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管制机组蒸汽管道的吹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1109发布日期:2020-05-22 21:34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母管制机组蒸汽管道的吹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管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母管制机组蒸汽管道的吹管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及其蒸汽管道等的吹扫是新建机组投运前的重要工序,其目的是为了清除在制造、运输、保管、安装过程中留存在过热器、再热器及其蒸汽管道等的各种杂物(例如:砂粒、石块、旋屑、氧化铁皮等),防止机组运行中过热器爆管和汽机通流部分损伤,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并改善运行期间的蒸汽品质。

传统的吹管方法均建立在单元制机组(即一炉一机)的基础上,而对于母管制机组(如三炉两机),由于增加了主蒸汽母管,且每台锅炉每台汽轮机均连接在母管上,这给吹管带来了较大困难,极有可能造成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且吹管周期过长,燃料、汽水等物资消耗过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母管制机组蒸汽管道的吹管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母管制机组蒸汽管道的吹管系统,包括主蒸汽母管及与主蒸汽母管通过连接管路连接的供汽端以及用汽端;供汽端包括首级供汽端以及次级供汽端,供汽端的数目大于等于用汽端的数目;还包括吹管临时系统,吹管临时系统的数目与用汽端的数目相等;所述吹管临时系统包括与用汽端依次连接的临吹门及靶板;还包括首级吹管管道及次级吹管管道;所述首级吹管管道的入口端连接至用汽端与主蒸汽母管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出口端连接至用汽端的出口端;所述次级吹管管道一端连接至次级供汽端与主蒸汽母管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另一端连接临吹门;所述次级供汽端与主蒸汽母管之间的连接管道及次级吹管管道上均活动设置有堵板。

所述供汽端为3组;所述用汽端为2组,分别为第一用汽端及第二用汽端;吹管临时系统也为2组,分别为第一吹管临时系统及第二吹管临时系统;第一吹管临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临吹门及第一靶板;还包括第一首级吹管管道,所述第一首级吹管管道的入口端连接至第一用汽端与主蒸汽母管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出口端连接至第一用汽端的出口端;所述第二首级吹管管道的入口端连接至第二用汽端与主蒸汽母管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出口端连接至第二用汽端的出口端;还包括第一次级吹管管道及第二次级吹管管道;所述第一次级吹管管道连接至第二供汽端与主蒸汽母管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另一端连接第一临吹门;所述第二次级吹管管道连接至第三供汽端与主蒸汽母管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另一端连接第二临吹门;所述第二供汽端、第三供汽端与主蒸汽母管之间的连接管道、第一次级吹管管道及第二次级吹管管道均活动设置有堵板。

还包括与靶板连接的消音器。

所述供汽端为锅炉,用汽端为汽轮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母管制机组,在进行次级供汽端的吹管操作时,将次级供汽端通过次级吹管管道连接至首级吹管管道的临吹门即可,不需再配备独立的吹管系统;较常规的吹管系统更为简单,便于吹管操作,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常供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锅炉吹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锅炉、第三锅炉吹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第一锅炉,12-第二锅炉,13-第三锅炉,2-主蒸汽母管,31-第一汽轮机,32-第二汽轮机,41-第一临吹门,42-第二临吹门,51-第一靶板,52-第二靶板,6-消音器,71-第一堵板,72-第二堵板,73-第三堵板,74-第四堵板,81-第一首级吹管管道,82-第二首级吹管管道,91-第一次级吹管管道,92-第二次级吹管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三炉两机的母管制机组

供汽端为3组,分别为第一锅炉11、第二锅炉12及第三锅炉13;

用汽端为2组,分别为第一汽轮机31及第二汽轮机32;

吹管临时系统也为2组,分别为第一吹管临时系统及第二吹管临时系统;第一吹管临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临吹门41及第一靶板51;第二吹管临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临吹门42及第二靶板52;还包括第一首级吹管管道81及第二首级吹管管道82;所述第一首级吹管管道81的入口端连接至第一汽轮机31与主蒸汽母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出口端连接至第一汽轮机31的出口端;所述第二首级吹管管道82的入口端连接至第二汽轮机32与主蒸汽母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出口端连接至第二汽轮机32的出口端;还包括第一次级吹管管道91及第二次级吹管管道92;所述第一次级吹管管道91连接至第二锅炉12与主蒸汽母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另一端连接第一临吹门41;所述第二次级吹管管道92连接至第三锅炉13与主蒸汽母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另一端连接第二临吹门42;所述第二锅炉12、第三锅炉13与主蒸汽母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第一次级吹管管道91及第二次级吹管管道92均活动设置有堵板。

具体实施过程为:

正常运行时,第一锅炉11、第二锅炉12及第三锅炉13正常供汽,均与主蒸汽母管2连接,如图2所示;第一堵板71及第二堵板72取掉;第三堵板73及第四堵板74正常安装实现隔断。

