,所述的联动销穿过引导轨道,其一端与联动杆铰接,另一端与翻转块铰接,构成联动杆与翻转块的联动,所述的联动杆靠近侧翻板设置有联动块,并在翻转块带动联动杆沿引导轨道移动时联动块推动侧翻板向壳体外侧翻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块作为与上盖与下壳体的铰接配合件的同时,驱动联动杆动作,从而带动侧翻板向壳体外侧少量翻转,形成操作凸起,便于使用者进行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操作板与操作口的形状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板将操作口完全填充,进一步降低误操作的可能性,此外,使壳体外侧更加完整,提高美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下壳体与联动杆对应设置有移动壁,所述的联动杆固定设置有与移动壁相抵并沿移动壁移动的引导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移动壁,配合引导块将联动杆的移动进行引导,使联动杆的移动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点火机构包括压电电子、气箱及燃气点火头,所述的压电电子设置有触发点火动作的点火按钮,所述的侧翻板靠近点火按钮的位置设置有按压部,所述的使用者操作侧翻板时按压部挤压点火按钮,触发压电电子,所述的气箱设置有控气阀,所述的点火按钮侧面设置有按压块,所述的下壳体位于气箱与压电电子之间设置有导柱及沿导柱滑移的撬板,所述的撬板一端与按压块相抵,另一端与控气阀联动设置,所述的点火按钮被挤压时按压块通过撬板使控气阀打开,所述的燃气点火头位于点火口并由控气阀的出气口供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按压部,在使用者操作侧翻板时带动点火按钮动作,触发压电电子,实现点火动作,在侧翻板操作压电电子的过程中,由撬板将点火按钮的动作传递至控气阀,使控气阀也能同时打开,补充气体用于点火,保证点火及放气的同步性,保证打火机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气箱为透明材质,所述的下壳体与气箱对应设置有用于观察气箱内液化燃气液位的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气箱材质,并配合观察窗,便于使用者及时知晓液化燃气的剩余量,及时进行补充,保证日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下壳体相对点火口的另一端设置有雪茄刀及转动安装雪茄刀的安装槽,该雪茄刀的刀刃处可转动至安装槽外进行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雪茄刀,使打火机的功能更多元化,转动雪茄刀即可收纳及使用,操作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点火机构为电热式点火机构或电弧式点火机构,所述的电热式点火机构包括电源、高压发生装置及电弧发生头,电源的电流经高压发生装置高压处理后在电弧发生头产生电弧,所述的电热式点火机构包括电源、由电池供电进行点火的点火单元、以及用于点火单元与电池通断电连接的点火开关,该点火单元可为电热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点火机构也更换为电热式点火机构或电弧式点火机构,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处于上盖打开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去除下壳体的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去除下壳体及中架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火机,包括壳体及点火机构,点火机构设置有控制该点火机构点火动作的控制件,控制件为侧翻板3,侧翻板3转动设置于壳体,侧翻板3的至少一个局部从壳体侧面翻转并露出于壳体外,供使用者按压或提升,在使用者按压或提升侧翻板3时启动点火机构,改变打火机的操作方式,从原先的按压点火改变成侧按压或侧提升,并采用侧翻板3进行控制,侧翻板3相对按钮具有更长的力臂,控制点火机构时更加省力,且相对传统按压的操作方式,该种操作方式更为新颖,会更受人们的喜爱,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按压进行点火。

壳体包括下壳体1及上盖2,上盖2转动设置于下壳体1上方,并将设置于下壳体1上方的点火口11封闭,下壳体1侧面设置有供侧翻板3伸出下壳体1侧壁的操作口12,侧翻板3位于操作口12处设置有操作板31,上盖2与侧翻板3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上盖2封闭状态下操作板31与下壳体1外侧面齐平,上盖2打开状态下联动机构驱动操作板31向下壳体1外侧倾斜并使其外露于侧壁外侧,形成供使用者点火操作的操作凸起32,在不使用的状态下,操作板31与下壳体1外侧面齐平,外界物体挤压壳体时不会产生误操作,提高安全性能,在需要操作时,随着上盖2的开启,侧翻板3的操作板31向外侧少量翻转形成操作凸起32,便于使用者施力,提高操作便捷性,此外,相对按钮位于上盖2内的打火机,该种打火机的体积更小,便携性更好,下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与上盖2铰接的中架19。

联动机构包括翻转块21、联动杆4、联动销41及引导架13,翻转块21位于下壳体1内并固定设置于上盖2,引导架13固定设置于下壳体1,翻转块21铰接设置于引导架13,引导架13围绕与翻转块21铰接的位置设置有弧形的引导轨道131,联动杆4位于引导架13相对翻转块21的另一侧,联动销41穿过引导轨道131,其一端与联动杆4铰接,另一端与翻转块21铰接,构成联动杆4与翻转块21的联动,联动杆4靠近侧翻板3设置有联动块42,并在翻转块21带动联动杆4沿引导轨道131移动时联动块42推动侧翻板3向壳体外侧翻转,翻转块21作为与上盖2与下壳体1的铰接配合件的同时,驱动联动杆4动作,从而带动侧翻板3向壳体外侧少量翻转,形成操作凸起,便于使用者进行施力。

操作板31与操作口12的形状相适配,操作板31将操作口12完全填充,进一步降低误操作的可能性,此外,使壳体外侧更加完整,提高美感。

下壳体1与联动杆4对应设置有移动壁14,联动杆4固定设置有与移动壁14相抵并沿移动壁14移动的引导块43,增设移动壁14,配合引导块43将联动杆4的移动进行引导,使联动杆4的移动更加准确。

点火机构包括压电电子5、气箱6及燃气点火头,压电电子5设置有触发点火动作的点火按钮51,侧翻板3靠近点火按钮51的位置设置有按压部33,使用者操作侧翻板3时按压部33挤压点火按钮51,触发压电电子5,气箱6设置有控气阀61,点火按钮51侧面设置有按压块52,下壳体1位于气箱6与压电电子5之间设置有导柱15及沿导柱15滑移的撬板16,撬板16一端与按压块52相抵,另一端与控气阀61联动设置,点火按钮51被挤压时按压块52通过撬板16使控气阀61打开,燃气点火头位于点火口11并由控气阀61的出气口供气连接,增设按压部33,在使用者操作侧翻板3时带动点火按钮51动作,触发压电电子5,实现点火动作,在侧翻板3操作压电电子5的过程中,由撬板16将点火按钮51的动作传递至控气阀61,使控气阀61也能同时打开,补充气体用于点火,保证点火及放气的同步性,保证打火机正常运行,燃气点火头为直冲宝塔7。

气箱6为透明材质,下壳体1与气箱6对应设置有用于观察气箱6内液化燃气液位的观察窗17,改变气箱6材质,并配合观察窗17,便于使用者及时知晓液化燃气的剩余量,及时进行补充,保证日常使用。

下壳体1相对点火口11的另一端设置有雪茄刀8及转动安装雪茄刀8的安装槽18,该雪茄刀8的刀刃处可转动至安装槽18外进行使用,增设雪茄刀8,使打火机的功能更多元化,转动雪茄刀8即可收纳及使用,操作便捷。

点火机构为电热式点火机构或电弧式点火机构,电热式点火机构包括电源、高压发生装置及电弧发生头,电源的电流经高压发生装置高压处理后在电弧发生头产生电弧,电热式点火机构包括电源、由电池供电进行点火的点火单元、以及用于点火单元与电池通断电连接的点火开关,该点火单元可为电热件,点火机构也更换为电热式点火机构或电弧式点火机构,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电热式点火机构或电弧式点火机构均为现有结构,未在附图中表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