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烬风道的限位装置及限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89967发布日期:2020-03-13 06:47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用于燃烬风道的限位装置及限位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烬风道的限位装置及限位方法。



背景技术:

锅炉燃烬风风道从二次热风道向上引出到燃烬风燃烧器层,后成“t”形分开,在燃烬风燃烧器层再水平转向90度与燃烧器相接。当风道采用吊挂方式时,通常仅在“t”形风道竖直段四周做相应限位。在燃尽风道截面较小,风道两分支风道较长的情况下,原有限位无法控制两风道臂在其内部流体的作用下产生的随意摆动。当摆动幅度过大时,会造成相关位置膨胀节的撕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原有限位无法控制两风道臂在其内部流体的作用下产生的随意摆动,当摆动幅度过大时,会造成相关位置膨胀节的撕裂的问题,提供一种设置在风道臂上。用于限制风道随意摆动进而防止相关膨胀节撕裂的用于燃烬风道的限位装置及限位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燃烬风道的限位装置,该用于燃烬风道的限位装置焊接在锅炉钢结构的柱子上,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焊接在所述的柱子上的两个主型钢,两个所述的主型钢之间焊接一个第一限位型钢和两个第二限位型钢,支柱的一端位于第一限位型钢与第二限位型钢之间,另一端与焊接在燃尽风道内壁上的风道加强型钢焊接。

所述的用于燃烬风道的限位装置,所述的主型钢与所述的柱子之间设置支撑型钢。

所述的用于燃烬风道的限位装置,所述的支柱是由一个型钢和焊接在型钢两侧的钢板组成。

一种用于燃烬风道的限位装置的限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定燃尽风道上上升段的中心点为风道固定点,分支风道臂的长度为l1,风道固定点与侧燃尽风道支柱的垂直距离为l3,第一限位型钢与支柱位于第一限位型钢与第二限位型钢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为膨胀间隙a:

其中:t为燃尽风道温度;1.3为碳钢膨胀系数;

可以限制风道前后方向的位移;

第二限位型钢与支柱之间的竖直距离为膨胀间隙c:

其中:t为燃尽风道温度;1.3为碳钢膨胀系数;

第二限位型钢与支柱之间的水平距离为膨胀间隙b,b为0-5mm,可以限制风道左右方向的位移。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于燃烬风道采用吊挂方式的情况,该结构设置在风道臂上,用于限制风道随意摆动进而防止相关膨胀节撕裂。该限位装置一端焊接在锅炉钢结构柱子上,距离风道较远,属于远距离限位装置。

本发明实现了风道4个方向上的限位功能。保证了风道稳定运行。

本发明新结构有效的控制了风道摆动幅度,进而防止相关膨胀节撕裂。起到了远距离限位的作用,该新结构已成功用于华能渭南工程当中。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附图3是限位装置安装后的俯视图;

附图4是限位装置安装后的主视图;

图中:1、侧燃尽风道;3、燃尽风道上升段;4、分支风道臂;5、限位装置;6、主型钢;7、柱子;8、加强筋;9、燃尽风道内壁;10、风道加强型钢;11、支柱;12、第二限位型钢;13、第一限位型钢;14、支撑型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燃烬风道的限位装置,该用于燃烬风道的限位装置焊接在锅炉钢结构的柱子7上,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焊接在所述的柱子上的两个主型钢6,两个所述的主型钢之间焊接一个第一限位型钢13和两个第二限位型钢12,支柱11的一端位于第一限位型钢与第二限位型钢之间,另一端与焊接在燃尽风道内壁9上的风道加强型钢10焊接,主型钢,支撑型钢及柱子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在两个主型钢之间焊接第一限位型钢形成框架结构。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燃烬风道的限位装置,所述的主型钢与所述的柱子之间设置支撑型钢14。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用于燃烬风道的限位装置,所述的支柱是由一个型钢和焊接在型钢两侧的钢板组成,风道加强型钢与支柱之间焊接加强筋8,为了防止护板上型钢受力变形,在安装支柱的护板上设置了加强筋与风道焊接。加强筋起到增加型钢强度的作用。

实施例4:

一种用于燃烬风道的限位装置的限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该限位装置5设置在侧燃尽风道1上,设定燃尽风道上上升段3的中心点为风道固定点,分支风道臂4的长度为l1,风道固定点与侧燃尽风道支柱的垂直距离为l3,第一限位型钢与支柱位于第一限位型钢与第二限位型钢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为膨胀间隙a:

其中:t为燃尽风道温度;1.3为碳钢膨胀系数;

可以限制风道前后方向的位移;

第二限位型钢与支柱之间的竖直距离为膨胀间隙c:

其中:t为燃尽风道温度;1.3为碳钢膨胀系数;

第二限位型钢与支柱之间的水平距离为膨胀间隙b,b为0-5mm,可以限制风道左右方向的位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