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返料灰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0139发布日期:2019-08-31 02:2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返料灰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返料灰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返料灰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加工领域也在快速发展,在机械加工及制造业,少不了锅炉的使用,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其种类繁多,按燃料种类可分为燃煤锅炉、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其中,燃煤锅炉的炉膛内会产生大量煤灰。所以常见的锅炉需要配套除灰和除渣装置,灰和渣同属于煤燃烧后的废弃产物,不论是链条炉还是煤粉炉或是循环流化床锅炉,都一样,炉渣产生于锅炉下部,相对颗粒较粗,一般分固态和液态排渣两种,基本是靠重力连续或定期排放,炉渣排放时一般要用水冷却,热态排放一般在800-1000度,链条炉要低一些,冷却后一般在200度以下。炉灰是由于颗粒度较细,被锅炉燃烧需要的送风带走,然后在锅炉烟道尾部设立烟气和炉灰的分离装置,进行分离;然而常用的锅炉要么只是单独的除灰要么就是单独的除渣,在除灰和除渣过程中,底渣中都带有很高的温度,这样就需要冷渣器来给灰和渣来进行冷却降温,现有的技术中都是采用单独的除灰系统和除渣系统,这样就存在以下缺点:除灰系统和除渣系统各使用一台冷渣器,造成设备和资源的极大浪费,设备的利用率不高,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返料灰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锅炉返料灰处理装置,包括锅炉返料器,在所述锅炉返料器下方设有返料口,所述返料口连接有卸灰管道,锅炉返料器内的返料灰通过返料口落入卸灰管道内,所述卸灰管道与冷渣器的入口相连接,所述冷渣器为除渣系统用冷渣器,卸灰管道内的返料灰输送到冷渣器内,并由冷渣器进行余热处理,在所述卸灰管道上设有吹灰口,所述吹灰口通过通风管与压缩空气源相连接,因为返料灰的重量比较轻,所以如果返料器和冷渣器布置的位置相距较远时,仅仅依靠返料灰的重力无法将返料灰输送到冷渣器内,所以就需要通风管通过吹灰口向卸灰管道内吹入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来辅助返料灰输送到冷渣器内,在所述通风管上设有单向控制阀,在需要输送返料灰的时候将单向控制阀打开,压缩空气通过通风管和吹灰口进入卸灰管道,在返料灰较少或不需要输送时,将单向控制阀关闭即可,这样可以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压缩空气可以随时取用,减少了输送设备的使用和运行,降低了生产成本,安全环保无污染。

优选的,所述吹灰口的数量为若干个,这样在返料器和冷渣器布置的位置相距较远时,只有一个吹灰口不能够将返料灰完全输送到冷渣器中,在输送过程中,返料灰会由于自身的重力在卸灰管道内沉淀堆积,从而影响到整个装置的整体运行,使其工作效率下降,所以可以在卸灰管道的不同位置设置多个吹灰口,这样通过多个吹灰口向卸灰管道内吹入压缩空气来辅助返料灰的输送,保证返料灰能够快速的通过卸灰管道输入到冷渣器内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

