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油点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3458发布日期:2019-11-05 22:01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油点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点火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油点火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的煤炭炉机需要使用点火燃烧器进行点火,但现有的点火燃烧器在点火过程中存在点火点位置处油压低,燃油雾化效果差,燃烧不充分,燃烧热值达不到点燃煤粉的温度,甚至由于油压过低出现灭火的现象,而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通常做法为加大油库输出的燃油压力,同时增加喷油孔直径,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但这同时也是燃油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从而使煤炭炉机点火的成本大大提高,而且由于燃油燃烧不充分,往往会产生二氧化硫、烟尘等一些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微油点火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点火系统燃油消耗量大,且燃烧不充分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对燃油进行加压、雾化,使燃油充分燃烧,从而使燃烧热值达到点燃煤粉的温度,避免灭火和环境污染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油点火系统,包括现场控制柜、空压站、油箱和高压风机,所述油箱的经手动球阀、油泵、过滤器后与压力调节泵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泵的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微油枪的进油口;

所述空压站的出气口通过压缩空气管连接微油枪的压缩空气进气口;

所述高压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接入所述微油枪的高压进气口;

所述现场控制柜内设置有调节控制器和开关控制器,所述压力调节泵的控制端与所述调节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空压站以及所述高压风机的控制端均与所述开关控制器电连接。

采用上述一种微油点火系统,所述油箱中的燃油在所述油泵的作用下进入经所述过滤器进入所述压力调节泵,经所述压力调节泵调压后经所述进油口送入所述微油枪,增大所述微油枪的喷油压力,从而实现燃油的雾化效果,同时所述空压站内的压缩空气经压缩空气管送入所述微油枪,从而为燃油雾化提供动力,同时为燃油燃烧提供氧气,高压空气经所述高压风机送入所述微油枪,通过高压风使燃油进一步雾化,同时为燃油燃烧进行二次供氧,实现燃油的三重雾化,增强了燃油的雾化,提高了油火焰的刚性以及燃油的燃尽率,实现了窑炉点火的低负荷稳燃。

作为优选,所述油泵的输出管路上设置有回油调节阀,所述回油调节阀的输出端通过管路接入所述油箱的回油口。

作为优选,所述空压站与所述微油枪的输气管道上安装有针型阀。

作为优选,所述微油枪包括外壳、固定座和防护罩,所述外壳为圆筒状,尾部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设置有高压进气口、进油口和压缩空气进气口,且所述高压进气口位于所述封板的中心,所述外壳内固定设置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喷油口,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喷嘴,且所述喷嘴朝向所述喷油口,所述喷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U型的燃油预热管和压缩空气预热管,且所述燃油预热管和所述压缩空气预热管的U型转弯处均穿过所述喷油口伸向所述外壳的前端,所述燃油预热管和所述压缩空气预热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座,分别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压缩空气进气口相连,所述燃油预热管和所述压缩空气预热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固定座,并分别通过所述固定座内部的燃油输送通道和压缩空气输送通道接入所述喷嘴内,所述固定座外侧转动安装有用于使高压空气通过的旋流环;

所述防护罩滑动套接在所述外壳的外圆面上,所述防护罩朝向所述喷油口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盖板,且所述防护盖板的顶部通过扭力合页与所述防护罩转动连接,所述防护罩的尾部设置有两个连接片,且两个所述连接片呈180°分布在所述防护罩的外圆面上,所述连接片上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为两端带有凸环的工字型阶梯圆轴,所述封板的外侧设置有大于所述外壳外圆面的凸沿,所述滑杆中部横向贯穿所述凸沿,所述滑杆上套接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凸沿之间,所述凸沿的侧壁上滑动安装有限位销,且所述限位销垂直于所述滑杆,所述滑杆上设置有竖直贯穿的限位孔,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与所述限位销的轴径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前端与所述喷油口连接的部分设置有锥形导流面,且该锥形导流面由所述喷油口向所述外壳的尾部一侧直径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尾部通过连接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为伞状骨架,该伞状骨架的锥顶朝向所述高压进气口,所述连接架的外边缘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旋流环包括环形套和若干圆周均布在该环形套外圆面上的螺旋形叶片,且该螺旋形叶片的外边缘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间距为0.3-0.5mm,所述旋流环的环形套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调节泵提高燃油输送压力,同时向喷嘴内输入压缩空气,提高燃油经喷嘴喷出时的雾化效果,并同时在喷嘴外侧施加高压风,进一步对喷嘴喷出的油进行增氧和雾化,从而实现三重雾化,提高油火焰的刚性以及燃油的燃烬率;

