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排渣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6158发布日期:2018-10-16 20:04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排渣口装置,应用于生物质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快速发展,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化石燃料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其中,生物质燃料发电技术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目前可利用的生物质燃料主要包括:稻壳、秸秆、油菜杆、玉米杆、木材、树根等。这些生物质燃料的共同特点是:可燃基挥发份大多在80%以上,燃烧产物中的灰比重小、熔点低、高温下具有粘结性。因此,在燃烧这些生物质燃料时,容易产生结渣和堵灰的现象。这在生物质燃烧系统的设计中必须给予重视。

近年来,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已成为生物质燃料焚烧发电技术的主要设备,这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通常设有排渣装置,将废渣排出炉膛。然而,在燃烧生物质燃料时,尤其是农业废弃物,灰渣易粘结成团,堵塞排渣管,使锅炉排渣不畅,造成布风不均,导致床温局部偏高,炉膛结焦,影响燃烧效率甚至锅炉紧急停炉。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方法主要有三种:

其一,针对燃料特性更改风帽型式,提高布风均匀性。由于生物质燃料类型广泛,各季节入炉燃料种类变化巨大,当燃料发生改变,设计的风帽与实际燃料不匹配时,仍然会出现炉膛布风不均,导致结渣,最终造成排渣不畅甚至堵塞排渣管。

其二,在正常排渣管上开孔连接桶渣管,当炉膛底部灰渣过多,堵塞排渣管时,司炉工人使用铁杆通过桶渣管人工桶渣,疏通堵塞物。此方法费时费力,治标不治本,当渣块位于铁杆无法到达的位置时,只能停炉检修。同时,桶渣过程中热灰渣容易飞出伤人,对桶渣人员的人身安全有很大危害。

其三,采用吹灰排渣和机械桶渣,此方法可以顺利排渣,但是新增电器设备、机械设备需要连续运行,提高了厂用电,降低了经济性,同时容易发生故障,需要定期检修,运行、维护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保证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排渣的排渣口布置,防止灰渣粘结成团导致排渣管堵塞。此布置结构简单,经济安全,有助于提高锅炉连续运行稳定性,确保锅炉燃烧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排渣口装置,包括定向风帽、排渣通道、流化风帽、水冷膜式壁、水冷壁集箱、水冷壁让管、耐火浇注料、布风板、炉膛风室,炉膛风室和布风板由水冷膜式壁、水冷壁集箱和水冷壁让管组成,排渣通道穿过布风板与炉膛风室,排渣通道上方连接炉膛燃烧室,下方与排渣管连接,布风板上布置有流化风帽,布风板上位于排渣通道四周布置有定向风帽。

作为优选,所述述排渣通道截面形状为矩形,布置于布风板上靠近炉前给料口方向,正对给料口布置。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管通常为Φ219mm的管子,布置于炉膛中心线两侧靠近炉后回料器方向,在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由于燃料自身的特性,布风板炉前侧容易产生结渣,且渣块较大,Φ219mm的排渣管不易排出,容易堵塞。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渣通道截面为矩形,尺寸为250mm x 580mm,采用矩形大截面型式,布置于靠近炉前给料口方向,正对给料口布置,结合实际充分考虑了生物质燃料的特性,使得燃烧产生的大渣更加容易排出,不会堵塞排渣通道。传统Φ219mm排渣管,在堵塞后需要在锅炉运行时司炉工人用铁杆通过焊接在排渣管上的捅渣管进行捅渣操作,此方法费时费力,治标不治本,当渣块位于无法捅渣的位置时,只能停炉进行检修,影响锅炉稳定运行,降低经济性。且此操作具有一定危险性,在捅渣过程中灰渣飞出容易伤人,造成事故。本实用新型通过扩大排渣通道截面,保证大块灰渣顺利排出,不会堵塞排渣管,避免了人工进行捅渣的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排渣通道在水冷膜式壁上的开孔由水冷壁让管组成,构成完整水循环回路。

