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焦炉炭化室上升管的联锁充分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5758发布日期:2022-10-12 00:5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焦炉炭化室上升管的联锁充分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焦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适用于焦炉炭化室上升管的联锁充分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2.炼焦生产过程中,在装煤、推焦以及熄焦时,炼焦炉要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无组织的烟尘,其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随着治污技术的发展,高压氨水装煤、布袋除尘、炉头烟收集等手段可以用于在装煤、推焦过程中将大部分烟尘进行收集,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在推焦前的打开上升管的管盖操作(简称为“打盖操作”)中,由于焦炭残余挥发分和炭化室内残余荒煤气的存在,无可避免的会向大气排放无组织的烟尘,无组织的烟尘的扩散点随着炉号的变化而变化。残余荒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h类无机物和少量有机物,通过将其点燃燃烧,可大幅降低其对大气的污染。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两人来完成打盖操作和点燃操作,其中一人控制对上升管的打盖操作,另外一人攀爬到上升管的顶部附近,举起火把来点燃上升管中排放的烟尘。上述操作的缺点是,人工劳动强度大,而且两人配合不好的话,会造成残余荒煤气的逸散,也可能造成“放炮”现象。“放炮”现象的发生,是由于上升管的位置较高,打开上升管的管盖的瞬间,空气混入上升管的残余荒煤气中,其后火把的火苗才点燃,这时就会发生爆燃。“放炮”现象会导致炉体密封不严、窜漏,残余荒煤气直接通过烟囱排放,间接造成环境污染。
3.在现有公开的专利文献中,涉及上升管点火装置,虽然涉及到揭盖与点火联锁的技术方案,尤其,授权公告号cn 206386965u 公开了一种用于焦炉上升管的自动点火装置,所述用于焦炉上升管的自动点火装置包括支撑杆、点火枪、与所述点火枪电连接的电源以及控制是否对所述点火枪供电的行程开关,所述点火枪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当所述点火枪运动到上升管的管盖附近时,所述支撑杆触发所述行程开关以使所述点火枪导通。但是,从这类公开的技术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主要利用行程开关实现揭盖与点火的联锁,这种涉及到感应电器连锁有时会因为行程开关的信号传输及故障,导致揭盖后,然无法进行点火,因此无法保证百分之百达到联锁的效果。除此之外,传统的翻盖式揭盖及单头设计点火,也有可能导致点火不充分,由此致使部分烟尘进行排空污染空气。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现有点火装置存在点火不及时及点火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焦炉炭化室上升管的联锁充分点火装置。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焦炉炭化室上升管的联锁充分点火装置,包括有焦炉、以及设置在焦炉顶部的上升管,所述上升管的端口上盖合有管盖,位于所述上升管周围的焦炉顶部上安装有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脉冲点火枪、揭盖组件,所述揭盖组件用于使管盖垂直打开或盖合在上升管上,所述脉冲点火枪翻转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脉冲点火枪对立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脉冲点火枪与所述揭
盖组件形成联锁传动,且在揭盖组件打开管盖的过程中共同向上升管的端口逐渐靠近、并持续通电打火,两个所述脉冲点火枪和揭盖组件的电动机构均通过电源控制器外连接电源,所述电源控制器设置在地面上。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揭盖组件包括有安装在支撑架上的两部电动直线驱动机构和两个立杆,两部所述电动直线驱动机构和两个所述立杆分别对立布置在上升管的两侧,在每个所述立杆上滑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对应滑动连接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铰接座与管盖铰接连接,且铰接座固定连接在管盖上,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连杆与电动直线驱动机构的活塞杆端头铰接连接,两部所述电动直线驱动机构均通过电源控制器外连接电源。