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8167发布日期:2022-03-16 11:3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高风速低氮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


背景技术:

2.烟气再循环技术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助燃风氧含量降低,同时助燃风量增大,存在脱火现象,导致燃烧不稳定,增加了运行的风险;运行过程中出现热声激振及喘振等诸多问题;风量的增加也导致燃烧系统的压阻增大,系统存在出力降低的问题;火焰尺寸过大,出现烧毁受热面及隔热墙的情况;由于大量介入烟气,助燃风量及助燃风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对应助燃风机功率被迫提升,运行过程中电耗增加,由于温度过高,导致部分电器件的可靠性降低,现阶段低氮燃烧器产品主要以烟气再循环技术为主,是指将一部分烟气引入助燃风内,降低助燃风氧浓度,减弱燃烧反应,放大火焰分布区域,降低了燃烧室内的温度峰值,从而降低氮氧化物生成,由于不需要大量的维护工作,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具备了降低运行风险,同时大幅度减少烟气循环量,减少运行过程中的电力消耗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包括一次燃气管路,所述一次燃气管路前部开设有一次燃气出口,所述一次燃气管路后侧套装固定有主管路管道,所述一次燃气管路周边固定有二次燃气管路,所述二次燃气管路前端通过套装固定有二次燃气喷头,所述一次燃气管路前部通过套装固定有钝体稳焰器,所述二次燃气管路外部套装固定有锯齿形缩口燃烧筒,所述锯齿形缩口燃烧筒右侧通过套装固定有供风系统。
5.优选的,所述锯齿形缩口燃烧筒更换为矩形缩口燃烧筒。
6.优选的,所述钝体稳焰器更换为旋流稳焰器。
7.优选的,所述供风系统包括有风机、风门和烟气进口。
8.优选的,所述一次燃气出口为径向出口。
9.优选的,所述燃烧筒左侧火焰形成中心稳焰区、火焰交叠区和主火焰区。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助燃风及燃气流速不同于传统燃烧器,传统燃烧器燃气流速较高,而助燃风流速较低,助燃风由稳焰器及燃烧筒构成的环形通道通过,流速被提升,达到燃气流速的两倍左右,在出口处,助燃风的射流将大幅带动燃烧室内的烟气循环,对助燃风及燃气进行稀释,降低燃烧反应的强度。
12.2.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中心的一次燃气管路径向向外喷射,稳焰器为多孔钝体结构,内部的助燃风风速较低,可形成稳定的中空火焰。
13.3.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外部二次燃气喷头斜向外喷射燃气,燃烧筒遮挡部分
喷头面积,燃烧筒结构不同于传统燃烧筒结构,出口处为锯齿形或矩形,助燃风在此形成涡流与燃气和烟气充分混合,同时此处的涡流也具有稳定火焰的作用。
14.4.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中心一次燃气管路形成的火焰-中心稳焰区与二次燃气形成的火焰-主火焰区存在叠加区域-火焰交叠区,因此中心稳焰区可作为外周主火焰区的引火源,形成稳定的火焰。
15.5.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火焰呈现为中空结构,火焰的分布区域倍最大化的扩散,温度峰值最大程度的降低,热力型nox生成被大幅削减,仅需极少量的外部烟气便可以达到三十毫克的排放要求。
16.6.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稳焰器,及燃烧筒本身的稳焰功能,使燃烧器的运行更加稳定,大幅增加火焰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的燃烧筒剖视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的供风系统内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的锯齿形缩口燃烧筒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的锯齿形缩口燃烧筒和旋流稳焰器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的矩形缩口燃烧筒和钝体稳焰盘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的矩形缩口燃烧筒和旋流稳焰器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的矩形缩口燃烧筒示意图。