作为优选,所述水冷壁让管为膜式壁结构,内侧敷设耐火浇注料构成排渣通道。该结构用以防止水冷壁让管受高温灰渣磨损和受热变形导致排渣装置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定向风帽出口与水平面之间呈0~50°向下偏转的夹角。定向风帽布置在布风板上排渣通道矩形口四周,其作用是将较大的灰渣吹向排渣通道,使大灰渣顺利排出炉膛。

作为优选,所述水冷膜式壁和水冷壁集箱组成炉膛风室,炉膛风室为膜式壁密封结构。排渣通道采用水冷膜式壁结构,水冷壁让管内部工质温度与炉膛风室管子内部的工质温度保持一致,两者一起向下膨胀且不存在膨胀差,同时,采用膜式壁结构保证了密封性,灰渣不会漏出。

作为优选,所述水冷膜式壁和水冷壁集箱组成的炉膛风室中,布置有风室落灰口,落灰口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锅炉正常运行时,流化风帽的作用是使锅炉一次风流化,提供稳定、均匀的流化风,燃烧产生的灰渣通过排渣通道排出炉膛至冷渣器,排渣口四周的定向风帽的作用是对排渣口附近的灰渣进行吹扫,使其进入排渣通道并被顺利排出炉膛。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管堵塞时锅炉无法连续运行的技术难题,提高了锅炉运行稳定性。其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满足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要求,使得灰渣能顺利排出,提高锅炉连续运行稳定性,降低被迫停炉率。

其二,不含电器元件及运动构件,可在制造厂内整体制造出厂,现场安装方便,后期运行、维护成本低,可靠性高,经济性高。

其三,解决了排渣管堵塞问题,无需人工桶渣,降低劳动强度,保护人员身体健康与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例的主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例的俯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例排渣口区域的放大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例排渣口区域风帽的放大图。

图中,1、定向风帽,2、排渣通道,3、流化风帽,4、水冷膜式壁,5、水冷壁集箱,6、落灰口,7、水冷壁让管,8、耐火浇注料,9、排渣管,10、布风板,11、炉膛风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如附图1-4所示,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排渣口装置,包括定向风帽(1)、排渣通道(2)、流化风帽(3)、水冷膜式壁(4)、水冷壁集箱(5)、水冷壁让管(7)、耐火浇注料(8)、布风板(10)、炉膛风室(11),其特征是,所述炉膛风室(11)和布风板(10)由水冷膜式壁(4)、水冷壁集箱(5)和水冷壁让管(7)组成,排渣通道(2)穿过布风板(10)与炉膛风室(11),排渣通道(2)上方连接炉膛燃烧室,下方与排渣管(9)连接,布风板上布置有流化风帽(3),布风板上位于排渣通道(2)四周布置有定向风帽(1)。

由水冷膜式壁(4)、水冷壁集箱(5)、水冷壁让管(7)组成布风板(10)与炉膛风室(11)封闭空间,排渣通道(2)穿过布风板(10)与炉膛风室(11),上方连接炉膛燃烧室,下方出口与排渣管(9)连接。由于工质温度一致,排渣通道(2)与炉膛风室(11)整体向下膨胀,没有膨胀差。布风板(10)上设有流化风帽(3),用于保证锅炉一次风流化均匀。布风板(10)上耐火浇注料(8)形成床层,保护布风板(10)管子以及保证密封。排渣口四周设有定向风帽(1),用以吹扫排渣口四周的灰渣,使灰渣顺利进入排渣通道(2)排出炉膛。水冷壁让管(7)为膜式壁结构,内侧由耐火浇注料(8)构成排渣空间,灰渣从此排出。由水冷壁让管(7)与耐火浇注料(8)构成的排渣通道,可以有效保证排渣通道(2)的密封,保护水冷壁(7)不受磨损。风室中设有落灰口(6),当风室漏灰时,可以通过落灰口(6)将风室中的漏灰排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