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36604047发布日期:2024-01-06 23: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方法,其特征在于:燃气锅炉(1)的烟气经过两级烟气-水换热器放热后,进入并联的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第三级烟气-水换热器(6)和烟气-循环水换热器(10)放热,或进入并联的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第三级烟气-水换热器(6)和空气源热泵(19)放热,或进入并联的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第三级烟气-水换热器(6)和溴化锂吸收式热泵(20)放热,并对并联结构中的热量进行分配,烟气放热后加热空气和给水,烟气分别通过低温热泵(8)、空气源热泵(19)或溴化锂吸收式热泵(20)加热给水,经过加热后的给水再经高温热泵(9)和第一级烟气-水换热器(2)吸热,吸热后的空气和给水进入燃气锅炉(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经过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加热后的空气利用第二级烟气-空气换热器加热,并调控所用烟气的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经过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加热后的空气依次利用第二级烟气-空气换热器和第三级烟气-空气换热器加热,并调控所用烟气的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经过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加热后的空气利用第二级水-空气换热器(17)进行第二级加热,第二级水-空气换热器(17)的给水来自低温热泵(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经过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加热后的空气依次利用第二级水-空气换热器(17)和第三级水-空气换热器(18)加热,第三级水-空气换热器(18)的给水来自高温热泵(9)。

6.一种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烟气流向依次连接的燃气锅炉(1)、第一级烟气-水换热器(2)和第二级烟气-水换热器(3),第二级烟气-水换热器(3)的烟气出口连接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第三级烟气-水换热器(6)和烟气-循环水换热器(10),烟气-循环水换热器(10)连接低温热泵(8),或第二级烟气-水换热器(3)的烟气出口连接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第三级烟气-水换热器(6)以及空气源热泵(19);或第二级烟气-水换热器(3)的烟气出口连接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第三级烟气-水换热器(6)以及溴化锂吸收式热泵(20);第二级烟气-水换热器(3)连接高温热泵(9),低温热泵(8)和高温热泵(9)采用压缩式水源热泵,第三级烟气-水换热器(6)、低温热泵(8)、高温热泵(9)以及第一级烟气-水换热器(2)的水侧连通,第一级烟气-水换热器(2)的水侧出口连接燃气锅炉(1)给水入口;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的空气侧连通风机和燃气锅炉(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级烟气-水换热器(3)上并联第二级烟气-空气换热器(12),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的空气侧出口经第二级烟气-空气换热器(12)连通燃气锅炉(1),第二级烟气-水换热器(3)和第二级烟气-空气换热器(12)烟气侧进出口设置三通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级烟气-水换热器(2)上并联第三级烟气-空气换热器(15),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的空气侧出口依次经第二级烟气-空气换热器(12)和第三级烟气-空气换热器(15)连通燃气锅炉(1),第一级烟气-水换热器(2)和第三级烟气-空气换热器(15)的烟气侧进出口设置三通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低温热泵(8)包括第一蒸发器(81)、第一节流阀(82)、第一冷凝器(83)和第一压缩机(84);第一蒸发器(81)的冷侧出口沿制冷工质流向依次连接第一压缩机(84)、第一冷凝器(83)和第一节流阀(82),第一节流阀(82)连接第一蒸发器(81)的冷侧入口;第一蒸发器(81)的热侧连接烟气-循环水换热器(10)的冷侧,第一冷凝器(83)的水侧连接高温热泵(9)的水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凝器(83)的水侧与高温热泵(9)的水侧之间设置第二级水-空气换热器(17),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的空气侧经第二级水-空气换热器(17)的空气侧连通燃气锅炉(1)。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温热泵(9)包括第二蒸发器(91)、第二节流阀(92)、第二冷凝器(93)和第二压缩机(94);第二蒸发器(91)的冷侧出口沿制冷工质流向依次连接第二压缩机(94)、第二压缩机(94)和第二节流阀(92),第二节流阀(92)出口连接第二蒸发器(91)的冷侧入口,第二蒸发器(91)的热侧连接第二级烟气-水换热器(3)的冷侧,第二冷凝器(93)的水侧入口连接低温热泵(8)水侧出口,第二冷凝器(93)的水侧出口连接第一级烟气-水换热器(2)的水侧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温热泵(9)的水侧出口经第三级水-空气换热器(18)连接第一级烟气-水换热器(2)的水侧入口,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5)的空气侧经第二级水-空气换热器(17)和第三级水-空气换热器(18)的空气侧连通燃气锅炉(1)。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源热泵(19)采用压缩式热泵,空气源热泵(19)包括第三蒸发器(191)、第三节流阀(192)、第三冷凝器(193)和第四压缩机(194),第三蒸发器(191)的冷侧出口依次连接第三压缩机(194)、第三冷凝器(193)和第三节流阀(192),第三节流阀(192)的出口连接第三蒸发器(191)的冷侧入口,第三蒸发器(191)的热侧入口连接第二级烟气-水换热器(3)的烟气出口,第三蒸发器(191)的热侧出口排空;第三冷凝器(193)的水侧出口连接高温热泵(9)。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溴化锂吸收式热泵(20)包括发生器(204)、第四冷凝器(203)、第四节流阀(202)、第四蒸发器(201)、吸收器(208)、溶液阀(207)、溶液泵(206)以及溶液换热器(205);发生器(204)的工质出口连接第四冷凝器(203)的工质侧,第四冷凝器(203)的工质侧出口通过第四节流阀(202)连接第四蒸发器(201)的工质侧,第四蒸发器(201)的工质侧连接吸收器(208)的工质入口,吸收器(208)的工质出口与溶液换热器(205)的稀溶液入口相连,溶液换热器(205)的稀溶液出口与发生器(204)的工质入口相连,吸收器(208)至溶液换热器(205)的管路上设置溶液泵(206),发生器(204)与溶液换热器(205)连通,溶液换热器(205)至吸收器(208)的管路上设置溶液阀(207);第四蒸发器(201)的热侧连接烟气-循环水换热器(10)的冷侧,第三级烟气-水换热器(6)的水侧出口进入吸收器(208)的水侧进口,吸收器(208)的水侧出口连接第四冷凝器(203)的水侧入口,第四冷凝器(203)的水侧出口连接高温热泵(9),溴化锂吸收式热泵(20)由燃气锅炉(1)产生的高温蒸汽驱动,或者采用高温水或导热油驱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气蒸汽锅炉耦合双级热泵的多冷源系统及方法,燃气锅炉的烟气经过两级烟气‑水换热器放热后,进入并联的第一级烟气‑空气换热器、第三级烟气‑水换热器和烟气‑循环水换热器放热,烟气‑循环水换热器为低温热泵或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提供热源,或用空气源热泵代替烟气‑循环水换热器和低温热泵,并且对并联结构中的烟气热量进行分配,烟气放热后加热空气和给水。烟气通过低温热泵、空气源热泵或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加热给水,加热后的给水再经高温热泵和第一级烟气‑水换热器吸热后和空气进入燃气锅炉。本发明充分吸收燃气蒸汽锅炉排烟中的水蒸气潜热,将烟气温度降低至30℃以下,给水由20℃升至120~140℃,空气由20℃升至50~90℃,锅炉效率提升至107%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邓世丰,张浩远,赵钦新,邵怀爽,曲腾,王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