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7742发布日期:2022-10-05 04:1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背景技术:

2.工业有机废气污染主要指的是以有机化合物为主的挥发性气体,而挥发性有机物是导致雾霾形成的主要物质,也是pm2.5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因此在有机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净化处理。目前,对有机废气进行净化处理比较常用的装置是蓄热式氧化焚烧炉。
3.现有的大多数蓄热氧化焚烧炉,在有机废气进入炉内之前,没有对有机废气中的灰尘、粉尘以及颗粒进行过滤,进而导致炉内积聚灰尘、粉尘以及颗粒,难以清理,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炉内发生堵塞,从而影响有机废气的净化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在有机废气进入氧化焚烧装置之前对其进行过滤,从而提高净化效果和净化效率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包括由输气管依次连通的除尘装置、氧化焚烧装置和喷淋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布袋和隔板,所述布袋通过连接套与隔板上的通孔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的两端分别突出形成上凸缘和下凸缘,所述上凸缘上设有振动组件,所述下凸缘内嵌于通孔圆周壁上的滑槽且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连接套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凸缘和隔板抵触。
7.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组件包括凸轮、转轴和电机,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凸轮和电机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氧化焚烧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燃烧室、蓄热体和导流室,所述蓄热体内设有流通通道,所述燃烧室和导流室通过流通通道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流通通道包括出气通道和若干进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设在蓄热体的中部,若干所述进气通道围绕出气通道布设。
10.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室内设有均布器。
11.进一步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总管和安装在总管上的若干喷头,所述总管与储液箱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包括沉淀池和排液管,所述沉淀池通过排液管分别与壳体和储液箱连通。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氧化焚烧装置前设置除尘装置,进而实现在有机废气进入氧化焚烧装置之前对其进行过滤,从而避免氧化焚烧装置内因积聚灰尘、粉尘以及颗粒而难以清理,同时也避免了氧化焚烧装置内因大量灰尘、粉尘以及颗粒的聚集而发生堵塞现
象;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喷淋装置的设置,对有机废气净化后的气体进行喷淋清洗,去除气体中的灰尘、粉尘以及颗粒,从而使得排放到大气中气体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振动组件的设置,对布袋进行振动,从而避免布袋在除尘过程中由于大量灰尘、粉尘以及颗粒的附着而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和清楚地被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20.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侧视图。
22.图中:输气管1、除尘装置2、箱体21、布袋22、隔板23、通孔231、滑槽232、连接套24、上凸缘241、下凸缘242、振动组件25、凸轮251、转轴252、电机253、弹簧26、空腔27、灰斗28、骨架29、氧化焚烧装置 3、炉体31、燃烧室32、蓄热体33、导流室34、流通通道35、出气通道 351、进气通道352、均布器36、燃烧组件37、温控器38、喷淋装置4、壳体41、喷淋组件42、总管421、喷头422、储液箱423、循环组件43、沉淀池431、排液管432、排气口44、进气管5、引风机6。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
