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02275发布日期:2022-05-18 13:1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烧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装置。


背景技术:

2.根据市场信息反映,铜质热交换器在我国某些水质较差区域容易被腐蚀穿透,导致漏水问题出现且漏水的位置主要出现在热交换器的箱体上的盘管部分。采用风冷式燃烧器为目前解决铜材质热交换器漏水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如何通过风冷的方式降低腔体表面温升侧成为此方案的难点,从而导致风冷式燃烧腔体在燃气热水器上一直难以很好的实施应用。强抽机型由于其半密闭式燃烧室结构,导致过剩空气系数大,燃烧火焰高的问题,这导致火焰容易接触到壁面、整体幅射热增加,最终导致烧壁或整体温升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及一种燃烧器装置,有效避免燃烧器装置外壳的温升过高。
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燃烧器装置,包括燃烧器组件,所述燃烧器组件包括隔热板组件、第一壳体及燃烧器主体,所述燃烧器主体设置在所述隔热板组件内,且在所述隔热板组件上设有排风孔,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隔热板组件外部,且在所述隔热板组件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存在第一间隙以在所述隔热板组件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中间风冷腔体,在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孔。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外部,且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存在第二间隙以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外层风冷腔体,在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进风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板组件包括隔热前板、隔热背板、隔热左侧板及隔热右侧板,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前板、第一背板、第一左侧板及第一右侧板,所述隔热前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前板上,所述隔热背板安装在所述第一背板上,所述隔热左侧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左侧板上,所述隔热右侧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右侧板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隔热前板与所述第一前板之间形成前进风间隙、在所述隔热背板与所述第一背板之间形成后进风间隙、在所述隔热左侧板与所述第一左侧板之间形成左进风间隙、在所述隔热右侧板与所述第一右侧板之间形成右进风间隙,由所述前进风间隙、所述后进风间隙、所述左进风间隙及所述右进风间隙形成所述中间风冷腔体。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前板向远离所述隔热前板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在所述第一背板向远离所述隔热背板的方向突起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隔热前板嵌设在第一安装槽上,所述隔热背板嵌设在第二安装槽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风孔设置在靠近所述隔热板组件的上端部
和/或靠近所述隔热板组件的下端部的位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进风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上的第一流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板及所述第一背板上端部上的第二流通孔,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左侧板和所述第一右侧板上的第三流通孔。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及第三流通孔在所述隔热板组件的投影与所述排风孔不重叠。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二壳体底部弯折形成弯折板,所述第二进风孔包括设置在所述弯折板上的第六连通孔。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前板、第二背板、第二左侧板及第二右侧板,在所述第二前板靠近所述第二右侧板的一端向向所述第二右侧板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右侧弯折板,在所述第二前板靠近所述第二左侧板的一端向向所述第二左侧板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左侧弯折板,所述第二进风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右侧弯折板及所述第一左侧弯折板上设有第七连通孔;在所述第二背板靠近所述第二右侧板的一端向向所述第二右侧板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右侧弯折板,在所述第二背板靠近所述第二左侧板的一端向向所述第二左侧板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左侧弯折板;所述第二进风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右侧弯折板及第二左侧弯折板上设有第八连通孔;所述第七连通孔和所述第八连通孔分别与所述外层风冷腔体连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烧器装置,有效避免燃烧器装置外壳的温升过高。