优选的,所述卸灰管道分为竖直卸灰管道和倾斜卸灰管道,所述垂直卸灰管道与所述返料器的返料口相连接,所述倾斜卸灰管道与所述冷渣器相连接,考虑到卸灰管道的布置问题,卸灰管道如果是一根直管连接返料器的返料口和冷渣器的话,会受到锅炉空间的限制,不容易布置管道,而将卸灰管道分为竖直卸灰管道和倾斜卸灰管道的话,就可以根据所在的空间合理的布置卸灰管道,尽可能的缩小该装置占用的体积空间,竖直卸灰管道与返料器的返料口相连接,使得返料灰快速的输送出来,不会在返料器内造成沉淀堆积,而设有倾斜卸灰管道,使得返料灰在疏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其一部分重力,更加节能环保,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吹灰口分别设于所述竖直卸灰管道的上半部分、所述倾斜卸灰管道靠近冷渣器处和竖直卸灰管道与倾斜卸灰管道的连接处,这样使得返料灰的输送更加的快速高效,避免因为卸灰管道较长造成返料灰的输送速度变缓,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在竖直卸灰管道与倾斜卸灰管道的连接处容易造成返料灰的堆积进而造成卸灰管道的阻塞,在此处设有吹灰口可以通过压缩空气促进返料灰的输送,不会造成返料灰的输送死角,保证了返料灰一直能够快速稳定的输送。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和卸灰管道为Q235无缝钢管,Q235材料的韧性和塑性较好,有一定的伸长率,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热加工性,使用寿命长,无缝钢管是一种具有中空截面、周边没有接缝的长条钢材,钢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输送石油、天然气、煤气、水及某些固体物料的管道等,钢管与圆钢等实心钢材相比,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是一种经济截面钢材,可以承受返料灰的高温,使其不会被返料灰的高温融化或者损坏,保证该装置能够长期稳定的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2.采用该装置来处理锅炉的返料灰,解放了人工,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了为处理返料灰停炉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3.与除渣系统共用冷渣器,节省了设备和设备运行费用,避免了能源不必要的浪费;4.采用压缩空气辅助返料灰的输送,节能环保,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卸灰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锅炉返料器,2.压缩空气源,3.单向控制阀,4.通风管,5.吹灰口,6.卸灰管道,61.竖直卸灰管道,62.倾斜卸灰管道,7.冷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中1-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锅炉返料灰处理装置,包括锅炉返料器1,在所述锅炉返料器1下方设有返料口,所述返料口连接有卸灰管道6,锅炉返料器内1的返料灰通过返料口落入卸灰管道6内,所述卸灰管道6与冷渣器7的入口相连接,所述冷渣器7为除渣系统用冷渣器,卸灰管道6内的返料灰输送到冷渣器7内,并由冷渣器7进行余热处理,在所述卸灰管道6上设有吹灰口5,所述吹灰口5通过通风管4与压缩空气源2相连接,因为返料灰的重量比较轻,所以如果返料器1和冷渣器7布置的位置相距较远时,仅仅依靠返料灰的重力无法将返料灰输送到冷渣器7内,所以就需要通风管4通过吹灰口5向卸灰管道6内吹入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来辅助返料灰输送到冷渣器7内,在所述通风管4上设有单向控制阀3,在需要输送返料灰的时候将单向控制阀3打开,压缩空气通过通风管4和吹灰口5进入卸灰管道6,在返料灰较少或不需要输送时,将单向控制阀3关闭即可,这样可以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压缩空气可以随时取用,减少了输送设备的使用和运行,降低了生产成本,安全环保无污染。

所述吹灰口5的数量为若干个,这样在返料器1和冷渣器7布置的位置相距较远时,只有一个吹灰口5不能够将返料灰完全输送到冷渣器7中,在输送过程中,返料灰会由于自身的重力在卸灰管道6内沉淀堆积,从而影响到整个装置的整体运行,使其工作效率下降,所以可以在卸灰管道6的不同位置设置多个吹灰口5,这样通过多个吹灰口5向卸灰管道6内吹入压缩空气来辅助返料灰的输送,保证返料灰能够快速的通过卸灰管道6输入到冷渣器7内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