2、通过对油枪和油气压力控制的改造,节油综合效益达30%-60%以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油路系统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油枪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固定座部位断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现场控制柜;2、空压站;3、油箱;4、手动球阀;5、油泵;6、回油调节阀;7、压力调节泵;8、过滤器;9、微油枪;901、外壳;902、防护罩;9021、连接片;903、固定座;9031、连接架;904、旋流环;905、防护盖板;906、喷嘴;907、燃油预热管;908、滑杆;909、弹簧;910、限位销;911、高压进气口;912、封板;913、凸沿;914、限位孔;915、压缩空气预热管;916、喷油口;917、压缩空气进气口;918、进油口;10、高压风机;11、针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油点火系统,包括现场控制柜1、空压站2、油箱3和高压风机10,所述油箱3的经手动球阀4、油泵5、过滤器8后与压力调节泵7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泵7的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微油枪9的进油口918;

所述空压站2的出气口通过压缩空气管连接微油枪9的压缩空气进气口917;

所述高压风机10的出气口通过管道接入所述微油枪9的高压进气口911;

所述现场控制柜1内设置有调节控制器和开关控制器,所述压力调节泵7的控制端与所述调节控制器电连接,如此设置,便于通过调节控制器调节压力调节泵7的压力大小,所述空压站2以及所述高压风机10的控制端均与所述开关控制器电连接,便于通过开关控制器控制空压站2和高压风机10的启闭,调节控制器和开关控制器的结构和功能及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优选,所述油泵5的输出管路上设置有回油调节阀6,所述回油调节阀6的输出端通过管路接入所述油箱3的回油口,如此设置,便于当油泵5排出的燃油压力过大时,能够通过回油调节阀6实现泄压,并将泄压排出的燃油通过管路送回油箱3。

所述空压站2与所述微油枪9的输气管道上安装有针型阀11,如此设置,便于通过针型阀11调节微油枪9内压缩空气的进气量。

所述微油枪9包括外壳901、固定座903和防护罩902,所述外壳901为圆筒状,尾部设置有封板912,所述封板912上设置有高压进气口911、进油口918和压缩空气进气口917,且所述高压进气口911位于所述封板912的中心,所述外壳901内固定设置有所述固定座903,所述外壳901的前端设置有喷油口916,所述固定座903上安装有喷嘴906,且所述喷嘴906朝向所述喷油口916,所述喷嘴90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U型的燃油预热管907和压缩空气预热管915,且所述燃油预热管907和所述压缩空气预热管915的U型转弯处均穿过所述喷油口916伸向所述外壳901的前端,所述燃油预热管907和所述压缩空气预热管915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座903,分别与所述进油口918和所述压缩空气进气口917相连,所述燃油预热管907和所述压缩空气预热管915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固定座903,并分别通过所述固定座903内部的燃油输送通道和压缩空气输送通道接入所述喷嘴906内,如此设置,便于使压缩空气随燃油一同进入喷嘴906,不仅能够加快燃油流速,同时也为燃油的雾化提供动力,所述固定座903外侧转动安装有用于使高压空气通过的旋流环904,如此设置,便于使高压空气经过旋流环904后流向喷油口916,从而提高燃油雾化效率,同时为燃油燃烧提供氧气,高压空气在穿过旋流环904时,会驱动旋流环904旋转,能够降低高压空气穿过旋流环904时所受到的阻力,从而提高高压空气的输出压力;