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中燃烧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中隔热板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19.图3为实施例中隔热板组件、第一壳体及燃烧器主体的分解示意图;
20.图4为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21.图5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22.图6为实施例中燃烧器装置的剖视图;
23.图7为实施例中燃烧器装置的另一剖视图;
24.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
25.图9为实施例中燃烧器装置的再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27.参见图1-9示出一种燃烧器装置1,包括隔热板组件2、第一壳体3及燃烧器主体4,所述燃烧器主体4设置在所述隔热板组件2内,且在所述隔热板组件2上设有排风孔21,所述第一壳体3设置在所述隔热板组件2外部,且在所述隔热板组件2和所述第一壳体3之间存在第一间隙以在所述隔热板组件2和所述第一壳体3之间形成中间风冷腔体6,在所述第一壳
体3上设有第一进风孔31。
28.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烧器装置1,冷风可经第一壳体3上的第一进风孔31进入到中间风冷腔体6中,再由隔热板组件2上的排风孔21进入到燃烧器主体4内,可对隔热板组件2及第一壳体3进行有效降温,降温后燃烧器释放的热量也可经排风孔21、第一进风孔31排出。有效避免隔热板组件2和第一壳体3的温升过高。有效避免燃烧器装置外壳的温升过高。
29.所述隔热板组件2包括隔热前板22、隔热背板23、隔热左侧板24及隔热右侧板25,所述第一壳体3包括第一前板32、第一背板33、第一左侧板34及第一右侧板35,所述隔热前板22安装在所述第一前板32上,所述隔热背板23安装在所述第一背板33上,所述隔热左侧板24安装在所述第一左侧板34上,所述隔热右侧板25安装在所述第一右侧板35上。
30.所述隔热前板22与所述第一前板32之间形成前进风间隙、在所述隔热背板23与所述第一背板33之间形成后进风间隙、在所述隔热左侧板24与所述第一左侧板34之间形成左进风间隙、在所述隔热右侧板25与所述第一右侧板35之间形成右进风间隙,所述前进风间隙、所述后进风间隙、所述左进风间隙及所述右进风间隙形成所述中间风冷腔体6。
31.在所述第一前板32向远离所述隔热前板22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321,在所述第一背板33向远离所述隔热背板23的方向突起形成第二安装槽331,所述隔热前板22嵌设在第一安装槽321上,所述隔热背板23嵌设在第二安装槽331上。
32.即所述隔热前板22与所述第一安装槽321的大小相等、形状相适应。所述隔热背板23与所述第二安装槽331的大小相等、形状相适应。
33.所述隔热左侧板24的四周边缘向第一左侧板34方向延伸形成第一连接边,所述隔热左侧板24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一左侧板34相抵,以在所述隔热左侧板24与所述第一左侧板34之间形成左进风间隙。
34.所述隔热右侧板25的四周边缘向所述第一右侧板35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连接边,所述隔热右侧板25通过第二连接边与所述第一右侧板35相抵,以在所述隔热右侧板25与所述第一右侧板35之间形成右进风间隙。
35.所述隔热前板22的四周边缘向所述第一前板32方向延伸形成第三连接边,所述所述隔热前板22嵌设在第一安装槽321上且通过第三连接边与所述第一安装槽321内壁相抵,以在隔热前板22与所述第一前板32之间形成前进风间隙。
36.所述隔热背板23的四周边缘向所述第一背板33方向延伸形成第四连接边。所述隔热背板23嵌设在第二安装槽331上且通过第四连接边与所述第二安装槽331内壁相抵,以在隔热背板23与所述第一背板33之间形成后进风间隙。
37.所述排风孔21设置在靠近所述隔热板组件2的上端部和/或靠近所述隔热板组件2的下端部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风孔21包括设置在靠近所述隔热板组件2的上端部的第一排风孔211和设置在靠近所述隔热板组件2的下端部的位置的第二排风孔212。所述第一排风孔211和第二排风孔212为一排,横向间隔均匀设置。且所述第一排风孔211和所述第二排风孔212朝向所述燃烧器主体4的侧壁,避免对燃烧器主体4上端出火处造成影响。
38.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隔热前板22、隔热背板23、隔热左侧板24及隔热右侧板25的上端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排风孔211;在所述隔热前板22、隔热背板23、隔热左侧板24及隔热右侧板25的下端部分别设有第二排风孔212。以保证燃烧器主体4降温后的热量可经第一排风孔211及第二排风孔212排出。
39.所述第一进风孔3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321和所述第二安装槽331上的第一流通孔311。
40.所述第一流通孔311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槽321或所述第二安装槽331中部的位置。且所述第一流通孔311在所述隔热前板22或所述隔热背板23上的投影在所述所述第一排风孔211和所述第二排风孔212之间。