24.如图1-图4所示,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包括由输气管1依次连通的除尘装置2、氧化焚烧装置3和喷淋装置4,除尘装置2、氧化焚烧装置3和喷淋装置4的底端分别由立柱支撑,除尘装置2包括箱体21,箱体 21的左端连通有进气管5,进气管5的管路上设有引风机6,箱体21内设有布袋22和隔板23,隔板23将箱体21内分隔成两个空腔27,两个空腔 27通过隔板23中部的通孔231连通,下方空腔27的底端与灰斗28连通,布袋22通过连接套24与隔板23上的通孔231连通,布袋22由骨架29撑开。通过在氧化焚烧装置3前设置除尘装置2,使得有机废气在进入氧化焚烧装置3之前对其进行过滤,从而避免氧化焚烧装置3内因积聚灰尘、粉尘以及颗粒而难以清理,同时也避免了氧化焚烧装置3内因灰尘、粉尘以及颗粒的大量聚集而发生堵塞现象。具体的,连接套24的两端分别突出形成上凸缘241和下凸缘242,上凸缘241上设有振动组件25,振动组件25 对称设置,内嵌于通孔231圆周壁上的滑槽232且与滑槽232滑动配合,下凸缘242内嵌于滑槽232避免连接套24与通孔231发生脱离,连接套24 上套设有弹簧26,弹簧26的两端分别与上凸缘241的底面和隔板23的顶面抵触,弹簧26的设置使得连接套24能够自动复位,振动组件25包括凸轮251、转轴252和电机253,转轴252的两端分别与凸轮251和电机253 连接,凸轮251在转动的过程中其轮缘与上凸缘241的顶面抵触,电机253 安装在箱体21的背面,转轴252与箱体21的背面转动连接。通过振动组件25的设置,对布袋22进行振动,从而避免布袋22在除尘过程中由于大量灰尘、粉尘以及颗粒的附着而发生堵塞,提高除尘效率。氧化焚烧装置3 包括炉体31,炉体31内设有燃烧室32、
蓄热体33和导流室34,燃烧室 32的左侧壁设有燃烧组件37,燃烧室32顶板的中部设有温控器38,蓄热体33由陶瓷材料制成,蓄热体33内设有流通通道35,燃烧室32和导流室 34通过流通通道35连通。具体的,流通通道35包括出气通道351和若干进气通道352,出气通道351设在蓄热体33的中部,若干进气通道352围绕出气通道351均匀布设,出气通道351的底端通过输气管1与喷淋装置4 连通。本实施例中,出气通道351的直径大于进气通道352的直径,避免燃烧室32因进气太快出气太慢而导致燃烧室32内压力过大,提高本系统的安全性。导流室34内设有均布器36,均布器36的设置使得有机废气均匀进入各个进气通道352,充分利用蓄热体33中的热量,避免某个进气通道352内有机废气通过的太少或几乎没有而浪费该进气通道352的热量。喷淋装置4包括壳体41,壳体41内设有喷淋组件42,喷淋组件42包括总管421和均匀安装在总管421一端的若干喷头422,总管421的另一端穿过壳体41的右侧壁与储液箱423连通,壳体41的顶端设有排气口44。通过喷淋装置4的设置,对有机废气净化后的气体进行喷淋清洗,去除气体中的灰尘、粉尘以及颗粒,从而使得排放到大气中气体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电机253、燃烧组件37、温控器38和引风机6均由控制器(图中未示出) 控制。
25.实际工作时,控制器启动电机253、燃烧组件37、温控器38和引风机 6。有机废气由引风机6通过进气管5进入箱体21内,有机废气从下方空腔27、通孔231进入布袋22内,布袋22内的有机废气通过布袋22上的滤孔进入上方空腔27内,然后通过输气管1进入导流室34。布袋22上的滤孔对有机废气中的灰尘、粉尘以及颗粒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灰尘、粉尘以及颗粒落入灰斗28中进行收集。在布袋22对有机废气进行过滤的过程中,电机253通过转轴252带动凸轮251转动,凸轮251的转动使得连接套24 上下不断移动进而带动布袋22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布袋22的振动,将附着在布袋22上的灰尘、粉尘以及颗粒抖落。进入导流室34的有机废气通过均布器36引导后由若干进气通道352进入燃烧室32内燃烧,净化后的气体经过出气通道351、输气管1进入喷淋装置4。出气通道351设在若干进气通道352的中部,使得出气通道351中气体的热量通过蓄热体33对若干进气通道352中的有机废气进行预热,从而避免有机废气净化后气体热量的浪费。燃烧室32内的温度控制在800℃左右,当温控器38测得燃烧室32内的温度超过1000℃,则通过控制器减弱燃烧组件37的火力,进一步本系统的提高安全性。净化后的气体进入喷淋装置4后,通过泵将储液箱423中清洗液输送至若干喷头422,然后由若干喷头422喷出对净化后的气体进行喷淋,最后净化后的气体由排气口44排出。
26.实施例2
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循环组件43,循环组件43包括沉淀池431和排液管432,沉淀池431通过排液管432分别与壳体41的底端和储液箱423的左侧连通,沉淀池431对壳体41内清洗后的清洗液进行过滤。循环组件43的设置,对壳体41内的清洗液进行回收,从而实现清洗液的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28.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