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焰调节式旋流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9163发布日期:2022-08-09 19:1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焰调节式旋流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旋流燃烧器,特别是一种可进行火焰调节的旋流燃烧器。


背景技术:

2.煤粉旋流燃烧器在电站锅炉上应用广泛,是燃烧系统的核心设备,目前主流的旋流燃烧器,包括风箱、二次风管、一次风管及中心风筒;中心风筒内设有油枪及点火器,中心风筒后端通过风管与风箱相连;风箱内的二次风管设有数个径向的进风孔,进风孔内均设有旋流叶片,二次风管的前端设有水冷壁扩口;它可以实现风量、旋流强度等调节,具备一定程度的煤种适应性。但在当前煤炭供应紧张、煤质复杂多变、煤价高企的背景下,不少燃煤发电厂为降低发电成本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劣质烟煤、贫煤,甚至掺烧煤泥,这些低挥发分煤种着火困难、燃尽性差,再叠加超低负荷调峰任务,现有煤粉旋流燃烧器不能适应燃用低挥发分贫煤,且低负荷稳燃能力较差,存在深度调峰能力弱的缺点,无法满足火力发电厂对于低负荷下劣质煤的燃烧稳定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火焰调节式旋流燃烧器,它可实现大幅度宽范围调节着火位置及着火区域温度,提高低挥发分煤种的燃烧稳定性,增强低负荷稳燃能力及深度调峰能力,具备多煤种适应性。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火焰调节式旋流燃烧器,包括风箱、二次风管、一次风管及中心风筒;中心风筒内设有油枪及点火器,中心风筒后端通过风管与风箱相连;风箱内的二次风管设有数个径向的进风孔,进风孔内均设有旋流叶片,二次风管的前端设有水冷壁扩口;其特征在于:在一次风管的前段外套有筒状的火焰调节器,火焰调节器连有两排以上、每排数个的滚轮,火焰调节器联有拉杆,拉杆穿过二次风管的后端板及风箱的后面板。
5.本发明使用时,一次风粉混合物进入一次风管内、喷入炉内燃烧;二次风通过风箱、二次风管、旋流叶片后形成切向旋转,二次风与一次风粉的混合位置取决于火焰调节器的位置,当火焰调节器通过拉杆向炉膛方向推进,则两者推迟混合,当火焰调节器向后退,则两者提前混合;火焰调节器向后移动时,喷口区域形成一个小空间预燃室,预燃室可将初期少量热量聚集,提高喷口区域温度,快速引燃煤粉气流,增强低挥发分煤的燃烧稳定性,提高深度调峰能力;当煤的挥发分提高,不需要较高的引燃温度时,为防止着火太早及预燃室结焦、烧损燃烧器前段,可把火焰调节器向炉膛方向推进;本发明可实现大幅度宽范围调节着火位置及着火区域温度,提高低挥发分煤种的燃烧稳定性,增强低负荷稳燃能力及深度调峰能力,具备多煤种适应性;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火焰调节器前段设有倾斜角度的扩锥,倾斜角度在0-90
°
之间,扩锥在周向上设有数个小孔;扩锥上小孔里的风先与一次风粉混合,扩锥外的风再与一次风粉混合,实现分级燃烧,并形成环形回流区,可降低nox排放,小孔还可防止
扩锥烧损及向火面结焦;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风管的前段外固设有与滚轮配合的前挡板及后挡板;可对火焰调节器进行前、后限位;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风管的后端板上联有数根看火管;可直观观察预燃室内的燃烧、结焦状态,可以作为调节火焰调节器的依据;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中心风筒前端外设有煤粉浓缩器;一次风粉经过煤粉浓缩器后外圈是浓煤粉,内圈是淡煤粉,煤粉更易点燃;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火焰调节器的扩锥内侧根部;可进一步提高燃烧稳定性;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中心风筒内设有热电偶;可通过温度变化判断调整前后喷口燃烧状态及评判调整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实现大幅度宽范围调节着火位置及着火区域温度,提高低挥发分煤种的燃烧稳定性,增强低负荷稳燃能力及深度调峰能力,具备多煤种适应性。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7.图2为图1的右视图。
8.图3为图1前端喷口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0.如图1至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一种火焰调节式旋流燃烧器,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风箱1、二次风管2、一次风管3及中心风筒4;中心风筒4内设有油枪5、点火器6及热电偶7,中心风筒4后端通过风管8与风箱1相连;风箱1内的二次风管2设有数个径向的进风孔,进风孔内均设有旋流叶片9,风箱1前的二次风管2的前端设有水冷壁扩口10;在一次风管3的前段外套有筒状的火焰调节器11,火焰调节器11连有两排、每排四个的滚轮12,火焰调节器11联有两拉杆13,拉杆13穿过二次风管2的后端板及风箱1的后面板,火焰调节器11前段设有倾斜角度的扩锥14,倾斜角度在0-90