41.所述第一进风孔3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板32及所述第一背板33上端部上的第二流通孔312,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左侧板34和所述第一右侧板35上的第三流通孔313。
42.所述第一流通孔311、第二流通孔312及第三流通孔313在所述隔热板组件2的投影与所述排风孔21不重叠。
4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通孔312在第一前板32或所述第一背板33上的投影在所述第一排风孔211的上方。
44.所述第三流通孔313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左侧板34或所述第一右侧板35中部的位置。且所述第三流通孔313在所述第一左侧板34或所述第一右侧板35上的投影在所述所述第一排风孔211和所述第二排风孔212之间。
45.在所述第一前板32底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弯折边322,在所述第一背板33底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二弯折边332,所述第一流通孔311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弯折边322上设有第四流通孔3221、及在所述第二弯折边332上的第五流通孔3321。
46.所述第一前板32和所述第一背板33向下延伸,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第一前板32和所述第一背板33向下延伸至燃烧器主体4底部位置处,所述燃烧器主体4包括若干个火排,所述第四流通孔3221设置在最靠近第一前板的火排与第一前板形成的间隙之间,所述第五流通孔3321设置在最靠近第一背板的火排与第一背板形成的间隙之间,有效通风降温的同时,避免对火排组件造成影响。
47.还包括第二壳体5,所述第二壳体5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外部,且在所述第二壳体5与所述第一壳体3之间存在第二间隙以在所述第一壳体3与所述第二壳体5之间形成外层风冷腔体7,在所述第二壳体5上设有第二进风孔51。
48.冷风可经第二壳体5上的第二进风孔51进入到外层风冷腔体7中,再经第一壳体3上的第一进风孔31进入到中间风冷腔体6中,再由隔热板组件2上的排风孔21进入到燃烧器主体4内,可对隔热板组件2、第一壳体3及第二壳体5进行有效降温。有效避免隔热板组件2、第一壳体3及第二壳体5的温升过高。
49.所述第二壳体5包括第二前板52、第二背板53、第二左侧板54及第二右侧板55;
50.在所述第二前板52的顶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前弯折板、在所述第二前板52底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二前弯折板522,且所述第二前板52通过所述第一前弯折板、第二前弯折板522与所述第一前板连接;
51.在所述第二背板53顶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后弯折板、在所述第二前板52底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二后弯折板532,且所述第二背板53通过所述第一后弯折板、第二后弯折板532与所述第一背板连接;
52.在所述第二左侧板54顶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左侧弯折板、在所述第二左侧板54底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二左侧弯折板542,且所述第二左侧板54通过所述第一左侧弯折板、第二左侧弯折板542与所述第一左侧板连接;
53.在所述第二右侧板55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右侧弯折板、在所述第二右侧板55底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二右侧弯折板552,且所述第二右侧板55通过所述第一右侧弯折板、第二右侧弯折板552与所述第一右侧板连接;
54.所述第二进风孔5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前弯折板522、第二后弯折板532、第二左侧弯折板542及所述第二右侧弯折板552的第六连通孔8。通过第六连通孔8以通过下部进风对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5进行降温。
55.在所述第二前板52靠近所述第二右侧板的一端向向所述第二右侧板55方向弯折形成第三前弯折板523,在所述第二前板52靠近所述第二左侧板的一端向所述第二左侧板方向弯折形成第四前弯折板524;所述第二进风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前弯折板523及所述第四前弯折板524上设有第七连通孔9。所述第七连通孔9与所述外层风冷腔体7连通。
56.在所述第二背板53靠近所述第二右侧板的一端向向所述第二右侧板55方向弯折形成第三后弯折板533,在所述第二背板53靠近所述第二左侧板的一端向向所述第二左侧板方向弯折形成第四后弯折板534;所述第二进风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后弯折板533及第四后弯折板534上设有第八连通孔10。第八连通孔10与所述外层风冷腔体7连通。
57.第三前弯折板523上的第七连通孔9与第四前弯折板524的第七连通孔9通过外层风冷腔体7连通;第三后弯折板533的第八连通孔10及第四后弯折板534的第八连通孔10通过外层风冷腔体7连通。以通过侧面进风将冷风经第七连通孔9和第八连通孔10进入到外层风冷腔体7中,有效对第一壳体3及第二壳体5进行降温。
58.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技术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