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1601发布日期:2019-01-04 22:44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具体的说是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燃烧装置,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发展,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其高效、环保、煤种适应性广等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采用床下轻油点火,床下点火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一般采用风室两侧进风方式,但由于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出口偏于锅炉一侧,一次热风风道往往两侧不等长,造成风室风压风温不均匀,或是需设置多个弯头以均匀分配两侧一次热风风道,加大了风道阻力,占用了有限的操作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燃烧装置,能够有效简化一次热风风道结构,减小风道阻力,使风室风压风温更均匀,减少床上燃烧供风死区。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燃烧装置包括油燃烧器、点火混风燃烧室、点火混风主风道和锅炉风室,其特征是:锅炉风室的一侧依次连接点火混风主风道、点火混风燃烧室和油燃烧器,油燃烧器的燃烧口伸入点火混风燃烧室中,点火混风主风道侧面设有一次热风口,一次热风口开口朝向锅炉炉床下部中心。

进一步的,点火混风燃烧室为圆筒结构,包括内外设置的燃烧室耐高温层和燃烧室保温层

进一步的,燃烧室耐高温层采用莫来石砖砌制,燃烧室保温层采用漂珠砖砌制。

进一步的,点火混风主风道为圆锥台结构,点火混风主风道从连接点火混风燃烧室一端向连接锅炉风室一端横截面尺寸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点火混风主风道侧面设有检修人孔,侧面检修人孔与一次热风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点火混风主风道内侧壁上焊接抓钉,点火混风主风道内侧壁上通过抓钉从外向内依次浇注风道保温层和风道耐火层。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够有效简化一次热风风道结构,减小风道阻力,使风室风压风温更均匀,减少床上燃烧供风死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油燃烧器、2-点火混风燃烧室、3-点火混风主风道、4-锅炉风室、5-一次热风口、6-燃烧室保温层、7-燃烧室耐高温层、8-一次热风口、9-检修人孔、10-抓钉、11-风道保温层、12-风道耐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油燃烧器1、点火混风燃烧室2、点火混风主风道3和锅炉风室4。

锅炉风室4的一侧依次连接点火混风主风道3、点火混风燃烧室2和油燃烧器1,油燃烧器1的燃烧口伸入点火混风燃烧室2中。

所述点火混风燃烧室2为圆筒结构,包括内外设置的燃烧室耐高温层7和燃烧室保温层6,燃烧室耐高温层7采用莫来石砖砌制,燃烧室保温层6采用漂珠砖砌制,圆筒状的点火混风燃烧室2保证了油点火时的高温均匀燃烧。

所述点火混风主风道3为圆锥台结构,点火混风主风道3从连接点火混风燃烧室2一端向连接锅炉风室4一端横截面尺寸逐渐变大。

点火混风主风道3侧面设有一次热风口5,一次热风口5开口朝向锅炉炉床下部中心,混合均匀的热风可以扩散状充满床下部,减少供风死区。

点火混风主风道3侧面设有检修人孔9,侧面检修人孔9与一次热风口5相对设置,检修人孔9方便人员进行检修。

点火混风主风道3内侧壁上焊接抓钉10,点火混风主风道3内侧壁上通过抓钉10从外向内依次浇注风道保温层11和风道耐火层12,防止点火混风主风道3侧壁过热。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够有效简化一次热风风道结构,减小风道阻力,使风室风压风温更均匀,减少床上燃烧供风死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