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99312发布日期:2020-08-25 19:5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脱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在高温脱硫过程中,会持续产生有毒废气,而立式脱硫罐的排气口一般设置在上部,而排气口和尾气处理设备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需要排气管进行连接,而橡胶脱硫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水,即高温脱硫产生的废气中湿度大,在流经排气管时,水蒸气容易冷凝,使冷凝水协同废气颗粒附着在排气管内壁,容易造成堵塞,且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橡胶脱硫废气处理装置,解决立式橡胶脱硫罐的废气流经排气管过程中发生冷凝而附着在管壁造成堵塞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脱硫罐本体、排气管、燃烧室和加热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燃烧室的下部,用于使燃烧室加热至足以使废气充分燃烧的温度,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设有排气口;

所述排气管的始端连接于脱硫罐本体,所述排气管的后段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间距为0-10cm,所述排气管的末端连接于燃烧室的下部。

其中,所述燃烧室的形状为竖直的筒状,所述燃烧室的外侧套设有保温筒,所述保温筒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密闭的容纳腔,所述排气管的后段位于容纳腔内。

其中,所述排气管的前段外侧包覆有保温套。

其中,所述保温套与排气管的前段之间存在与容纳腔连通的间隙。

其中,所述排气管设有单向阀。

其中,燃烧室的形状为圆筒。

其中,所述保温筒的形状为圆环柱体。

其中,所述保温套和保温筒的材质均为阻燃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结构中,通过将排气管后段紧靠在燃烧室外壁,使燃烧室外壁在加热装置的加热下发热,并与排气管后段产生热传递,为排气管适当加热,可避免废气在经过排气管过程中发生冷凝,从而避免废气颗粒附着在排气管壁而造成堵塞,使废气能够顺利通入燃烧室下部,通过燃烧室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废气处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脱硫罐本体;2、排气管;3、燃烧室;31、排气口;4、加热装置;5、保温筒;6、容纳腔;7、保温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将排气管后段紧靠在燃烧室外壁,使燃烧室外壁在加热装置的加热下发热,并与排气管后段产生热传递,为排气管适当加热,可避免废气在经过排气管过程中发生冷凝。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脱硫罐本体1、排气管2、燃烧室3和加热装置4;

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在燃烧室3的下部,用于使燃烧室3加热至足以使废气充分燃烧的温度,所述燃烧室3的上部设有排气口31;

所述排气管2的始端连接于脱硫罐本体1,所述排气管2的后段与燃烧室3外壁之间的间距为0-10cm,所述排气管2的末端连接于燃烧室3的下部。

上述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结构中,通过将排气管2后段紧靠在燃烧室3外壁,使燃烧室3外壁在加热装置4的加热下发热,并与排气管2后段产生热传递,为排气管2适当加热,可避免废气在经过排气管2过程中发生冷凝,从而避免废气颗粒附着在排气管2壁而造成堵塞,使废气能够顺利通入燃烧室3下部,通过燃烧室3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废气处理的目的。

进一步的,上述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结构中,所述燃烧室3的形状为竖直的筒状,所述燃烧室3的外侧套设有保温筒5,所述保温筒5与燃烧室3外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密闭的容纳腔6,所述排气管2的后段位于容纳腔6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燃烧室3的外侧套设保温筒5,使保温筒5和燃烧室3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容纳腔6,使燃烧室3外壁的热量储存在容纳腔6内,而排气管2后段设置在容纳腔6内,使得排气管2的加热更加均匀,进一步避免废气在经过排气管2过程中发生冷凝,达到更好的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结构中,所述排气管2的前段外侧包覆有保温套7。

由上述描述可知,废气本身处于高温状态,在进入排气管2前段时,一般不会发生冷凝,为了进一步避免废气冷凝,在排气管2的前段外侧包覆有保温套7,能够进一步避免废气在经过排气管2过程中发生冷凝,达到更好的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结构中,所述保温套7与排气管2的前段之间存在与容纳腔6连通的间隙。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保温套7与排气管2的前段之间存在与容纳腔6连通的间隙,可使排气管2前段也能够收到燃烧室3外壁的热传递,能够进一步避免废气在经过排气管2过程中发生冷凝,达到更好的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结构中,所述排气管2设有单向阀。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排气管2设置单向阀,可避免废气倒流。

进一步的,上述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结构中,燃烧室3的形状为圆筒。

进一步的,上述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结构中,所述保温筒5的形状为圆环柱体。

进一步的,上述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结构中,所述保温套7和保温筒5的材质均为阻燃材质。

实施例1

一种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脱硫罐本体1、排气管2、燃烧室3和加热装置4;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在燃烧室3的下部,用于使燃烧室3加热至足以使废气充分燃烧的温度,所述燃烧室3的上部设有排气口31;所述排气管2的始端连接于脱硫罐本体1,所述排气管2的后段与燃烧室3外壁之间的间距为0-10cm,所述排气管2的末端连接于燃烧室3的下部。

通过将排气管2后段紧靠在燃烧室3外壁,使燃烧室3外壁在加热装置4的加热下发热,并与排气管2后段产生热传递,为排气管2适当加热,可避免废气在经过排气管2过程中发生冷凝,从而避免废气颗粒附着在排气管2壁而造成堵塞,使废气能够顺利通入燃烧室3下部,通过燃烧室3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废气处理的目的。

所述燃烧室3的形状为竖直的筒状,所述燃烧室3的外侧套设有保温筒5,所述保温筒5与燃烧室3外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密闭的容纳腔6,所述排气管2的后段位于容纳腔6内。通过在燃烧室3的外侧套设保温筒5,使保温筒5和燃烧室3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容纳腔6,使燃烧室3外壁的热量储存在容纳腔6内,而排气管2后段设置在容纳腔6内,使得排气管2的加热更加均匀,进一步避免废气在经过排气管2过程中发生冷凝,达到更好的效果。

所述排气管2的前段外侧包覆有保温套7。废气本身处于高温状态,在进入排气管2前段时,一般不会发生冷凝,为了进一步避免废气冷凝,在排气管2的前段外侧包覆有保温套7,能够进一步避免废气在经过排气管2过程中发生冷凝,达到更好的效果。

所述保温套7与排气管2的前段之间存在与容纳腔6连通的间隙。所述保温套7与排气管2的前段之间存在与容纳腔6连通的间隙,可使排气管2前段也能够收到燃烧室3外壁的热传递,能够进一步避免废气在经过排气管2过程中发生冷凝,达到更好的效果。

所述排气管2设有单向阀。通过在排气管2设置单向阀,可避免废气倒流。

燃烧室3的形状为圆筒。所述保温筒5的形状为圆环柱体。所述保温套7和保温筒5的材质均为阻燃材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橡胶脱硫罐废气处理装置结构中,通过将排气管后段紧靠在燃烧室外壁,使燃烧室外壁在加热装置的加热下发热,并与排气管后段产生热传递,为排气管适当加热,可避免废气在经过排气管过程中发生冷凝,从而避免废气颗粒附着在排气管壁而造成堵塞,使废气能够顺利通入燃烧室下部,通过燃烧室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废气处理的目的。通过在燃烧室的外侧套设保温筒,使保温筒和燃烧室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容纳腔,使燃烧室外壁的热量储存在容纳腔内,而排气管后段设置在容纳腔内,使得排气管的加热更加均匀,进一步避免废气在经过排气管过程中发生冷凝,达到更好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