所述防护罩902滑动套接在所述外壳901的外圆面上,所述防护罩902朝向所述喷油口916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盖板905,且所述防护盖板905的顶部通过扭力合页与所述防护罩902转动连接,扭力合页为转轴内部带有扭簧的合页,所述防护罩902的尾部设置有两个连接片9021,且两个所述连接片9021呈180°分布在所述防护罩902的外圆面上,所述连接片9021上滑动安装有滑杆908,所述滑杆908为两端带有凸环的工字型阶梯圆轴,所述封板912的外侧设置有大于所述外壳901外圆面的凸沿913,所述滑杆908中部横向贯穿所述凸沿913,所述滑杆908上套接有弹簧909,且所述弹簧909位于所述连接片9021与所述凸沿913之间,所述凸沿913的侧壁上滑动安装有限位销910,且所述限位销910垂直于所述滑杆908,所述滑杆908上设置有竖直贯穿的限位孔914,且所述限位孔914的孔径与所述限位销910的轴径相匹配,如此设置,便于微油枪9在点火时,通过滑杆908将防护罩902向外壳901的尾部拖拽,从而使防护盖板905被燃油预热管907以及压缩空气预热管915向上顶开,将滑杆908继续向后拖拽,直至限位孔914伸向凸沿913的尾部后,将限位销910插入限位孔914,对滑杆908进行位置限定,从而使防护盖板905处于打开状态,保证在点火过程中,燃油能够从喷油口916喷出,同时防护盖板905遮挡在燃油预热管907和压缩空气预热管915上方,可对两个预热管进行保护,避免窑炉内煤块砸坏预热管。

所述外壳901前端与所述喷油口916连接的部分设置有锥形导流面,且该锥形导流面由所述喷油口916向所述外壳901的尾部一侧直径逐渐增大,如此设置,便于高压空气经旋流环904排出后能够沿锥形导流面的锥面向喷油口916聚集,增加高压空气的压力,从而通过高压风使喷嘴906喷出的燃油进一步雾化。

所述固定座903尾部通过连接架9031与所述外壳901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固定座903对旋流环904进行支撑,所述连接架9031为伞状骨架,该伞状骨架的锥顶朝向所述高压进气口911,所述连接架9031的外边缘与所述外壳901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便于使高压空气能够穿过连接架9031,同时伞状的连接架9031,能够减小高压空气通过连接架9031时所受到的阻力。

所述旋流环904包括环形套和若干圆周均布在该环形套外圆面上的螺旋形叶片,且该螺旋形叶片的外边缘与所述外壳901的内壁之间的间距为0.3-0.5mm,所述旋流环904的环形套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固定座903转动连接,如此设置,便于使旋流环904能够在固定座903外侧自由旋转,螺旋形叶片能够在旋流环904旋转过程中,使高压空气螺旋向前流动,从而使喷嘴906喷出的雾化燃油向中间聚集,并驱动燃油向前输出,提高燃油燃烧时的火焰温度。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油箱3中的燃油在所述油泵5的作用下进入经所述过滤器8进入所述压力调节泵7,经所述压力调节泵7调压后经所述进油口918送入所述微油枪9,增大所述微油枪9的喷油压力,从而实现燃油的雾化效果,同时所述空压站2内的压缩空气经压缩空气管送入所述微油枪9,从而为燃油雾化提供动力,同时为燃油燃烧提供氧气,高压空气经所述高压风机10送入所述微油枪9,通过高压风使燃油进一步雾化,同时为燃油燃烧进行二次供氧,实现燃油的三重雾化,增强了燃油的雾化,提高了油火焰的刚性以及燃油的燃尽率,实现了窑炉点火的低负荷稳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