所述卸灰管道6分为竖直卸灰管道61和倾斜卸灰管道62,所述垂直卸灰管道61与所述返料器1的返料口相连接,所述倾斜卸灰管道62与所述冷渣器7相连接,考虑到卸灰管道6的布置问题,卸灰管道6如果是一根直管连接返料器1的返料口和冷渣器7的话,会受到锅炉空间的限制,不容易布置管道,而将卸灰管道6分为竖直卸灰管道61和倾斜卸灰管道62的话,就可以根据所在的空间合理的布置卸灰管道6,尽可能的缩小该装置占用的体积空间,竖直卸灰管道61与返料器1的返料口相连接,使得返料灰快速的输送出来,不会在返料器1内造成沉淀堆积,而设有倾斜卸灰管道62,使得返料灰在输送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其一部分重力,更加节能环保,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所述吹灰口5分别设于所述竖直卸灰管道61的上半部分、所述倾斜卸灰管道62靠近冷渣器7处和竖直卸灰管道61与倾斜卸灰管道62的连接处,这样使得返料灰的输送更加的快速高效,避免因为卸灰管道6较长造成返料灰的输送速度变缓,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在竖直卸灰管道61与倾斜卸灰管道62的连接处容易造成返料灰的堆积进而造成卸灰管道6的阻塞,在此处设有吹灰口5可以通过压缩空气促进返料灰的输送,不会造成返料灰的输送死角,保证了返料灰一直能够快速稳定的输送。

所述通风管4和卸灰管道6为Q235无缝钢管,Q235材料的韧性和塑性较好,有一定的伸长率,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热加工性,使用寿命长,无缝钢管是一种具有中空截面、周边没有接缝的长条钢材,钢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输送石油、天然气、煤气、水及某些固体物料的管道等,钢管与圆钢等实心钢材相比,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是一种经济截面钢材,可以承受返料灰的高温,使其不会被返料灰的高温融化或者损坏,保证该装置能够长期稳定的使用。

图中1-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锅炉返料灰处理装置,包括锅炉返料器1,在所述锅炉返料器1下方设有返料口,所述返料口连接有卸灰管道6,锅炉返料器内1的返料灰通过返料口落入卸灰管道6内,所述卸灰管道6与冷渣器7的入口相连接,所述冷渣器7为除渣系统用冷渣器,卸灰管道6内的返料灰输送到冷渣器7内,并由冷渣器7进行余热处理,在所述卸灰管道6上设有吹灰口5,所述吹灰口5通过通风管4与压缩空气源2相连接,因为返料灰的重量比较轻,所以如果返料器1和冷渣器7布置的位置相距较远时,仅仅依靠返料灰的重力无法将返料灰输送到冷渣器7内,所以就需要通风管4通过吹灰口5向卸灰管道6内吹入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来辅助返料灰输送到冷渣器7内,在所述通风管4上设有单向控制阀3,在需要输送返料灰的时候将单向控制阀3打开,压缩空气通过通风管4和吹灰口5进入卸灰管道6,在返料灰较少或不需要输送时,将单向控制阀3关闭即可,这样可以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压缩空气可以随时取用,减少了输送设备的使用和运行,降低了生产成本,安全环保无污染。

所述吹灰口5的数量为若干个,这样在返料器1和冷渣器7布置的位置相距较远时,只有一个吹灰口5不能够将返料灰完全输送到冷渣器7中,在输送过程中,返料灰会由于自身的重力在卸灰管道6内沉淀堆积,从而影响到整个装置的整体运行,使其工作效率下降,所以可以在卸灰管道6的不同位置设置多个吹灰口5,这样通过多个吹灰口5向卸灰管道6内吹入压缩空气来辅助返料灰的输送,保证返料灰能够快速的通过卸灰管道6输入到冷渣器7内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

所述卸灰管道6分为竖直卸灰管道61和倾斜卸灰管道62,所述垂直卸灰管道61与所述返料器1的返料口相连接,所述倾斜卸灰管道62与所述冷渣器7相连接,考虑到卸灰管道6的布置问题,卸灰管道6如果是一根直管连接返料器1的返料口和冷渣器7的话,会受到锅炉空间的限制,不容易布置管道,而将卸灰管道6分为竖直卸灰管道61和倾斜卸灰管道62的话,就可以根据所在的空间合理的布置卸灰管道6,尽可能的缩小该装置占用的体积空间,竖直卸灰管道61与返料器1的返料口相连接,使得返料灰快速的输送出来,不会在返料器1内造成沉淀堆积,而设有倾斜卸灰管道62,使得返料灰在输送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其一部分重力,更加节能环保,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例子,相关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减少、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