°
之间,扩锥14在周向上设有数个小孔15,在扩锥14的内侧根部设有数个稳燃齿16;二次风管2的后端板上联有四根看火管17,看火管17在径向位于火焰调节器11的外侧;一次风管3的前段外焊接固设有与滚轮12配合的前挡板18及后挡板19;在中心风筒4前端外设有煤粉浓缩器21;本发明使用时,油枪5和点火器6在中心风管4中点火,中心风管4与风箱1连接并取风,中心风给油枪5燃烧补氧,点火完成后中心风用作冷却油枪5等设备;一次风粉混合物进入一次风管3内、经煤粉浓缩器21喷入炉内燃烧;二次风通过风箱1、二次风管2、旋流叶片9后形成切向旋转,二次风与一次风粉的混合位置取决于火焰调节器11的位置,当火焰调节器11通过拉杆13向炉膛方向推进,则两者推迟混合,当火焰调节器11向后退,则两者提前混合;火焰调节器11向后移动时,喷口区域形成一个小空间预燃室,预燃室可将初期少量热量聚集,提高喷口区域温度,快速引燃煤粉气流,增强低挥发分煤的燃烧稳定性,提高深度调峰能力;当煤的挥发分提高,不需要较高的引燃温度时,为防止着火太早及预燃室结焦、烧
损燃烧器前段,可把火焰调节器11向炉膛方向推进;本发明可实现大幅度宽范围调节着火位置及着火区域温度,提高低挥发分煤种的燃烧稳定性,增强低负荷稳燃能力及深度调峰能力,具备多煤种适应性;扩锥14上小孔15里的风先与一次风粉混合,扩锥14外的风再与一次风粉混合,实现分级燃烧,并形成环形回流区,可降低nox排放,小孔15还可防止扩锥烧损及向火面结焦;前挡板18及后挡板19可对火焰调节器11进行前、后限位,也可在点火时为防止油火焰冲刷火焰调节器11前端,对火焰调节器前进位置做限位;通过数根看火管17可直观观察预燃室内的燃烧、结焦状态,作为调节火焰调节器11的依据;一次风粉经过煤粉浓缩器21后外圈是浓煤粉,内圈是淡煤粉,再经过数个稳燃齿16后在局部形成小回流区,煤粉更易点燃,可进一步提高燃烧稳定性;热电偶7可通过温度变化判断调整前后喷口燃烧状态及评判调整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火焰调节式旋流燃烧器,包括风箱、二次风管、一次风管及中心风筒;中心风筒内设有油枪及点火器,中心风筒后端通过风管与风箱相连;风箱内的二次风管设有数个径向的进风孔,进风孔内均设有旋流叶片,二次风管的前端设有水冷壁扩口;其特征在于:在一次风管的前段外套有筒状的火焰调节器,火焰调节器连有两排以上、每排数个的滚轮,火焰调节器联有拉杆,拉杆穿过二次风管的后端板及风箱的后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焰调节式旋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调节器前段设有倾斜角度的扩锥,倾斜角度在0-90
°
之间,扩锥在周向上设有数个小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火焰调节式旋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管的前段外固设有与滚轮配合的前挡板及后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焰调节式旋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管的后端板上联有数根看火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火焰调节式旋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中心风筒前端外设有煤粉浓缩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焰调节式旋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火焰调节器的扩锥内侧根部设有数个稳燃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火焰调节式旋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中心风筒内设有热电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焰调节式旋流燃烧器,包括风箱、二次风管、一次风管及中心风筒;中心风筒内设有油枪及点火器,中心风筒后端通过风管与风箱相连;风箱内的二次风管设有数个径向的进风孔,进风孔内均设有旋流叶片,二次风管的前端设有水冷壁扩口;其特征在于:在一次风管的前段外套有筒状的火焰调节器,火焰调节器连有两排以上、每排数个的滚轮,火焰调节器联有拉杆,拉杆穿过二次风管的后端板及风箱的后面板;本发明可实现大幅度宽范围调节着火位置及着火区域温度,提高低挥发分煤种的燃烧稳定性,增强低负荷稳燃能力及深度调峰能力,具备多煤种适应性。多煤种适应性。多煤种适应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昌 莫春鸿 冉燊铭 刘舒畅 李维成 刘一 尹朝强 周武 潘绍成 韦耿 董康 陈建梅 杨章宁 李泽鹏 林山虎 谢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0
技术公布日:2022/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