吹管过程中,第一锅炉11、第二锅炉12及第三锅炉13依次完成吹管过程。

当对第一锅炉11进行吹管时,本实施例的状态图如图3所示;

第二锅炉12及第三锅炉13与主蒸汽母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第一次级吹管管道91及第二次级吹管管道92均用堵板实现隔离。即第一堵板71、第二堵板72、第三堵板73及第四堵板74均正常安装实现隔断。

当对第二锅炉12进行吹管时,本实施例的状态图如图4所示;

由于第一锅炉11、主蒸汽母管2已经完成吹管,因此第二锅炉12产生的蒸汽不进入主蒸汽母管2;利用第一堵板71现第二锅炉12与主蒸汽母管2的隔断,取掉第三堵板73导通第一次级吹管管道91;第二锅炉12依次通过第一次级吹管管道91、第一临吹门41及第一靶板51进行吹管;完成第二锅炉12的吹管操作。

当对第三锅炉13进行吹管时,本实施例的状态图如图4所示;利用第二堵板72实现第三锅炉13与主蒸汽母管2的隔断,取掉第四堵板74导通第二次级吹管管道92;第三锅炉13依次通过第二次级吹管管道92、第二临吹门42及第二靶板52进行吹管;完成第三锅炉13的吹管操作。

即在第一锅炉11吹管结束之后,第一锅炉11和主蒸汽母管2已经吹扫干净,因此将第一锅炉11进行停炉处理,而第一锅炉11吹管时的临时系统不必拆除,继续在第二锅炉12及第三锅炉13的吹管中使用。当第二锅炉12及第三锅炉13具备吹管条件时,第二锅炉12直接连接第一吹管临时系统,第三锅炉13直接连接第二吹管临时系统。即第二锅炉12和第三锅炉13相当于不需要增加另外的吹管临时系统;安全性大大提高,吹管的周期也大大缩短。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消音器6;所述消音器6分别连接第一靶板51及第二靶板52。



技术特征:

1.一种母管制机组蒸汽管道的吹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蒸汽母管(2)及与主蒸汽母管(2)通过连接管路连接的供汽端以及用汽端;供汽端包括首级供汽端以及次级供汽端,供汽端的数目大于等于用汽端的数目;还包括吹管临时系统,吹管临时系统的数目与用汽端的数目相等;所述吹管临时系统包括与用汽端依次连接的临吹门及靶板;还包括首级吹管管道及次级吹管管道;所述首级吹管管道的入口端连接至用汽端与主蒸汽母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出口端连接至用汽端的出口端;所述次级吹管管道一端连接至次级供汽端与主蒸汽母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另一端连接临吹门;所述次级供汽端与主蒸汽母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及次级吹管管道上均活动设置有堵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母管制机组蒸汽管道的吹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汽端为3组;所述用汽端为2组,分别为第一用汽端及第二用汽端;吹管临时系统也为2组,分别为第一吹管临时系统及第二吹管临时系统;第一吹管临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临吹门(41)及第一靶板(51);第二吹管临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临吹门(42)及第二靶板(52);还包括第一首级吹管管道(81)及第二首级吹管管道(82);所述第一首级吹管管道(81)的入口端连接至第一用汽端与主蒸汽母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出口端连接至第一用汽端的出口端;所述第二首级吹管管道(82)的入口端连接至第二用汽端与主蒸汽母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出口端连接至第二用汽端的出口端;还包括第一次级吹管管道(91)及第二次级吹管管道(92);所述第一次级吹管管道(91)连接至第二供汽端与主蒸汽母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另一端连接第一临吹门(41);所述第二次级吹管管道(92)连接至第三供汽端与主蒸汽母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另一端连接第二临吹门(42);所述第二供汽端、第三供汽端与主蒸汽母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第一次级吹管管道(91)及第二次级吹管管道(92)均活动设置有堵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母管制机组蒸汽管道的吹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靶板连接的消音器(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母管制机组蒸汽管道的吹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汽端为锅炉,用汽端为汽轮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母管制机组蒸汽管道的吹管系统。一种母管制机组蒸汽管道的吹管系统,包括主蒸汽母管、供汽端以及用汽端;供汽端包括首级供汽端以及次级供汽端;还包括吹管临时系统,吹管临时系统的数目与用汽端的数目相等;所述吹管临时系统包括与用汽端依次连接的临吹门及靶板;还包括首级吹管管道及次级吹管管道;所述首级吹管管道的入口端连接至用汽端与主蒸汽母管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出口端连接至用汽端的出口端;所述次级吹管管道一端连接至次级供汽端与主蒸汽母管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另一端连接临吹门;所述次级供汽端与主蒸汽母管之间的连接管道及次级吹管管道上均活动设置有堵板。本实用新型节省时间和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黄建军;苏超;刘志华;郭松涛;党岳;王文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