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在所述支撑架上垂直安装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对立布置在上升管的两侧,且每个挡板位于电动直线驱动机构与上升管之间,在每个所述挡板内侧上固定连接有翻转座,所述翻转座上转动连接有翻转杆,所述翻转杆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脉冲点火枪,其另一端通过滑动连接头与电动直线驱动机构的活塞杆电动直线驱动机构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头固定连接在电动直线驱动机构的活塞杆上,在每个所述翻转杆上对应所述滑动连接头设置有第二滑槽。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电动直线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电动气缸、电动油缸中的任一种。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在所述支撑架上对应每个所述揭盖组件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覆盖在揭盖组件的正上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两部电动直线驱动机构实现垂直揭盖操作,并在揭盖过程联锁的两个脉冲点火枪也同步向上升管靠近并通电持续点火,双点火设计以及机械联锁设计,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点火装置存在点火不及时以及点火不充分导致部分残余荒煤气排空污染空气问题。本实用新型这种点火装置也可以实现一名人员即可操作,减少了劳动力,杜绝“放炮”的现象的发生,从而杜绝“放炮”对炉体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12.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垂直揭盖后脉冲点火枪的示意图。
14.图中:焦炉1、上升管2、管盖3、立杆4、电动直线驱动机构5、铰接座6、传动杆7、第一滑槽8、铰接连杆9、挡板10、滑动连接头11、翻转座12、翻转杆13、第二滑槽14、脉冲点火枪15、防护罩16、支撑架17。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16.参阅图1至3,一种适用于焦炉炭化室上升管的联锁充分点火装置,包括有焦炉1、以及设置在焦炉1顶部的上升管2,所述上升管2的端口上盖合有管盖3,位于所述上升管2周
围的焦炉1顶部上安装有支撑架17,在所述支撑架17上安装有脉冲点火枪15、揭盖组件,所述揭盖组件用于使管盖3垂直打开或盖合在上升管2上,所述脉冲点火枪15翻转设置在支撑架17上,所述脉冲点火枪15对立设置有两个,所述揭盖组件包括有安装在支撑架17上的两部电动直线驱动机构5和两个立杆4,两部所述电动直线驱动机构5和两个所述立杆4分别对立布置在上升管2的两侧,在每个所述立杆4上滑动设置有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上对应滑动连接开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传动杆7的一端通过铰接座6与管盖3铰接连接,且铰接座6固定连接在管盖3上,所述传动杆7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连杆9与电动直线驱动机构5的活塞杆端头铰接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7上垂直安装有两个挡板10,两个所述挡板10分别对立布置在上升管2的两侧,且每个挡板10位于电动直线驱动机构5与上升管2之间,在每个所述挡板10内侧上固定连接有翻转座12,所述翻转座12上转动连接有翻转杆13,所述翻转杆13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脉冲点火枪15,其另一端通过滑动连接头11与电动直线驱动机构5的活塞杆电动直线驱动机构5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头11固定连接在电动直线驱动机构5的活塞杆上,在每个所述翻转杆13上对应所述滑动连接头11设置有第二滑槽14,两部所述电动直线驱动机构5和两个所述脉冲点火枪15均通过电源控制器外连接电源,所述电源控制器设置在地面上,两个所述脉冲点火枪15与所述揭盖组件形成联锁传动,且在揭盖组件打开管盖3的过程中共同向上升管2的端口逐渐靠近、并持续通电打火。
17.进一步,在所述支撑架17上对应每个所述揭盖组件安装有防护罩16,所述防护罩16覆盖在揭盖组件的正上方,所述防护罩16用来防止揭盖组件免受风雨淋湿,由此加快某些零部件的腐蚀。
18.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现有电动直线驱动机构5的动力源不同,我们可以选用电动推杆、电动气缸、电动油缸中的任一种。
19.当我们在推焦前打开上升管的管盖时,地面的操作员人通过按压电源控制器,使得两部电动直线驱动机构同步启动进行揭盖,与此同时,脉冲点火枪逐渐靠近上升管并通电持续点火,残余荒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h类无机物和少量有机物,通过将其点燃燃烧,有效降低其对大气的污染。
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2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