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废物输送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2158发布日期:2020-05-26 18:0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危险废物输送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料装置,特别是一种危险废物输送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危险废物的高温热处置,目前国家推行使用高温焚烧炉,将危险废物高温燃烧焚化,使之分解、减量、无害。焚烧炉在高温焚烧处置危险废物时,一般采用助燃燃烧器使炉膛温度达到1000℃,让焚烧的危险废物自燃、焚化,焚烧时产生的烟气二次焚烧后经洗烟除尘向大气排放。

焚烧炉要求必须具备自动投料装置;危险废物的贮存和投料装置必须防止污水、有害气体渗漏、散逸。

因此,使用传统的传送带在投料过程中,存在效率低、易泄漏、工作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种危险废物输送投料装置,能够对危险废物进行自动投料,能够有效防止污水、有害气体渗漏,提高了安全性能,降低了工作强度。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危险废物输送投料装置,包括装置壳体,装置壳体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进料端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底部设有送料组件,出料端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分料组件;

装置壳体中设有输送组件;

装有危险废物的包装袋通过进料口进入送料组件中,由送料组件转移至输送组件上,再由输送组件转移至分料组件中,由分料组件转移至焚烧炉中。

进一步的,输送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转辊和多个第二转辊,多个第一转辊相互平行且可转动的固定在装置壳体中,第一转辊自进料口向出料口的一侧延伸设置;

多个第二转辊与第一转辊平行的设置在出料口的另一侧;

第一转辊与第二转辊之间设有出料间隙,出料间隙设置在出料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转辊的两端分别穿过装置壳体与一个第一齿轮相连接,多个第一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联动连接;

多个第二转辊的两端分别穿过装置壳体与一个第二齿轮相连接,多个第二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联动连接;

在装置壳体的其中一侧上,其中的第一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三齿轮,其中一个第二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四齿轮,第三齿轮通过第三链条与第五齿轮相连接,第五齿轮上同轴的设有第六齿轮,第四齿轮通过第四链条与第七齿轮相连接,第七齿轮上同轴的固定第八齿轮,第六齿轮和第八齿轮相啮合;

位于进料口端的第一齿轮上同轴的固定第九齿轮,第九齿轮通过第五链条与固定在第一电机上的第十齿轮相连接;

第一电机带动第十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以及第一转辊逆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二转辊同时进行顺时针转动。

进一步的,送料组件包括送料辊,送料辊上设有转移槽,送料辊的固定轴穿过装置壳体与第十一齿轮相连接,第十一齿轮通过第六链条与固定在第二电机上第十二齿轮相连接;第二电机带动转移槽在进料口与第一转辊之间往复摆动。

进一步的,分料组件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分料腔,分料腔固定在出料口上,分料腔的顶部设有分料进口、分料腔的下方设有分料出口,分料出口倾斜设置;

分料腔中可转动的设有转轴,转轴上呈圆周状的均布多个分隔板,相邻的两个分隔板之间形成置物槽;

转轴穿过分料腔固定一个第十三齿轮,第十三齿轮通过第七链条与固定在第三电机上第十四齿轮相连接;

第三电机带动置物槽顺时针转动。

进一步的,第一转辊的底部设有多个喷气嘴,喷气嘴用于向第一转辊喷出温度为40-50℃的热气。

进一步的,装置壳体的顶部设有抽气管,抽气管用于抽出装置壳体中的气体。

进一步的,装置壳体中还设有压料组件,压料组件对应设置在出料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压料组件包括固定在装置壳体顶部的液压缸和固定在液压缸推杆上的压料结构;

压料结构包括圆弧形结构的压板,压板上可移动的设有推杆,推杆的底部设有压球,推杆的顶部设有限位板,推杆上套设两个弹簧,两个弹簧分别压设在限位板与压板之间、以及压板与压球之间;

压料组件用于辅助将装有危险废物的包装袋推入分料组件中。

进一步的,第一转辊上设有一圈容纳腔,容纳腔中填充吸水海绵,容纳腔的外壁上设有透水孔。

投料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1)将装有危险废物的包装袋自投入进料口中,当送料组件的转移槽转至与进料口相对应时,包装袋落入转移槽中;

2)逆时针旋转转移槽,从而将包装袋转移至第一转辊上;

3)包装袋随第一转辊向出料口移动;

4)包装袋落入置物槽中,随置物槽旋转后,再由出料出口移至焚烧炉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送料组件的设置,即实现了均匀间隔送料、又能够避免进料过程中包装袋损坏;

2)第一转辊中设置的吸水海绵,能够有效吸附包装袋外部或者渗漏的污水,再通过热气烘干;