24.图中标注说明:1、锯齿形缩口燃烧筒;2、主燃气管道;3、二次燃气管路;4、一次燃气管路;5、钝体稳焰器;6、矩形缩口燃烧筒;7、二次燃气喷头;8、一次燃气出口;9、旋流稳焰器;10、供风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实施例1:
28.请参阅图1、2、3,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将锯齿形缩口燃烧筒1固定在供风系统10左侧,通过主燃气管道2连接,锯齿形缩口燃烧筒1内部的稳焰器为钝体稳焰器5,中心的一次燃气管路4径向向外喷射,钝体稳焰器5内部的助燃风风速较低,可形成稳定的中空火
焰,助燃风由稳焰器及燃烧筒构成的环形通道通过,流速被提升,达到燃气流速的两倍左右,内部烟气循环大幅提升,中空火焰结构,对助燃风及燃气进行稀释,降低燃烧反应的强度,燃烧筒出口处为锯齿形,助燃风在此形成涡流与燃气和烟气充分混合,同时此处的涡流也具有稳定火焰的作用,中心一次燃气管路4形成的火焰-中心稳焰区与二次燃气形成的火焰-主火焰区存在叠加区域-火焰交叠区,因此中心稳焰区可作为外周主火焰区的引火源,形成稳定的火焰,燃烧筒本身的稳焰功能,使燃烧器的运行更加稳定,大幅增加火焰稳定性。
29.实施例2:
30.请参阅图3、4,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将锯齿形缩口燃烧筒1固定在供风系统10左侧,通过主燃气管道2连接,锯齿形缩口燃烧筒1内部的稳焰器为旋流稳焰器9,中心的一次燃气管路4径向向外喷射,稳焰器为钝体稳焰器5,内部的助燃风在此处形成稳定的涡流,可形成稳定的中空火焰,助燃风由稳焰器及燃烧筒构成的环形通道通过,流速被提升,达到燃气流速的两倍左右,内部烟气循环大幅提升,中空火焰结构,对助燃风及燃气进行稀释,降低燃烧反应的强度,燃烧筒出口处为锯齿形,助燃风在此形成涡流与燃气和烟气充分混合,同时此处的涡流也具有稳定火焰的作用,中心一次燃气管路4形成的火焰-中心稳焰区与二次燃气形成的火焰-主火焰区存在叠加区域
‑ꢀ
火焰交叠区,因此中心稳焰区可作为外周主火焰区的引火源,形成稳定的火焰,燃烧筒本身的稳焰功能,使燃烧器的运行更加稳定,大幅增加火焰稳定性。
31.实施例3:
32.请参阅图5、7,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将矩形缩口燃烧筒6固定在供风系统10左侧,通过主燃气管道2连接,矩形缩口燃烧筒6的稳焰盘为钝体稳焰器5,中心的一次燃气管路4径向向外喷射,钝体稳焰器5内部的助燃风风速较低,可形成稳定的中空火焰,助燃风由稳焰器及燃烧筒构成的环形通道通过,流速被提升,达到燃气流速的两倍左右,内部烟气循环大幅提升,中空火焰结构,对助燃风及燃气进行稀释,降低燃烧反应的强度,燃烧筒出口处为矩形,助燃风在此形成涡流与燃气和烟气充分混合,同时此处的涡流也具有稳定火焰的作用,中心一次燃气管路4形成的火焰-中心稳焰区与二次燃气形成的火焰-主火焰区存在叠加区域-火焰交叠区,因此中心稳焰区可作为外周主火焰区的引火源,形成稳定的火焰,燃烧筒本身的稳焰功能,使燃烧器的运行更加稳定,大幅增加火焰稳定性。
33.实施例4:
34.请参阅图6、7,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将矩形缩口燃烧筒6固定在供风系统10左侧,通过主燃气管道2连接,矩形缩口燃烧筒6的稳焰器为旋流稳焰器9,中心的一次燃气管路4径向向外喷射,稳焰器内部的助燃风在此处形成稳定的涡流,可形成稳定的中空火焰,助燃风由稳焰器及燃烧筒构成的环形通道通过,流速被提升,达到燃气流速的两倍左右,内部烟气循环大幅提升,中空火焰结构,对助燃风及燃气进行稀释,降低燃烧反应的强度,燃烧筒出口处为矩形,助燃风在此形成涡流与燃气和烟气充分混合,同时此处的涡流也具有稳定火焰的作用,中心一次燃气管路4形成的火焰-中心稳焰区与二次燃气形成的火焰-主火焰区存在叠加区域-火焰交叠区,因此中心稳焰区可作为外周主火焰区的引火源,形成稳定的火焰,燃烧筒本身的稳焰功能,使燃烧器的运行更加稳定,大幅增加火焰稳定性。
35.工作原理:一种高风速低氮燃烧器,助燃风及燃气流速不同于传统燃烧器,传统燃
烧器燃气流速较高,而助燃风流速较低,助燃风由稳焰器及燃烧筒构成的环形通道通过,流速被提升,达到燃气流速的两倍左右,在出口处,助燃风的射流将大幅带动燃烧室内的烟气循环,对助燃风及燃气进行稀释,降低燃烧反应的强度,中心的一次燃气管路4连接到主燃气管道2通过一次燃气出口8径向喷射,稳焰器为钝体稳焰器5,内部的助燃风风速较低,且有稳定涡流,可形成稳定的中空火焰,外部二次燃气管路3通过二次燃气喷头7 斜向外喷射燃气,燃烧筒遮挡部分喷头面积,燃烧筒结构不同于传统燃烧筒结构,锯齿形缩口燃烧筒1,助燃风在此形成涡流与燃气和烟气充分混合,同时此处的涡流也具有稳定火焰的作用,中心一次燃气管路4形成的火焰作为外周主火焰的引火源,形成稳定的火焰,火焰呈现为中空结构,火焰的分布区域倍最大化的扩散,温度峰值最大程度的降低,热力型nox生成被大幅削减,仅需极少量的外部烟气便可以达到三十毫克的排放要求,钝体稳焰器5 及燃烧筒本身的稳焰功能,使锯齿形缩口燃烧筒1的运行更加稳定,大幅增加火焰稳定性。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