3)压料组件能够辅助将包装袋送入分料组件中;

4)分料组件实现了定时投料;

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对危险废物进行自动投料,能够有效防止污水、有害气体渗漏,提高了安全性能,降低了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2为分料组件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压料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第一转辊的径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装置壳体1、进料口2、出料口3、包装袋4、分料组件5;

喷气嘴101、抽气管102;

送料辊201、转移槽202、第十一齿轮203、第二电机204、第十二齿轮205;

分料腔301、分料进口302、分料出口303、转轴304、分隔板305、第十三齿轮306、第三电机307、第十四齿轮308;

第一转辊501、第二转辊502、出料间隙503;

第一齿轮601、第一链条602、第二齿轮603、第二链条604、第三齿轮605、第四齿轮606、第五齿轮607、第六齿轮608、第七齿轮609、第八齿轮610、第九齿轮611、第一电机612、第十齿轮613;液压缸701、压板702、推杆703、压球704、限位板705、弹簧706;容纳腔801、吸水海绵802、透水孔8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一种危险废物输送投料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进料端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进料口的底部设有送料组件,出料端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出料口上设有分料组件;

装置壳体中设有输送组件;

装有危险废物的包装袋4通过进料口进入送料组件中,由送料组件转移至输送组件上,再由输送组件转移至分料组件中,由分料组件转移至焚烧炉中。

进一步的,输送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转辊501和多个第二转辊502,多个第一转辊相互平行且可转动的固定在装置壳体中,第一转辊自进料口向出料口的一侧延伸设置;

多个第二转辊与第一转辊平行的设置在出料口的另一侧;

第一转辊与第二转辊之间设有出料间隙503,出料间隙设置在出料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转辊的两端分别穿过装置壳体与一个第一齿轮601相连接,多个第一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602联动连接;

多个第二转辊的两端分别穿过装置壳体与一个第二齿轮603相连接,多个第二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604联动连接;

在装置壳体的其中一侧上,其中的第一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三齿轮605,其中一个第二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四齿轮606,第三齿轮通过第三链条与第五齿轮607相连接,第五齿轮上同轴的设有第六齿轮608,第四齿轮通过第四链条与第七齿轮609相连接,第七齿轮上同轴的固定第八齿轮610,第六齿轮和第八齿轮相啮合;

位于进料口端的第一齿轮上同轴的固定第九齿轮611,第九齿轮通过第五链条与固定在第一电机612上的第十齿轮613相连接;

第一电机带动第十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以及第一转辊逆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二转辊同时进行顺时针转动。

进一步的,送料组件包括送料辊201,送料辊上设有转移槽202,送料辊的固定轴穿过装置壳体与第十一齿轮203相连接,第十一齿轮通过第六链条与固定在第二电机204上第十二齿轮205相连接;第二电机带动转移槽在进料口与第一转辊之间往复摆动。

进一步的,分料组件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分料腔301,分料腔固定在出料口上,分料腔的顶部设有分料进口302、分料腔的下方设有分料出口303,分料出口倾斜设置;

分料腔中可转动的设有转轴304,转轴上呈圆周状的均布多个分隔板305,相邻的两个分隔板之间形成置物槽;

转轴穿过分料腔固定一个第十三齿轮306,第十三齿轮通过第七链条与固定在第三电机307上第十四齿轮308相连接;

第三电机带动置物槽顺时针转动。

进一步的,第一转辊的底部设有多个喷气嘴101,喷气嘴用于向第一转辊喷出温度为40-50℃的热气。

进一步的,装置壳体的顶部设有抽气管102,抽气管用于抽出装置壳体中的气体。

投料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1)将装有危险废物的包装袋自投入进料口中,当送料组件的转移槽转至与进料口相对应时,包装袋落入转移槽中;

2)逆时针旋转转移槽,从而将包装袋转移至第一转辊上;

3)包装袋随第一转辊向出料口移动;

4)包装袋落入置物槽中,随置物槽旋转后,再由出料出口移至焚烧炉中。

实施例二

作为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装置壳体中还设有压料组件,压料组件对应设置在出料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压料组件包括固定在装置壳体顶部的液压缸701和固定在液压缸推杆上的压料结构;

压料结构包括圆弧形结构的压板702,压板上可移动的设有推杆703,推杆的底部设有压球704,推杆的顶部设有限位板705,推杆上套设两个弹簧706,两个弹簧分别压设在限位板与压板之间、以及压板与压球之间;

压料组件用于辅助将装有危险废物的包装袋推入分料组件中。

实施例三

作为对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转辊上设有一圈容纳腔801,容纳腔中填充吸水海绵802,容纳腔的外壁上设有透水孔80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